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混料机,具体为一种干式粉末混料机。
背景技术:
1、申请号为cn206253027u公开了《一种气对流式高效粉末卧式混料机》通过“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搅拌仓,搅拌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其运转,搅拌装置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搅拌装置优选为单轴双螺旋搅拌装置,单轴双螺旋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搅拌轴的一端相连接,通过电机驱动搅拌轴旋转。上述粉末混料机公开了通过一根沿搅拌仓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旋搅拌轴进而搅拌粉末材料”。但是,上述螺旋搅拌轴在搅拌粉末材料时,由于离心力作用会使粉末材料朝向粉末混料机的搅拌仓的仓壁移动。粉末材料集中在搅拌仓的仓壁附近,不但会导致粉末材料搅拌不均匀,导致混合料容易出现添加剂抱团偏析的问题。而且,还会导致较多的粉末材料残留在搅拌仓的仓壁上,混合料排出时会出现残留,造成原材料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干式粉末混料机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式粉末混料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干式粉末混料机,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空腔;
5、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于壳体下表面,且出料口与壳体表面固定连接,出料口与壳体内部空腔相导通;
6、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壳体内部,且搅拌机构与壳体固定连接;
7、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设置于出料口下表面,且放料机构与出料口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包括:
9、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若干分别设置于壳体下表面,且支撑柱与壳体固定连接;
10、入料口,所述入料口设置于壳体上表面,且入料口与壳体固定连接,入料口与壳体内部空腔相导通;
11、环形滑块,所述环形滑块设置于壳体空腔内,且环形滑块与壳体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13、料筒,所述料筒设置于壳体空腔内,且料筒与壳体转动连接;
14、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设置于料筒上表面,且环形槽表面滑动设有环形滑块。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
16、齿圈,所述齿圈呈环形设置,齿圈设置于料筒表面,且齿圈与料筒固定连接;
17、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壳体空腔内,且驱动电机与壳体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与电源电连接。
1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
19、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驱动电机一侧,且驱动电机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第一齿轮与齿圈啮合连接;
20、搅拌刮板,所述搅拌刮板设置于料筒内,且搅拌刮板上表面与环形滑块固定连接,搅拌刮板侧面与料筒表面滑动连接,搅拌刮板与料筒相适配。
2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放料机构包括:
22、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出料口下表面,且固定架与出料口固定连接;
23、滑槽,所述滑槽呈矩形设置,滑槽设置于固定架一侧表面,滑槽与出料口相导通。
2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放料机构还包括:
25、滑板,所述滑板呈矩形设置,滑板设置于滑槽内,且滑板滑动于滑槽表面,且滑板与滑槽卡接;
26、拉手,所述拉手设置于滑板一侧表面,且拉手与滑板固定连接。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料粉放入入料口,使用搅拌机构,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齿圈旋转,齿圈带动料筒在壳体内部转动,与此同时料筒表面的环形槽表面与环形滑块相对滑动,因为环形滑块与搅拌刮板和壳体固定连接,在料筒转动时使得搅拌刮板在料筒内将料粉进行搅拌。
29、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用放料机构,拉动滑板表面拉手,滑板在滑槽表面滑动,打开出料口,与此同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齿圈旋转,齿圈带动料筒在壳体内部转动,通过搅拌刮板对料筒进行刮料,使得出料更干净。
1.一种干式粉末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粉末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粉末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17)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粉末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17)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粉末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17)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粉末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机构(16)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粉末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机构(16)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