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部接头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1-17  30


本技术涉及转换接头模具生产,具体的是一种汽车内部接头模具。


背景技术:

1、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2、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申请号cn202022540789.3的一种转换接头生产模具,通过模具正面安装了模具盖板,能够通过打开模具盖板直接将成型的零件取出,在进料口顶部活动安装有封口板,能够通过向下按压封口板来将模具内多余的原料从溢料口排出,然后通过转动封口错位板使内部零件的顶部保持平整。

3、但是现有技术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如申请号cn202022540789.3的技术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缺少对内部情况的观察,当出现意外状况,缺乏对内部状况的直接判断方法,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部接头模具。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汽车内部接头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底台,两端的连接底台之间安装有连接底板;

4、所述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外保护层;

5、所述外保护层顶端固定安装有底保护层,底保护层顶端对应定位支架的位置开设有保护连接槽,底保护层内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注料槽;

6、所述外保护层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内侧安装有入料口,底座、外保护层、顶板和入料口外侧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支架。

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底板固定安装于底座顶端,连接底台顶端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支架。

8、进一步地,所述外保护层与底保护层外侧设置有连接固定支架,连接固定支架将外保护层与底保护层进行固定,外保护层外侧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插口。

9、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内侧开设有顶注料口,顶注料口底端开设有注料连接孔。

10、进一步地,所述入料口底端开设有入料承载口,入料承载口底端连通有注料模具,注料模具两侧固定安装有模具控制支架,注料模具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出料管,底出料管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料管,连料管顶端固定连通有顶出料管。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外侧固定连接有锁定支架,锁定支架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环。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支架对其他部件进行锁定,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整体的稳定性,防止处理过程中受到影响导致对产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产物的质量,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防止盖板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外侧影响,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内部接头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底台(11),两端的连接底台(11)之间安装有连接底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部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板(12)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端,连接底台(11)顶端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支架(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部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层(2)与底保护层(21)外侧设置有连接固定支架(24),连接固定支架(24)将外保护层(2)与底保护层(21)进行固定,外保护层(2)外侧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插口(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部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内侧开设有顶注料口(31),顶注料口(31)底端开设有注料连接孔(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部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4)底端开设有入料承载口(41),入料承载口(41)底端连通有注料模具(42),注料模具(42)两侧固定安装有模具控制支架(43),注料模具(42)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出料管(44),底出料管(44)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料管(45),连料管(45)顶端固定连通有顶出料管(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部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5)外侧固定连接有锁定支架(51),锁定支架(51)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环(5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内部接头模具,涉及转换接头模具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底台,两端的连接底台之间安装有连接底板;所述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外保护层;所述外保护层顶端固定安装有底保护层,底保护层顶端对应定位支架的位置开设有保护连接槽,底保护层内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注料槽;所述外保护层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内侧安装有入料口;同时,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连接支架对其他部件进行锁定,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整体的稳定性,防止处理过程中受到影响导致对产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产物的质量,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防止盖板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外侧影响,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青,华国庆,王海能,魏先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亚盛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3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88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