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防尘,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外转子电机的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在轨道交通通风及散热领域使用的外转子电机,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之间的间隙不足以阻挡外界气流高速进入电机内部,电机内部积灰情况十分严重。严重影响到电机的正常运行,最终造成轨道交通车辆故障报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外转子电机的防尘结构。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外转子电机的防尘结构,包括静环和动环,所述静环设置于定子部分上,所述动环设置于转子部分上,所述静环的截面呈u字型,包括外环、内环和连接所述外环与内环的连接环,所述内环的侧壁上嵌设有o型圈,所述动环外侧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延长条,所述第一延长条高于外环,所述第一延长条的端部越过外环后设有向下延伸的防尘唇边,所述动环下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延长条,所述第二延长条伸进外环与内环之间,所述第二延长条朝向外环的一侧间隔设有若干外防尘齿环,所述第二延长条朝向内环的一侧端部设有内防尘齿环。
4、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静环与定子部分紧配合连接,所述动环与转子部分紧配合连接。
5、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定子部分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静环紧配合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环的高度高于内环的高度。
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内环的侧壁开设有o型圈安装槽,所述o型圈安装于o型圈安装槽内。
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延长条与o型圈相对应处开设有让位槽。
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尘唇边与动环之间、外防尘齿环与动环之间以及内防尘齿环与内环之间均为小间隙配合。
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环、内环和连接环一体成型。
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动环、第一延长条、防尘唇边、第二延长条、外防尘齿环和内防尘齿环一体成型。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工艺实施难度低。有益于提高成品率,不会造成成本大幅度提升。可以有效的减少电机内部积灰,提高电机运行的可靠性,从而减少轨道交通车辆故障报警。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外转子电机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环(1)和动环(2),所述静环(1)设置于定子部分(4)上,所述动环(2)设置于转子部分(5)上,所述静环(1)的截面呈u字型,包括外环(1-1)、内环(1-2)和连接所述外环(1-1)与内环(1-2)的连接环(1-3),所述内环(1-2)的侧壁上嵌设有o型圈(3),所述动环(2)外侧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延长条(2-1),所述第一延长条(2-1)高于外环(1-1),所述第一延长条(2-1)的端部越过外环(1-1)后设有向下延伸的防尘唇边(2-2),所述动环(2)下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延长条(2-3),所述第二延长条(2-3)伸进外环(1-1)与内环(1-2)之间,所述第二延长条(2-3)朝向外环(1-1)的一侧间隔设有若干外防尘齿环(2-4),所述第二延长条(2-3)朝向内环(1-2)的一侧端部设有内防尘齿环(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外转子电机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1)与定子部分(4)紧配合连接,所述动环(2)与转子部分(5)紧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外转子电机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部分(4)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静环(1)紧配合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外转子电机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1-1)的高度高于内环(1-2)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外转子电机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1-2)的侧壁开设有o型圈安装槽(1-4),所述o型圈(3)安装于o型圈安装槽(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外转子电机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长条(2-3)与o型圈(3)相对应处开设有让位槽(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外转子电机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唇边(2-2)与动环(2)之间、外防尘齿环(2-4)与动环(2)之间以及内防尘齿环(2-5)与内环(1-2)之间均为小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外转子电机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1-1)、内环(1-2)和连接环(1-3)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外转子电机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环(2)、第一延长条(2-1)、防尘唇边(2-2)、第二延长条(2-3)、外防尘齿环(2-4)和内防尘齿环(2-5)一体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