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防溢胶模具结构,具体为一种防止减震衬套橡胶硫化溢胶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1、减震衬套主要安装在汽车摆臂、摩托车摇架或发动机上,通过连接部件与汽车底盘、摩托车车身连接,给汽车底盘、摩托车车身或发动机提供支撑以及减震缓冲,提高车辆乘坐的舒适性。
2、减震衬套一般包括金属外管、金属内管以及设置在金属外管和金属内管之间的橡胶层,通过橡胶层的弹性进行缓冲减震,减震衬套是在保温保压下通过模具使橡胶与金属内管和金属外管粘接一体硫化成型。
3、金属外管和金属内管脱脂烘干后,在金属内管的外表面和金属外管的内表面涂刷热硫化粘接剂;先将模具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将金属外管和金属内管放入模具,在注料腔中放入半成品橡胶块,合上模具,将模具推入硫化压机中进行保温保压硫化成型。
4、由于以下原因:
5、1、橡胶硫化时受热软化,在压力作用下充满金属外套和金属内套之间的型腔。
6、2、金属外管和金属内管的高度尺寸由于车削加工会存在一定的公差,且模具加工也会存在一定公差,合模受压后金属外管端面与金属内管端面也不能同时紧贴模具,因此在金属外管端面或金属内管端面与模具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缝隙。
7、如果橡胶在充满金属外管和金属内管之间的型腔后,金属外管端面或金属内管端面与模具之间存在缝隙,橡胶会继续填充这些缝隙,导致金属外管端面、金属内管端面或内孔里产生溢胶,粘附在金属内管端面或内孔、金属外管端面。减震衬套在硫化成型后会增加一道采用车削方法去除溢胶工序,严重影响了加工效率和成品质量,增加了制造成本。
8、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减震衬套硫化工序需要一种防止橡胶硫化溢胶的模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减震衬套橡胶硫化溢胶的模具结构,能够在减震衬套在硫化成型时橡胶不会溢出到金属外管端面、金属内管端面或内孔里,不产生溢胶现象,不需要增加去除溢胶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防止减震衬套橡胶硫化溢胶的模具结构,其包括:
5、上模芯、下模芯、注料腔、底模和中模;
6、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呈上下对称设置,并形成注胶腔室;
7、所述上模芯装配在注料腔上,上模芯上加工有注胶孔,上模芯下部设有与金属外管端面接触的第一平面,第一平面上设有第一凸台,上模芯下部还设有与金属内管端面接触的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上设有第二凸台;
8、下模芯装配在底模上,下模芯上部设有与金属外管另一端面接触的第三平面,第三平面上设有第三凸台,下模芯上部还设有与金属内管另一端面接触的第四平面,第四平面上设有第四凸台;
9、中模,位于注料腔下方,并对应金属外管外侧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减震衬套橡胶硫化溢胶的模具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为方便装填橡胶,所述注料腔内开设有装填橡胶的凹坑。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减震衬套橡胶硫化溢胶的模具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为方便放入和定位金属内管,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上设有与金属内管适配的定位柱。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减震衬套橡胶硫化溢胶的模具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为方便放入和定位金属外管,所述中模上设有与金属外管适配的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减震衬套橡胶硫化溢胶的模具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为防止注胶自注胶孔内溢出,所述模芯的顶部与注料腔的凹坑底面齐平,且注料腔顶部设置注料塞。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减震衬套在硫化成型时橡胶不会溢出到金属外管端面、金属内管端面或内孔里,不产生溢胶现象,不需要增加去除溢胶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1.一种防止减震衬套橡胶硫化溢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减震衬套橡胶硫化溢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为方便装填橡胶,所述注料腔(3)内开设有装填橡胶的凹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减震衬套橡胶硫化溢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为方便放入和定位金属内管(6),所述上模芯(1)和下模芯(2)上设有与金属内管(6)适配的定位柱(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减震衬套橡胶硫化溢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为方便放入和定位金属外管(5),所述中模(7)上设有与金属外管(5)适配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减震衬套橡胶硫化溢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为防止注胶自注胶孔(9)内溢出,所述模芯(1)的顶部与注料腔(3)的凹坑底面齐平,且注料腔(3)顶部设置注料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