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为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
背景技术:
1、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机器人能够通过编程和自动控制来执行诸如作业或移动等任务。
2、但是现有的轮式服务型机器人,由于底片结构,导致在路上行驶的过程中,如遇路面存在较宽的沟槽时,一般会选择进行绕道而过,这样便会增加通过时间,如果直接通过,则容易被卡在里面,所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3、因此,发明一种在遇到较宽沟槽时不需要绕路通过的机器人底盘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底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主体,其中:底盘主体的两端各转动安装有旋转台,且每个旋转台上各固定安装有支撑架,该每个支撑架上各转动安装有驱动机构;
2、优选的,所述底盘主体两端的内部各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齿轮,该齿轮通过轴承与对应的旋转台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二,并与齿轮二同轴心,该齿轮二与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轴承与底盘主体之间转动连接;
3、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台和驱动轮二,且支撑台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轴,该连接轴的顶端与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支撑台的底部开设有与驱动轮二相适配的安装孔,该驱动轮二转动安装在安装孔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伸进安装孔的内部与驱动轮二之间固定连接,并与驱动轮二之间同轴心;所述驱动电机的控制线的一端从支撑台的顶端穿出,并穿过支撑架与底盘主体内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4、优选的,所述底盘主体的底面均布开设有四个安装槽,且每个安装槽中各转动安装有驱动轮,该驱动轮的动力电机固定安装在底盘主体的内部;所述底盘主体两端的中心处各开设有缺口,且缺口的位置与空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轴承的一端处于对应的缺口中,轴承的另一端处于对应的空腔中,并与对应的缺口和空腔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台转动安装在对应的缺口中。
5、优选的,所述旋转台朝向支撑架一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个电动推杆,且旋转台朝向支撑架一端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两个支撑柱,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以及两个支撑柱的一端均从旋转台中伸出,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柱以电动推杆为中心呈镜像的位置设置,其中一个支撑柱处于电动推杆的上方,其中另一个支撑柱处于电动推杆的下方。
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l板,且l板横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二,该电机二的输出端从l板横板的内部转动穿出,并垂直朝下;所述l板竖板的一端开设有雷达孔,且雷达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相适配的激光雷达探头;所述l板竖板的外侧与旋转台之间固定连接;所述l板竖板的外侧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以及两个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与连接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8、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设置,在行驶的过程中如遇较宽的沟槽时,能够在不绕路的情况下通过,且通过的过程中,能防止驱动轮卡在沟槽中,从而使整体更加的方便和灵活。
1.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主体(1),其中:底盘主体(1)的两端各转动安装有旋转台(2),且每个旋转台(2)上各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该每个支撑架(3)上各转动安装有驱动机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主体(1)的底面均布开设有四个安装槽(11),且每个安装槽(11)中各转动安装有驱动轮(12),该驱动轮(12)的动力电机固定安装在底盘主体(1)的内部;所述底盘主体(1)两端的中心处各开设有缺口(13),且缺口(13)的位置与空腔(1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轴承的一端处于对应的缺口(13)中,轴承的另一端处于对应的空腔(14)中,并与对应的缺口(13)和空腔(1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台(2)转动安装在对应的缺口(13)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2)朝向支撑架(3)一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个电动推杆(21),且旋转台(2)朝向支撑架(3)一端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两个支撑柱(22);所述电动推杆(21)的输出端以及两个支撑柱(22)的一端均从旋转台(2)中伸出,并与支撑架(3)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包括l板(31),且l板(31)横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二(32),该电机二(32)的输出端从l板(31)横板的内部转动穿出,并垂直朝下;所述l板(31)竖板的一端开设有雷达孔(33),且雷达孔(3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相适配的激光雷达探头;所述l板(31)竖板的外侧与旋转台(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l板(31)竖板的外侧与电动推杆(21)的输出端以及两个支撑柱(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32)的输出端与连接轴(42)的顶端固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