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远程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车辆的普及,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对智能车辆内部的车载通信终端(t-box)或其他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实现控制和操作,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对位于较远距离的智能车辆内某些装置实现控制,如解锁车门、打开车窗、启动空调或加热座椅等,从而提升用户对车辆控制的灵活性以及操作的便利性。
2、其中,远程控制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时延和功耗,对于用户来说,远程控制操作的响应速度也即时延,响应速度越快,时延越短,用户的体验越好。而对于智能车辆来说,实现远程控制操作所产生的功耗越小,对车内电控装置的影响越小,待机时间越长,越稳定可靠。
3、目前,车辆t-box和车辆ecu之间可以通过以太网或者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等方式连接,为节省功耗,车载终端t-box或车辆ecu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当用户进行远程控制之前,需要先将车辆内部的以太网或can进行激活,以唤醒车辆ecu,但是整体响应时延较长,用户体验不够好。而如果提前激活车辆网络或一直处于激活状态,则功耗增大,影响车载设备的待机时长且车辆安全存在隐患。因此,目前对于车载设备的远程控制操作难以做到时延与功耗需求的同时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远程控制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远程控制难以同时满足低时延以及低功耗需求的问题,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远程控制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与车辆通信的网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用户操作;响应于所述用户操作,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历史远程控制信息确定是否激活车辆网络,或者,确定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其中,所述历史远程控制信息是指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车辆的车载模块进行远程控制操作所对应的信息。
4、上述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用户的历史远程控制信息,用户提前激活车辆网络或保持激活车辆网络,从而保证用户在使用远程控制时,车辆网络处于最佳响应状态,提高远程控制的响应速度。另外,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用户历史使用远程控制信息为用户定制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从而能够根据用户历史行为习惯,合理控制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避免过长的激活时间导致的功耗浪费,有效解决远程控制技术中低时延以及低功耗的需求问题。
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操作包括:打开所述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用于实现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车辆的车载终端或车载模块的管理或远程控制;或者,通过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车辆的车载模块发起远程控制操作。
6、上述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在用户打开管理车辆的第一应用之后,根据历史远程控制信息确定是否激活车辆网络,或者,确定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从而能够根据用户历史行为习惯,合理为用户提前激活车辆网络,或者,合理控制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操作包括:终端设备与车辆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建立连接。也就说,当终端设备确定与车辆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建立连接之后,可以根据历史远程控制信息确定是否激活车辆网络,或者,确定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从而能够根据用户历史行为习惯,合理为用户提前激活车辆网络,或者,合理控制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近场通信技术包括蓝牙技术。也就说,在蓝牙连接的场景下,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方法,为用户自定义实现提前激活车辆网络,或确定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实现远程控制的快速响应和低功耗。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设备状态满足预设条件,更新所述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设备状态,估算用户当前是否使用远程控制操作,从而可以延长或缩短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提升用户体验。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历史远程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户预设周期内是否进行远程控制操作、预设周期内进行远程控制操作的次数、进行远程控制操作的时刻、首次进行远程控制操作的等待时长或相邻两次远程控制操作的间隔时长。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备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从使用状态更新为非使用状态,或者,所述终端设备上安装的第一应用从使用状态更新为非使用状态,所述第一应用用于实现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车辆的车载终端或车载模块的管理或远程控制。
12、上述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通过上述的设备状态,可以估算用户当前不使用远程控制操作,则可以缩短车辆的激活时长,以达到节省功耗的目的,提高为用户配置车辆激活时长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更新所述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具体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将车辆网络的当前剩余激活时长更新为,所述车辆网络的所述当前剩余时长与预设第一时长之中的最小值。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备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从非使用状态更新为使用状态,或者,所述终端设备上安装的第一应用从非使用状态更新为使用状态,所述第一应用用于实现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车辆的车载终端或车载模块的管理或远程控制。
15、上述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通过上述的设备状态,可以估算用户当前可能会使用远程控制操作,则可以保持或延长车辆的激活时长,以达到快速响应的目的,提高为用户配置车辆激活时长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更新所述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具体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延长所述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历史远程控制信息确定激活车辆网络,具体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历史远程控制信息,得到用户第i次使用远程控制操作的概率,若所述概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i次使用远程控制操作对应的预设阈值,则确定激活车辆网络,其中,i为正整数。
18、上述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通过估算用户使用远程控制操作的概率,当预估用户使用远程控制操作的概率较大时,可以提前激活车辆网络;或者,当用户连续i次使用远程控制操作的概率较大时,保持车辆网络的激活状态,从而提高远程控制操作的响应速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历史远程控制信息确定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具体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历史远程控制信息,确定用户打开第一应用与首次进行远程控制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所述时间间隔确定为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或者,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历史远程控制信息,确定用户第i次进行远程控制操作与第i-1次进行远程控制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所述时间间隔延长当前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
20、上述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通过估算用户使用远程控制操作的等待时长,为用户配置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或者,当用户连续第i次使用远程控制操作的概率较大时,可以估算第i-1次与第i次使用远程控制操作的时间间隔,从而在该时间间隔内保持车辆网络激活,以提高远程控制操作的响应速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当前所述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达到剩余激活时长,且在所述剩余激活时长内,所述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用户的远程控制操作,则所述终端设备断开车辆网络。
22、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终端设备在估算的可能进行远程控制操作的等待时长内,没有接收到用户的远程控制操作时,可以断开车辆网络,从而节省车辆功耗。
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辆网络包括控制器局域网络can。
24、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下操作:接收用户操作;响应于所述用户操作,根据历史远程控制信息确定是否激活车辆网络,或者,确定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其中,所述历史远程控制信息是指所述电子设备对车辆的车载模块进行远程控制操作所对应的信息。
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操作包括:打开所述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用于实现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车辆的车载终端或车载模块的管理或远程控制;或者,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车辆的车载模块发起远程控制操作。
2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操作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车辆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建立连接。
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近场通信技术包括蓝牙技术。
2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用于执行:检测到设备状态满足预设条件,更新所述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
2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历史远程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户是否进行远程控制操作、进行远程控制操作的次数、进行远程控制操作的时刻、首次进行远程控制操作的等待时长或相邻两次远程控制操作的间隔时长。
3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备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从使用状态更新为非使用状态,或者,所述电子设备上安装的第一应用从使用状态更新为非使用状态,所述第一应用用于实现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车辆的车载终端或车载模块的管理或远程控制。
3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具体用于执行:将车辆网络的当前剩余激活时长更新为所述车辆网络的所述当前剩余时长与预设第一时长之中的最小值。
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备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从非使用状态更新为使用状态,或者,所述电子设备上安装的第一应用从非使用状态更新为使用状态,所述第一应用用于实现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车辆的车载终端或车载模块的管理或远程控制。
3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具体用于执行:延长所述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
3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具体用于执行:根据历史远程控制信息,得到用户第i次使用远程控制操作的概率,若所述概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i次使用远程控制操作对应的预设阈值,则确定激活车辆网络,其中,i为正整数。
3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具体用于执行:根据历史远程控制信息,确定用户打开第一应用与首次进行远程控制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所述时间间隔确定为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或者,根据历史远程控制信息,确定用户第i次进行远程控制操作与第i+1次进行远程控制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所述时间间隔延长当前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
3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用于执行:确定当前所述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达到剩余激活时长,且在所述剩余激活时长内,所述电子设备没有接收到用户的远程控制操作,则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车辆网络。
3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辆网络包括控制器局域网络can。
38、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接口电路用于从所述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信号,所述信号包括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9、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1、可以理解的,上述提供的任一种电子设备、芯片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等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1.一种远程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与车辆通信的网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操作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操作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技术包括蓝牙技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远程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用户在预设周期内是否进行远程控制操作、预设周期内进行远程控制操作的次数、进行远程控制操作的时刻、首次进行远程控制操作的等待时长或相邻两次远程控制操作的间隔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具体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具体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历史远程控制信息确定激活车辆网络,具体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历史远程控制信息确定车辆网络的激活时长,具体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网络包括控制器局域网络can。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下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操作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操作具体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技术包括蓝牙技术。
19.根据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用于执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5-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远程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体用于执行: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体用于执行:
25.根据权利要求15-2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体用于执行:
26.根据权利要求15-2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体用于执行:
27.根据权利要求15-2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用于执行:
28.根据权利要求15-2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网络包括控制器局域网络can。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