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传输线缆,具体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电缆。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信号传输电缆产品多数以18对芯线且每2根芯线对绞成1对,现有的信号传输电缆加工方法目前有以下问题:
2、1)在焊接时由于芯线颜色和芯线数太多,焊接人员在焊接时要识别芯线颜色同时又要焊接,这样影响焊接速度和焊点品质,焊接产能无法提升。
3、2)现有焊接方式芯线直接焊在焊杯上,在内模注塑时由于线芯细,在内模压力作用下线芯在焊脚与芯线连接处易被冲断,导致产品不良率上升影响电性功能和生产效率。
4、由于采用上述方式的信号传输电缆,没有线夹支撑芯线,在使用状态下由于焊接不良率,产品电性功能不稳定,影响使用效果。
5、鉴于上述因素,特别设计一种信号传输电缆,焊接效率提高,产能提升,焊点质量得到保证,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信号传输电缆,包括传输电缆,所述传输电缆为db37pin母对母连接线,用于机柜间模块的连接和信号传输,所述传输电缆两端的电缆芯线通过分线压条连接着db37pin连接器,电缆芯线的外围固定注塑内/外模;
3、所述分线压条上设置有压条线槽,所述电缆芯线分在压条线槽上;
4、其中,电缆芯线与db37pin连接器之间连接焊杯,所述焊杯之间设置有支撑件。
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独立或是分段的间隔设置的线槽间隔条,且线槽间隔条与分线压条一体成型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独立或是分段的间隔设置的线槽间隔条,且线槽间隔条与分线压条以可拆卸方式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压条线槽沿方向组装在db37pin连接器上,其中,线槽a面和线槽b面之间的电缆芯线接触位置设置有焊杯,其中两排焊杯之间设置有线槽间隔条。
8、进一步地,所述db37pin连接器的两排焊杯间用线槽间隔条完全隔开,线槽间隔条插在两排焊杯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压条线槽包括线槽a面和线槽b面,线槽a面和线槽b面均设置有脚位。
10、进一步地,所述线槽a面和线槽b面设置的脚位为1,19,20,37标示脚位。
11、进一步地,所述分线压条的外围注塑内模后,在内模外加注塑外模,外模注塑后通过手拧螺丝孔配合螺丝与机柜间模块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焊接效率提高,产能提升,提高了焊接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焊点质量也有很好的保证。
14、本实用新型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不良率降低,db37pin插头二排焊杯间用线槽完全隔开,可以防止因在焊接过程中因焊锡大而造成前后pin间短路风险这样可以确保产品功能稳定性。
15、同时分线槽插在两排焊脚之间,芯线分压在线槽上,这样分线槽对焊点和芯线有支撑作用,防止内模注塑时因压力的关系而冲断芯线造成断路。影响产品信号传输及产品功能。
16、本实用新型产品可靠稳定,使用寿命增长。该产品在注塑完内模后,内模外还加注塑外模,注塑外模对产品内部结构进一步保护。产品有两个手拧螺丝孔,配带手拧螺丝,组装方便。使用时可以将手拧螺丝和对应端的螺母拧紧。这样确保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一种信号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电缆(4),所述传输电缆(4)为db37pin母对母连接线,用于机柜间模块的连接和信号传输,所述传输电缆(4)两端的电缆芯线(3)通过分线压条(1)连接着db37pin连接器(5),电缆芯线(3)的外围固定注塑内/外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独立或是分段的间隔设置的线槽间隔条(7),且线槽间隔条(7)与分线压条(1)一体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独立或是分段的间隔设置的线槽间隔条(7),且线槽间隔条(7)与分线压条(1)以可拆卸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线槽(2)沿方向组装在db37pin连接器(5)上,其中,线槽a面和线槽b面之间的电缆芯线(3)接触位置设置有焊杯(6),其中两排焊杯(6)之间设置有线槽间隔条(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db37pin连接器(5)的两排焊杯(6)间用线槽间隔条(7)完全隔开,线槽间隔条(7)插在两排焊杯(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线槽(2)包括线槽a面和线槽b面,线槽a面和线槽b面均设置有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a面和线槽b面设置的脚位为1,19,20,37标示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压条(1)的外围注塑内模后,在内模外加注塑外模,外模注塑后通过手拧螺丝孔配合螺丝与机柜间模块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