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泄压和注液两用阀

专利检索2025-01-22  15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特别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泄压和注液两用阀。


背景技术:

1、一般锂离子动力电池会在端盖上分别设置泄气阀和注液孔。目前锂离子电池泄气阀主要为带刻痕的薄金属类型的泄气阀。在电池热失控过程中,随着电池温度升高以及气体生成,电池内压逐渐增大至泄气阀打开的临界压力值。随着泄压阀的开启和气体的泄出,电池内压迅速降低至大气压,从而防止电池爆炸,但是带刻痕的薄金属类型的泄气阀存在如下缺点:

2、一、泄气阀开合条件为压强的变化,开合时间延迟,不能及时开启。

3、二、泄气阀一旦打开,电池也随之报废,无法再使用。

4、三、电池内部水分流失,影响电池使用性能。

5、四、电解液容易喷出,污染环境。

6、另外注液孔为注液机器与电池相接处的构件,注液效果的好坏不但影响电池性能,并且也会制约生产效率。电池内部电解液减少需要二次或多次注液。目前,注液阀的密封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打胶塞,上铝片进行激光焊接,而另一种则是封钢珠,点树脂胶的方式。若采用封钢珠的方式对注液孔进行密封,则无法实现二次加液。若采用打胶塞的方式对注液孔进行密封则成本较高,在密封后还需要配备激光焊接、氮气、氦气等检测设备进行密封性能的验证。因此一款能够实现可重复使用且能够实现泄压与注液的阀门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泄压和注液两用阀,实现多次注液与泄气也无需更换阀门,提高阀门的实用性。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泄压和注液两用阀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位于第二主体的下方;

3、所述第一主体开设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一端与锂离子电池连通,另一端与第二主体连通;

4、所述第二主体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的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

5、所述第一空间内设置有注射口,所述注射口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空间;

6、所述第二空间内设置有u型排气管,所述u型排气管包括左l形管与右l形管,左l形管与右l形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空间的底部,所述连接处的下端开设有排气口,所述连接处的上端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顶部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所在电路连接有热敏开关,所述电磁铁下方固定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下端固定有金属制成的封口件,所述封口件的外轮廓与所述排气口的外轮廓相匹配,自然状态下所述封口件位于所述排气口内;

7、转动第二主体时,所述注射口与连接处的运动轨迹均经过所述连通通道。

8、优选的,还包括特斯拉阀,所述特斯拉阀安装于所述连通通道内,其中所述特斯拉发由第二主体往第一主体的方向为正向。

9、优选的,所述左l形管与右l形管的顶部均覆盖有电解液吸收垫。

10、优选的,所述u型排气管设置有多个,且多个u型排气管连接处的排气口重叠设置。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空间内填充有橡胶材料。

12、优选的,所述第二主体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铰接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铰接有所述顶盖,所述顶盖可沿第一空间方向转动。

13、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14、优选的,所述第二主体的外表面环刻有螺纹。

15、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当作为泄压阀使用时,转动第二主体,使得第二空间位于第一主体的上方,且第二主体中的连接处与所述连通通道对接,在锂电池进行放电时,将电池的内部温度升高,而第二空间与第一主体相抵,电池升温也会使得第二主体(第二空间)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热敏开关会关闭,使得电磁铁的电路形成闭路,电磁铁启动并产生磁性。所述封口件由金属制成,会被电磁铁所吸附,此时排气口被打开,锂电池内因高温而产生的气体可以顺序经过连通通道、排气口以及u型排气管进行排出。

16、当作为注液阀所使用时,转动第二主体,使得第一空间位于第一主体的上方,且所述注射口的下端与连通通道对接,此时用户可以通过在针筒内填装电解液,然后再将针筒插入注射口向连通通道内注入电解液实现注液工作,而在注液完成后,继续转动第二主体,使得第二空间位于第一主体的上方,实现电解液的密封。在进行注液时,无需打开第二主体即可实现注液工作,可以实现多次注液工作,同时也无需考虑注液后的阀门密封,极大的提高了注液的工作效率与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泄压和注液两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位于第二主体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泄压和注液两用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特斯拉阀,所述特斯拉阀安装于所述连通通道内,其中所述特斯拉发由第二主体往第一主体的方向为正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泄压和注液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l形管与右l形管的顶部均覆盖有电解液吸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泄压和注液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排气管设置有多个,且多个u型排气管连接处的排气口重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泄压和注液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填充有橡胶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泄压和注液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铰接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铰接有所述顶盖,所述顶盖可沿第一空间方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泄压和注液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泄压和注液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外表面环刻有螺纹。


技术总结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泄压和注液两用阀,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位于第二主体的下方;所述第一主体开设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一端与锂离子电池连通,另一端与第二主体连通;所述第二主体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的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设置有注射口,所述注射口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内设置有U型排气管,所述U型排气管包括左L形管与右L形管,左L形管与右L形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空间的底部,所述连接处的下端开设有排气口。无需打开第二主体即可实现注液工作,可以实现多次注液工作,同时也无需考虑注液后的阀门密封,极大的提高了注液的工作效率与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润芃,刘俊源,胡佳跃,张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1108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90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