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制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损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新能源与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对制动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具备线控方式,同时也要有两套独立的具备主动制动的装置。主流方案是在解耦制动系统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套冗余增压装置,以满足汽车的需求。当前制动系统主要采用电-液方式,线动制动的理想方案为电子机械制动(emb),emb具备线控/解耦/冗余等特点,可以同时满足新能源与智能驾驶的要求。随着emb技术的应用,使得制动摩擦片磨损与识别方法变得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磨损识别方法及装置,能够准确且高效的识别制动摩擦片的磨损程度。
2、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损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第一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由预设参考点移动到目标位置的第一移动信息,所述目标位置表示车辆产生减速时连接于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的螺母所处的位置;基于所述第一移动信息和所述第一温度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的第一磨损程度。
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基于连接于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的移动信息确定制动摩擦片的磨损程度,提高了灵敏度、效率以及准确性,降低了检测成本,能够准确且高效的识别制动摩擦片的磨损程度,有利于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4、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信息和所述第一温度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的第一磨损程度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温度状态对应的第一关联关系,所述第一关联关系表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的移动信息与制动摩擦片的磨损程度的关联关系;基于所述第一移动信息和所述第一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磨损程度。
5、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移动信息包括第一移动距离,所述第一关联关系表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的移动距离与制动摩擦片的磨损程度的关联关系。
6、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与多个第二制动摩擦片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磨损程度;针对任意一个第二制动摩擦片,在电机输出第一转矩且环境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的情况下,记录连接于所述第二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由所述预设参考点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二移动距离;基于各第二制动摩擦片对应的第二移动距离和第二磨损程度,生成所述第一关联关系。
7、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第一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由预设参考点移动到目标位置的第一移动信息包括:在所述电机输出所述第一转矩且环境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的情况下,获取连接于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由所述预设参考点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电机的转速信息;根据所述转速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移动距离。
8、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四中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机经传动机构、螺母丝杠以及螺母与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速比为第一速比,所述螺母丝杠的导程为第一导程,所述根据所述转速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移动距离包括:根据所述转速信息,确定所述电机的转动圈数;根据所述转动圈数、所述第一速比和所述第一导程,确定所述第一移动距离。
9、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移动信息包括第一移动时间,所述第一关联关系表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的移动时间与制动摩擦片的磨损程度的关联关系。
10、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与多个第二制动摩擦片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磨损程度;针对任意一个第二制动摩擦片,在电机接收到第一驱动指令且环境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的情况下,记录连接于所述第二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由所述预设参考点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二移动时间;基于各第二制动摩擦片对应的第二移动时间和第二磨损程度,生成所述第一关联关系。
11、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第一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由预设参考点移动到目标位置的第一移动信息包括:在所述电机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指令且环境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的情况下,记录连接于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由所述预设参考点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一移动时间。
12、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磨损程度有多个,每个第一磨损程度对应第一时间段内的一个时刻或者所述第一磨损程度的数量在第一阈值内,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多个所述第一磨损程度,生成目标磨损程度;基于所述目标磨损程度,生成提示信息。
13、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文字信息、颜色信息、等级信息和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报警信息是在所述目标磨损程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生成的。
14、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磨损程度包括第一磨损厚度或者第一磨损比例。
15、第二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损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16、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第一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由预设参考点移动到目标位置的第一移动信息,所述目标位置表示车辆产生减速时连接于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的螺母所处的位置;
17、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移动信息和所述第一温度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的第一磨损程度。
18、根据第二方面,在所述装置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
19、获取所述第一温度状态对应的第一关联关系,所述第一关联关系表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的移动信息与制动摩擦片的磨损程度的关联关系;
20、基于所述第一移动信息和所述第一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磨损程度。
21、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装置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移动信息包括第一移动距离,所述第一关联关系表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的移动距离与制动摩擦片的磨损程度的关联关系。
22、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装置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23、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多个第二制动摩擦片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磨损程度;
24、第一记录模块,用于针对任意一个第二制动摩擦片,在电机输出第一转矩且环境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的情况下,记录连接于所述第二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由所述预设参考点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二移动距离;
25、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各第二制动摩擦片对应的第二移动距离和第二磨损程度,生成所述第一关联关系。
26、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装置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27、在所述电机输出所述第一转矩且环境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的情况下,获取连接于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由所述预设参考点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电机的转速信息;
28、根据所述转速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移动距离。
29、根据第二方面的第四中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装置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机经传动机构、螺母丝杠以及螺母与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速比为第一速比,所述螺母丝杠的导程为第一导程,所述根据所述转速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移动距离包括:
30、根据所述转速信息,确定所述电机的转动圈数;
31、根据所述转动圈数、所述第一速比和所述第一导程,确定所述第一移动距离。
32、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装置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移动信息包括第一移动时间,所述第一关联关系表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的移动时间与制动摩擦片的磨损程度的关联关系。
33、根据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装置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34、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多个第二制动摩擦片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磨损程度;
35、第二记录模块,用于针对任意一个第二制动摩擦片,在电机接收到第一驱动指令且环境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的情况下,记录连接于所述第二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由所述预设参考点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二移动时间;
36、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各第二制动摩擦片对应的第二移动时间和第二磨损程度,生成所述第一关联关系。
37、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装置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38、在所述电机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指令且环境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的情况下,记录连接于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由所述预设参考点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一移动时间。
39、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装置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磨损程度有多个,每个第一磨损程度对应第一时间段内的一个时刻或者所述第一磨损程度的数量在第一阈值内,所述装置还包括:
40、第三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多个所述第一磨损程度,生成目标磨损程度;
41、第四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磨损程度,生成提示信息。
42、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装置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文字信息、颜色信息、等级信息和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报警信息是在所述目标磨损程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生成的。
43、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装置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磨损程度包括第一磨损厚度或者第一磨损比例。
44、第三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损识别装置,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磨损识别方法。
45、第四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磨损识别方法。
46、第五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磨损识别方法。
47、本技术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以下(多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1.一种磨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移动信息和所述第一温度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的第一磨损程度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信息包括第一移动距离,所述第一关联关系表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的移动距离与制动摩擦片的磨损程度的关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第一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由预设参考点移动到目标位置的第一移动信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经传动机构、螺母丝杠以及螺母与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速比为第一速比,所述螺母丝杠的导程为第一导程,所述根据所述转速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移动距离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信息包括第一移动时间,所述第一关联关系表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的移动时间与制动摩擦片的磨损程度的关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第一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由预设参考点移动到目标位置的第一移动信息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损程度有多个,每个第一磨损程度对应第一时间段内的一个时刻或者所述第一磨损程度的数量在第一阈值内,所述方法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文字信息、颜色信息、等级信息和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报警信息是在所述目标磨损程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生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损程度包括第一磨损厚度或者第一磨损比例。
13.一种磨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信息包括第一移动距离,所述第一关联关系表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的移动距离与制动摩擦片的磨损程度的关联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经传动机构、螺母丝杠以及螺母与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速比为第一速比,所述螺母丝杠的导程为第一导程,所述根据所述转速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移动距离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信息包括第一移动时间,所述第一关联关系表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下连接于制动摩擦片的螺母的移动时间与制动摩擦片的磨损程度的关联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22.根据权利要求13至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损程度有多个,每个第一磨损程度对应第一时间段内的一个时刻或者所述第一磨损程度的数量在第一阈值内,所述装置还包括: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文字信息、颜色信息、等级信息和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报警信息是在所述目标磨损程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生成的。
24.根据权利要求13至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损程度包括第一磨损厚度或者第一磨损比例。
25.一种磨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6.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