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辊压装置及压接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负极使用锂金属的锂金属二次电池的开发正在推进。锂金属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高于锂离子二次电池,锂金属负极的理论容量极大,为一般的石墨负极的理论容量的约10倍。通过近年来的开发,针对作为锂金属二次电池的课题的枝晶的对策在推进,期待锂金属二次电池的普及。
2、有在应该作为基材的金属箔(例如,铜箔)上贴合锂箔而形成锂金属二次电池的负极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需要进行锂箔的轧制。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轧制装置,其通过3个轧制辊使厚度0.1-0.2mm左右的锂箔(一次箔)依次变薄而形成厚度100nm-30μm左右的锂箔(二次箔)。
3、以往,一般采用将锂箔以用薄膜(例如,pp薄膜)夹着的状态下进行轧制,在轧制后输送到贴合装置,在剥离薄膜后将锂箔贴合于应该作为基材的金属箔的方法。
4、[在先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9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在上述一般的方法中,在锂箔的轧制前需要进行薄膜的粘贴工序,在轧制/输送后需要进行薄膜的剥离工序。如果能够省略这些工序,则关系到电极板的制造生产线的简化及生产率的提高。
3、本公开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锂箔高效地贴合于其他金属箔的技术。
4、[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辊压装置,包括:输送应该作为基材的金属箔的主输送线;设于所述主输送线上的加压辊;以及锂输送线,其是输送应该与所述金属箔贴合的锂箔的输送线,在比所述加压辊靠上游侧与所述主输送线汇合。所述加压辊一边在所述金属箔的表面轧制所述锂箔一边将其压接于所述金属箔的表面。
6、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以及将本公开的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案,作为本公开的方案也是有效的。
7、[发明效果]
8、根据本公开,能够将锂箔高效地贴合于其他金属箔。
1.一种辊压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装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辊压装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辊压装置,
6.一种压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