一种生物除臭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2-07  38


本技术属于生物除臭,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除臭箱。


背景技术:

1、专利号为202320641199.0,公开日为2023年9月15日公开的一份公开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生物除臭箱,包括除臭箱本体、喷淋管道和玻璃钢棒,除臭箱本体内部纵向平行设置有将除臭箱本体内部分隔为多个串联腔体的隔挡板;喷淋管道安装于除臭箱本体的内顶部且位于腔体的上方;喷淋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喷嘴;玻璃钢棒设置于各个腔体的内部;玻璃钢棒上悬挂有组合式生物填料;除臭箱本体的一侧底部设置有与外部进气口相连通的第一弯头;除臭箱本体的另一侧底部设置有与外部出气口相连通的第二弯头。串联式腔体和吊挂式组合式填料的设计,能够提高生物滤池空间的利用率,为微生物提供更广阔的代谢增殖空间,同时也使气流更加均匀;箱体底部的抽屉可以定期打开清理杂质,使生物除臭箱不发生堵塞。

2、上述现有技术中,虽然改进了过滤的效率和清洁的效果,但是在清洁和重新喷淋微生物后,微生物在重新繁殖生长的过程中,除臭效率会降低,如果还保持之前的进气量,会造成无法完全除臭的情况发生,造成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控制进气量的同时减少除臭效率下降量的生物除臭箱。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除臭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在箱体内并列成组设置,所述过滤池底部设有气道,所述气道的一端设有连接气箱,所述连接气箱与气道之间设有控制臭气进气量的控流装置。

3、所述控流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气箱和气道之间的进气风扇,所述进气风扇上连接有电机,所述进气风扇与气道的位置相对应。

4、所述过滤池底部设有进气阀,所述气道内设有与进气阀相连的气泵。

5、所述箱体内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位于过滤池的上方。

6、所述电机上设有减速箱。

7、所述连接气箱和气道之间设有密封板,所述进气风扇设置在密封板上。

8、所述箱体内设有加湿器,所述箱体一侧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加湿器相连。

9、所述加湿器与连接气箱相连。

10、所述箱体上设有烟囱。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由于臭气进入到不同的气道内,当过滤池在重新喷淋补充微生物时,此时当前过滤池的微生物还在重新繁殖生长中,臭气过滤效率较低,通过控流装置来减少进入该过滤池对应气道的臭气量,避免出现由于微生物的量不够,造成无法完全过滤臭气的情况出现,且此时其他的过滤池由于没有重新喷淋微生物,不需要控制进入臭气的速度,不会相互影响,可以正常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除臭箱,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内的过滤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2)在箱体(1)内并列成组设置,所述过滤池(2)底部设有气道(3),所述气道(3)的一端设有连接气箱(4),所述连接气箱(4)与气道(3)之间设有控制臭气进气量的控流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装置(5)包括设置在连接气箱(4)和气道(3)之间的进气风扇(51),所述进气风扇(51)上连接有电机(52),所述进气风扇(51)与气道(3)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2)底部设有进气阀(54),所述气道(3)内设有与进气阀(54)相连的气泵(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喷淋管(6),所述喷淋管(6)位于过滤池(2)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2)上设有减速箱(5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气箱(4)和气道(3)之间设有密封板(56),所述进气风扇(51)设置在密封板(5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加湿器(7),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进气管(8),所述进气管(8)与加湿器(7)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7)与连接气箱(4)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条所述的生物除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有烟囱(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除臭箱,包括生物除臭箱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底部设有气道,所述气道的一端设有连接气箱,所述连接气箱与气道之间设有控流装置,由于臭气进入到不同的气道内,当过滤池在重新喷淋补充微生物时,此时当前过滤池的微生物还在重新繁殖生长中,臭气过滤效率较低,通过控流装置来减少进入该过滤池对应气道的臭气量,避免出现由于微生物的量不够,造成无法完全过滤臭气的情况出现,且此时其他的过滤池由于没有重新喷淋微生物,不需要控制进入臭气的速度,不会相互影响,可以正常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孙程,徐欢,韩永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富春色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9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96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