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管件加工,特别是一种顶升结构及管件内高压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对汽车管件成形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内高压成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工业生产中执照复杂异形截面轻体构件的一种先进技术。
2、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下模具更换的时候由于模具与安装台面较为紧密,不方便工作人员将模具拿起,同时,存在模具不与装置契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升结构,其能解决方便工作人员将模具拿起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升结构,其包括顶升控制单元,所述顶升控制单元包括安装组件、设置于安装组件内部的控制组件以及设置于安装组件中的顶升组件,所述安装组件、控制组件和顶升组件配合使用;所述顶升组件包括移动板、固定于移动板一侧的顶升柱以及转动于移动板一端的两个条形板。
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顶升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块、开设于安装块一侧中心的放置槽、开设于放置槽一侧的第一滑槽、开设于安装块内部的t形槽和两个第一凹槽以及设置于安装块内部的两个限位件。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顶升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t形槽、第一滑槽相连通,所述t形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顶升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开设于安装块内部的通槽、设置于通槽中的弹簧以及滑动于通槽中的卡块,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通槽的一侧和卡块的一侧,所述卡块的一侧开设有插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顶升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滑动于第一凹槽中的插杆、开设于插杆一端的第四凹槽以及通过第一固定杆转动于第四凹槽的推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三滑槽滑动配合,两个所述推杆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顶升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杆的一侧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中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座和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凹槽的一侧。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顶升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五凹槽,且第五凹槽通过转轴与条形板的一端转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顶升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条形板的另一端转动于第二铰接座,所述条形板中贯穿有第二固定柱,且第二固定柱转动于t形槽的两侧,所述移动板滑动于t形槽,所述顶升柱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升组件的作用,通过控制组件对顶升组件的控制,能够通过顶升柱实现对下模具的顶升作用,方便了对下模具的拿取,能够避免工作人员在拿取的时候由于手滑造成的伤害。
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件内高压成形装置,其能解决存在模具不与装置契合的问题。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件内高压成形装置,其包括加压单元,所述加压单元包括底板、固定于底板一侧的两个支撑板、安装于支撑板上的轴向进给机构、固定于底板一侧的支撑架以及设置于底板上方的下模具,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顶升控制单元固定于底板的一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管件内高压成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模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圈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相适配,所述固定筒与放置槽相适配。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筒、卡槽与限位件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下模具的快速安装和拆卸,限位件能够实现对下模具的限位效果,防止其发生晃动。
1.一种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101)包括安装块(101a)、开设于安装块(101a)一侧中心的放置槽(101b)、开设于放置槽(101b)一侧的第一滑槽(101c)、开设于安装块(101a)内部的t形槽(101d)和两个第一凹槽(101f)以及设置于安装块(101a)内部的两个限位件(101i)。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1f)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01h),且第二凹槽(101h)与第一凹槽(101f)、t形槽(101d)、第一滑槽(101c)相连通,所述t形槽(101d)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01e),所述第二凹槽(101h)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101g)。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01i)包括开设于安装块(101a)内部的通槽(101i-1)、设置于通槽(101i-1)中的弹簧(101i-2)以及滑动于通槽(101i-1)中的卡块(101i-3),所述弹簧(101i-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通槽(101i-1)的一侧和卡块(101i-3)的一侧,所述卡块(101i-3)的一侧开设有插槽(101i-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102)包括滑动于第一凹槽(101f)中的插杆(102a)、开设于插杆(102a)一端的第四凹槽(102b)以及通过第一固定杆(102c)转动于第四凹槽(102b)的推杆(102d),所述第一固定杆(102c)与第三滑槽(101g)滑动配合,两个所述推杆(102d)通过连接杆(102e)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02d)的一侧开设有第四滑槽(102f),所述第四滑槽(102f)中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铰接座(102g),所述第一铰接座(102g)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座(102h)和弹性伸缩杆(102i),所述弹性伸缩杆(102i)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凹槽(101h)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03a)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3c),且滑块(103c)与第二滑槽(101e)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板(103a)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五凹槽(103d),且第五凹槽(103d)通过转轴与条形板(103e)的一端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103e)的另一端转动于第二铰接座(102h),所述条形板(103e)中贯穿有第二固定柱(103f),且第二固定柱(103f)转动于t形槽(101d)的两侧,所述移动板(103a)滑动于t形槽(101d),所述顶升柱(103b)与第一滑槽(101c)滑动配合。
9.一种管件内高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顶升结构;以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件内高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07a),所述固定筒(207a)的外圈开设有两个卡槽(207b),所述卡槽(207b)与卡块(101i-3)相适配,所述固定筒(207a)与放置槽(101b)相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