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复杂造型大跨度网架的装配式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1-25  34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复杂造型大跨度网架的装配式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1、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等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现有室内吊顶通常采用基于轻钢龙骨的装配式吊顶。如中国专利cn202020794891.3中公开了一种整体装配式单元模块吊顶结构,包括主龙骨、副龙骨、加固底板、饰面板、拼接缝装饰条、金属企口连接件,顶部连接件、侧面连接件,主龙骨和副龙骨呈直角垂直连接,加固底板连接在副龙骨的下表面,饰面板连接在加固底板的下表面,金属企口连接件通过铆钉安装在相邻两个单元的拼接缝隙处,拼接缝装饰条通过结构胶粘接在拼接缝隙处的下方,主龙骨通过顶部连接件与楼板连接,副龙骨通过侧面连接件与墙体连接。

2、机场航站楼之类的公共空间顶部通常会设置有金属网架层,由于大跨度金属网架层形状、造型复杂,具有倾斜的网架部分和水平的网架部分,倾斜的网架部分和水平的网架部分通常分别单独的安装吊顶面层,不同吊顶面层的龙骨之间缺少锁定、相对独立,使得公共空间顶部的吊顶面层从整体上而言,缺少整体性、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复杂造型大跨度网架的装配式吊顶结构,有效解决在复杂造型大跨度金属网架下方安装的吊顶面层稳定性、整体性不足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复杂造型大跨度网架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包括:

3、水平吊顶层,其包括第一抱箍、第一吊杆和第一主龙骨,第一抱箍箍住网架,第一抱箍包括第一抱箍片和第一锁定座,第一抱箍片端部固定安装在第一锁定座上,第一吊杆顶部固定安装在第一锁定座上,第一主龙骨固定安装在第一吊杆底部;

4、倾斜吊顶层,其包括第二抱箍、第二吊杆和第二主龙骨,第二抱箍箍住网架,第二吊杆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吊杆上,第一连接座固定安装在第二抱箍上,第二连接座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吊杆上,第二连接座固定安装在第二主龙骨上,第一主龙骨和第二主龙骨之间设置有第一万向节,第一万向节包括第一轴叉和第二轴叉,第一轴叉通过第一螺纹杆固定安装在第一主龙骨上,第二轴叉通过第二螺纹杆固定安装在第二主龙骨上。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第一主龙骨的横截面呈“u”型,第一主龙骨上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块上,第一连接块固定安装在滑槽内。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第二抱箍下方设置有连接臂,连接臂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抱箍下方,第二连接座固定安装在连接臂上。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两个第二连接座对称布置在连接臂两端。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水平吊顶层还包括第一副龙骨和面层板,第一副龙骨固定安装在第一主龙骨下方,面层板固定安装在副龙骨下方。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第一副龙骨为轻钢龙骨。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面层板为石膏饰面板。

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实用新型中,水平吊顶层中的第一主龙骨与倾斜吊顶层中的第二主龙骨,虽然由于网架的造型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夹角,但是第一主龙骨与第二主龙骨之间可以通过第一万向节进行连接,第一万向节可以实现两者之间角度的补偿,将第一主龙骨与第二主龙骨进行锁定,使得第一主龙骨、第二主龙骨除了通过吊杆吊挂外,还能够通过万向节进一步锁定,实现水平吊顶层和倾斜吊顶层的有机结合,有效解决在复杂造型大跨度金属网架下方安装的吊顶面层稳定性、整体性不足的问题。

21、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块的设置,使得第一轴叉可以灵活的调整伸出第一主龙骨端部的长度,使得第一主龙骨和第二主龙骨之间不仅可以通过第一万向节实现角度的补偿,还可以利用第一万向节可变的长度补偿龙骨的长度不足。

22、3、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臂上设置两根第二吊杆,有效提高第二主龙骨的吊挂稳定性。第二主龙骨吊挂时,连接臂平行于第二主龙骨,两根第二吊杆沿第二主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复杂造型大跨度网架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杂造型大跨度网架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龙骨(13)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第一主龙骨(13)上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复杂造型大跨度网架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411)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块(412)上,所述第一连接块(412)固定安装在所述滑槽(1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杂造型大跨度网架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抱箍(21)下方设置有连接臂(24),所述连接臂(24)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抱箍(21)下方,所述第二连接座(222)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臂(2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复杂造型大跨度网架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座(222)对称布置在所述连接臂(24)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杂造型大跨度网架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吊顶层(1)还包括第一副龙骨(14)和面层板(15),所述第一副龙骨(1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主龙骨(13)下方,所述面层板(15)固定安装在所述副龙骨(14)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复杂造型大跨度网架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龙骨(14)为轻钢龙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复杂造型大跨度网架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板(15)为石膏饰面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复杂造型大跨度网架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包括:水平吊顶层,其包括第一抱箍、第一吊杆和第一主龙骨,第一抱箍箍住网架;倾斜吊顶层,其包括第二抱箍、第二吊杆和第二主龙骨,第二抱箍箍住网架,第二吊杆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吊杆上,第二连接座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吊杆上,第一主龙骨和第二主龙骨之间设置有第一万向节,第一万向节包括第一轴叉和第二轴叉,第一轴叉通过第一螺纹杆固定安装在第一主龙骨上。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解决在复杂造型大跨度金属网架下方安装的吊顶面层稳定性、整体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陈军,邢南方,张新华,骆建勤,段景威,徐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9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90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