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屋顶,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房屋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屋顶是现有房屋建筑预制构件之一,其通过预制以及与其他预制件装配,能够大幅缩短建筑建造工期,现有装配式屋顶在装配过程中,通常通过吊装设备起吊和人工辅助对中的方式,来将屋顶与建筑进行对中装配,此种方式能够完成屋顶与建筑的装配,但不可避免此种方式需人工和起吊设备多次调试,导致装配耗时较长的问题,而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因此提出一种较为装配便捷省时的装配式房屋屋顶结构,来对现有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房屋屋顶结构,解决了传统屋顶吊装装配用时较长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装配式房屋屋顶结构,包括外墙主体和屋顶框架,所述屋顶框架设置于外墙主体的顶部,所述屋顶框架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卡条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引导机构,所述外墙主体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卡条相配套使用的第一卡槽,所述外墙主体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卡槽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横向引导机构相配套使用的第二卡槽,所述屋顶框架和外墙主体之间设置有纵向对中机构。
3、优选的,所述纵向对中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位板分别固定设置于屋顶框架底部的前侧和后侧,所述限位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滚珠。
4、优选的,所述横向引导机构包括卡板,所述卡板固定设置于卡条的一侧,所述卡板的前侧和后侧均转动设置有滑轮。
5、优选的,所述屋顶框架内腔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耳板,所述外墙主体内腔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设置有与第一耳板相配套使用的第二耳板。
6、优选的,所述屋顶框架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吊环。
7、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房屋屋顶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屋顶框架和外墙主体之间设置纵向对中机构,使得屋顶框架能够通过纵向对中机构与外墙主体进行前后对中,其次通过在屋顶框架的底部设置横向引导机构,并在外墙主体的顶部开设与之相配套使用的第二卡槽,使得前后对中落座的屋顶框架能够通过横向引导机构与第二卡槽移动契合,促使屋顶框架和外墙主体便于左右对中,通过上述前后左右对中,促使屋顶框架吊装过程中能够达到便于省时对中装配的效果。
1.一种装配式房屋屋顶结构,包括外墙主体(1)和屋顶框架(2),所述屋顶框架(2)设置于外墙主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框架(2)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条(3),所述卡条(3)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引导机构(4),所述外墙主体(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卡条(3)相配套使用的第一卡槽(5),所述外墙主体(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卡槽(5)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横向引导机构(4)相配套使用的第二卡槽(6),所述屋顶框架(2)和外墙主体(1)之间设置有纵向对中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房屋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对中机构(7)包括限位板(71),所述限位板(7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位板(71)分别固定设置于屋顶框架(2)底部的前侧和后侧,所述限位板(7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滚珠(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房屋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引导机构(4)包括卡板(41),所述卡板(41)固定设置于卡条(3)的一侧,所述卡板(41)的前侧和后侧均转动设置有滑轮(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房屋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框架(2)内腔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耳板(8),所述外墙主体(1)内腔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设置有与第一耳板(8)相配套使用的第二耳板(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房屋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框架(2)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吊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