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例的方面之一总体上涉及变焦透镜,并且更特定地,涉及适于诸如数字静态相机、数字摄像机、广播相机、监控相机、车载相机(车载式相机)、基于胶片的相机等的图像拾取装置的变焦透镜。
背景技术:
1、近来,已需要用于图像拾取装置的成像光学系统具有在整个变焦范围上具有高光学性能和宽视角的紧凑变焦透镜。
2、日本专利公开no.2020-101750公开了一种包括部署为最靠近物体的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的负引导型广角变焦透镜,作为宽视角是容易的具有紧凑的整体系统的变焦透镜。
3、日本专利公开no.2020-101750中提出的负引导型广角变焦透镜通过在从广角端到望远端的变焦期间移动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而具有宽视角和高光学性能。
4、然而,如日本专利公开no.2020-101750中描述的广角变焦透镜那样使大且重的第一透镜单元移动的配置使移动机构复杂化,并且从小型化和减重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的变焦透镜包括多个透镜单元。多个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依次由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三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四透镜单元组成。在从广角端到望远端的变焦期间,相邻的透镜单元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一透镜单元包括三个或更多个透镜。在变焦期间,第一透镜单元相对于像面固定。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2、0.85<(-f1)/f2<2.00
3、0.00<(-f1)/f4<0.55
4、0.00<ld1/ttl<0.27
5、其中f1为第一透镜单元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单元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单元的焦距,ld1是从第一透镜单元中的最靠近物体的透镜的物侧的透镜表面到第一透镜单元中的最靠近像面的透镜的像侧的透镜表面的光轴上的距离,并且ttl是从广角端处的变焦透镜中的最靠近物体的透镜的物侧的透镜表面到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具有上述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也构成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
6、通过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公开的更多特征将变得清楚。
1.一种变焦透镜,所述变焦透镜包括多个透镜单元,所述多个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依次由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三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四透镜单元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单元包括第一负透镜,并且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单元包括第二负透镜,并且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单元包括第一正透镜,并且以下不等式被满足: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单元由具有折光力的透镜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在从广角端到望远端的变焦期间,第四透镜单元相对于像面固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二透镜单元包括孔径光阑。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四透镜单元由单个正固定焦距透镜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依次由负透镜、负透镜和正透镜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依次由负透镜、负透镜、正透镜和负透镜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单元从物侧到像侧依次由负透镜、负透镜、负透镜、正透镜和负透镜组成。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三透镜单元是在聚焦期间移动的聚焦透镜单元。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三透镜单元由单个负固定焦距透镜组成。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三透镜单元由两个负固定焦距透镜组成。
26.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