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池的绝缘件、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1-30  34


本发明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电池的绝缘件、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的锂电池一般包括壳体以及顶部的盖板,壳体内装入电芯后与盖板上的电极相连通,然后将盖板焊接在壳体的顶部,然后向其中注入电解液,然后再进行密封即可完成锂电池的装配。电解液的注入一般是在完成盖板的焊接装配之后进行的,盖板下方一般设有对盖板进行支撑的下塑胶件,因此在盖板及下塑胶件上设置有用于注液的注液孔。但是目前的注液孔一般都设计在偏心位置,且为简单的通孔结构,电解液从注液孔注入,只能固定地从一侧流入卷芯内部,不利于电解液的流动,导致卷芯不能均匀地浸润于电解液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电池的绝缘件、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储能装置。本发明使电解液可以通过注液槽流向导流通道,进而通过导流通道上的导流孔均匀地流入电池卷芯内部,从而提高了电芯的浸润效果,改善了电池的电性能。同时,通过注液孔和导流孔相结合的形式,还提高了电解液的注液效率,缩短了注液时间。

2、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池的绝缘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件包括:

3、绝缘盖板,所述绝缘盖板上设有注液孔、注液槽和导流通道,所述注液槽围在所述注液孔的外侧,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注液槽相连通,且所述导流通道沿着所述绝缘盖板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导流通道上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注液孔和所述导流孔均沿所述绝缘盖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绝缘盖板,所述绝缘盖板沿所述绝缘盖板的厚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注液槽和所述导流通道的开口均朝向所述第一表面。

4、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绝缘件,通过在绝缘盖板上设置导流通道,在导流通道内设置导流孔,且该导流通道沿着绝缘盖板的周向方向延伸,由此,使电解液可以通过注液槽流向导流通道,进而通过导流通道上的导流孔均匀地流入电池卷芯内部,从而提高了电芯的浸润效果,改善了电池的电性能。同时,通过注液孔和导流孔相结合的形式,还提高了电解液的注液效率,缩短了注液时间。

5、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绝缘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液槽设置在所述绝缘盖板的远离所述绝缘盖板中心的任一侧,所述导流通道包括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所述导流通道设置在所述注液槽的相对两端,且至少两条所述导流通道分别沿着所述绝缘盖板的周向方向延伸。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绝缘盖板的厚度方向,所述注液槽的深度h1大于所述导流通道在与所述注液槽交界的位置的深度h2,所述注液槽的深度h1为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注液槽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导流通道在与所述注液槽交界的位置的深度h2为所述导流通道在与所述注液槽交界的位置的底部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道在与所述注液槽交界的位置的深度h2和所述注液槽的深度h1之间的差值为0.1mm-0.3mm。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液槽的深度h1为0.6mm-1mm。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道在与所述注液槽交界的位置的深度h2为0.4mm-0.8mm。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从与所述注液槽相交界的位置开始,沿着所述导流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导流通道底部之间的距离递增。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孔和所述注液孔均为圆形,所述导流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注液孔的孔径的1/2,且不大于所述注液孔的孔径。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盖板为圆形,所述导流通道沿所述绝缘盖板的径向方向的尺寸b1为所述注液槽沿所述径向方向尺寸b2的1/3-1/2。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绝缘盖板的径向方向,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之间的距离c为0.5mm-1mm。

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导流孔的中心点分别与所述绝缘盖板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α为15°-30°。

16、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电池具有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绝缘件。由此,通过提高电芯的浸润效果,从而改善了电池的电性能;通过提高电解液的注液效率,从而缩短了电池的总体制备时间。

17、在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模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电池模组具有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由此,改善了电池模组的电性能,缩短了电池模组的总体制备时间。

18、在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具有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由此,改善了电池包的电性能,缩短了电池包的总体制备时间。

19、在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储能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储能设备具有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由此,所述储能设备具有所述电池包的所有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20、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池的绝缘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绝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槽设置在所述绝缘盖板的远离所述绝缘盖板中心的任一侧,所述导流通道包括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所述导流通道设置在所述注液槽的相对两端,且至少两条所述导流通道分别沿着所述绝缘盖板的周向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绝缘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绝缘盖板的厚度方向,所述注液槽的深度h1大于所述导流通道在与所述注液槽交界的位置的深度h2,所述注液槽的深度h1为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注液槽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导流通道在与所述注液槽交界的位置的深度h2为所述导流通道在与所述注液槽交界的位置的底部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绝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在与所述注液槽交界的位置的深度h2和所述注液槽的深度h1之间的差值为0.1mm-0.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绝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槽的深度h1为0.6mm-1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绝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在与所述注液槽交界的位置的深度h2为0.4mm-0.8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绝缘件,其特征在于,从与所述注液槽相交界的位置开始,沿着所述导流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导流通道底部之间的距离递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绝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和所述注液孔均为圆形,所述导流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注液孔的孔径的1/2,且不大于所述注液孔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绝缘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盖板为圆形,所述导流通道沿所述绝缘盖板的径向方向的尺寸b1为所述注液槽沿所述径向方向尺寸b2的1/3-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绝缘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绝缘盖板的径向方向,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之间的距离c为0.5mm-1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绝缘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导流孔的中心点分别与所述绝缘盖板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α为15°-30°。

12.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具有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绝缘件。

13.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具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

14.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具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模组。

15.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具有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电池的绝缘件、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储能装置,其中,绝缘件包括:绝缘盖板,绝缘盖板上设有注液孔、注液槽和导流通道,注液槽围在注液孔的外侧,导流通道与注液槽相连通,且导流通道沿着绝缘盖板的周向方向延伸,导流通道上设有多个导流孔,绝缘盖板沿绝缘盖板的厚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注液槽和导流通道的开口均朝向第一表面。本发明使电解液可以通过注液槽流向导流通道,进而通过导流通道上的导流孔均匀地流入电池卷芯内部,从而提高了电芯的浸润效果,改善了电池的电性能。同时,通过注液孔和导流孔相结合的形式,还提高了电解液的注液效率,缩短了注液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王烽,熊永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93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