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1-17  32


本技术涉及美容仪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


背景技术:

1、美容仪器是以物理治疗学为基准使皮肤得到舒缓、更好的清洁和吸收护肤品的一种设备。

2、现有的美容仪在脸上使用时,操作人员需要用手指握住美容仪主体,然后将美容仪主体上的按摩头贴合自己的脸部,再开始进行脸部的美容。但是,操作人员长时间手持美容仪进行美容时,手部会出现麻木、发酸等情况,需要暂停歇息一段时间才能够继续美容,不仅费时费力,且影响美容体验。若操作人员手部发生抖动,还会导致美容效果差,甚至造成医疗事故等严重问题。

3、因此,亟需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其使用方便,无需手持,可自由调节高度及倾斜角度,解放操作人员的双手,提高美容体验。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包括:

4、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和设备主体;

5、升降机构,包括齿条、滑块和齿轮阻尼器,所述齿条沿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齿轮阻尼器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沿所述支撑座的高度方向移动时,所述齿轮阻尼器与所述齿条啮合;

6、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摆动机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所述摆动机构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摆动机构能够调节所述连接杆与高度方向的夹角。

7、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滑槽,所述滑槽沿高度方向开设于所述支撑座,且与所述齿条间隔布置,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齿轮阻尼器设置于所述滑块背离所述滑槽的一侧。

8、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扣合于所述滑槽的槽口,固连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朝向所述滑槽的一侧。

9、可选地,所述齿轮阻尼器设置有多个,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齿条的两侧,所述齿条两侧的所述齿轮阻尼器的旋向相反。

10、可选地,所述齿条同一侧的多个所述齿轮阻尼器的旋向相同。

11、可选地,所述滑槽的槽底沿高度方向贯穿开设避让口,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口连接于所述滑块;

12、所述摆动机构还包括摆动关节座和紧固件,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和所述摆动关节座转动连接,所述摆动关节座连接于所述连接杆,所述摆动关节座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紧固件用于锁紧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摆动关节座。

13、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上开设第一通孔,所述摆动关节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部,所述固定座夹设于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两个所述连接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处分别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14、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穿过一侧的所述第二通孔并抵接于所述固定座,另一端抵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穿过另一侧的所述第二通孔并抵接于所述固定座,另一端抵接于另一个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上分别贯穿开设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螺母螺接。

15、可选地,所述固定座的两侧表面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周沿分别设置有第一齿结构,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固定座的抵接处设置有第二齿结构,所述第二齿结构与一侧的所述第一齿结构啮合,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固定座的抵接处设置有第三齿结构,所述第三齿结构与另一侧的所述第一齿结构啮合。

16、可选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和所述设备主体,以使所述设备主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转动。

17、可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球头座和万向头,所述球头座连接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球头座背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开设有活动腔,所述万向头包括相连的球头和支撑臂,所述球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活动腔内,所述支撑臂连接于所述连接杆。

18、可选地,所述球头座的侧部还设置有与所述活动腔连通的让位缺口,所述支撑臂穿设所述让位缺口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让位缺口,所述支撑臂还能够沿所述让位缺口的长度方向移动。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支撑机构用于支撑设备主体,该设备主体可以是美容仪、灯光板或其他美容设备。升降机构包括齿条、滑块和齿轮阻尼器,滑块沿支撑座的高度方向移动时,通过齿轮阻尼器与齿条的啮合为连接杆的升降提供阻尼,并使连接杆可以固定在需要的高度,进而实现对设备主体的高度的调节。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摆动机构,摆动机构用于调节连接杆与高度方向的夹角。也就是说,角度调节机构能够实现对设备主体的倾斜角度的自主调节。该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使用方便,无需操作人员手持,即可自由调节设备主体的高度及倾斜角度,解放操作人员的双手,有利于提高美容体验。



技术特征:

1.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还包括滑槽(24),所述滑槽(24)沿高度方向开设于所述支撑座(11),且与所述齿条(21)间隔布置,所述滑块(2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24)内,所述齿轮阻尼器(23)设置于所述滑块(22)背离所述滑槽(24)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还包括固定件(25),所述固定件(25)扣合于所述滑槽(24)的槽口,固连在所述支撑座(11)上,所述齿条(21)设置于所述固定件(25)朝向所述滑槽(24)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阻尼器(23)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齿条(21)的两侧,所述齿条(21)两侧的所述齿轮阻尼器(23)的旋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4)的槽底沿高度方向贯穿开设避让口(241),所述摆动机构(3)包括固定座(31),所述固定座(31)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口(241)连接于所述滑块(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1)上开设第一通孔,所述摆动关节座(3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部,所述固定座(31)夹设于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两个所述连接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处分别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1)的两侧表面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周沿分别设置有第一齿结构(311),所述第一转动件(331)与所述固定座(31)的抵接处设置有第二齿结构(3311),所述第二齿结构(3311)与一侧的所述第一齿结构(311)啮合,所述第二转动件(332)与所述固定座(31)的抵接处设置有第三齿结构(3321),所述第三齿结构(3321)与另一侧的所述第一齿结构(311)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和所述设备主体(100),以使所述设备主体(100)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杆(12)的端部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球头座(41)和万向头(42),所述球头座(41)连接于所述设备主体(100),所述球头座(41)背离所述设备主体(100)的一侧开设有活动腔(411),所述万向头(42)包括相连的球头(421)和支撑臂(422),所述球头(42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活动腔(411)内,所述支撑臂(422)连接于所述连接杆(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座(41)的侧部还设置有与所述活动腔(411)连通的让位缺口(412),所述支撑臂(422)穿设所述让位缺口(412)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让位缺口(412),所述支撑臂(422)还能够沿所述让位缺口(412)的长度方向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美容仪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包括支撑机构、升降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和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座和设备主体;升降机构包括齿条、滑块和齿轮阻尼器,齿条沿高度方向设置于支撑座上,齿轮阻尼器设置于滑块上,滑块沿支撑座的高度方向移动时,齿轮阻尼器与齿条啮合;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摆动机构,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摆动机构与滑块连接,摆动机构能够调节连接杆与高度方向的夹角。该可多方位调节美容仪使用方便,无需手持,可自由调节高度及倾斜角度,解放操作人员的双手,提高美容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魏志坚,刘汀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4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87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