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机的改进发明,尤其涉及一种防击穿新能源电机引出线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1、电机引出线是指在电机内部的三相引出线,通过电缆或导线从电机外部引出,用于连接电机与变频器或其他控制设备,实现电机的驱动控制。在新能源汽车中,扁线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机类型,其采用了新型的线圈结构和材料,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低噪音和低振动等特点,对于电机的性能、可靠性以及整车的性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电机的引出线一般为五根线,包括三根相线和两根霍尔线,其中三根相线用于连接电机控制器,实现电机的调速和控制,两根霍尔线用于连接霍尔传感器,实现电机的位置和速度检测。
2、电机引出线是电机的重要部分,它负责将电源引入电机内部,同时将电机内部的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传输到外部设备。因此,电机引出线的材质、截面积、绝缘层材料、固定方式的选择和设计对于电机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击穿新能源电机引出线。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防击穿新能源电机引出线,包括有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软铜编织线,软铜编织线的左右两端采用高分子扩散焊接技术一体化成型,且软铜编织线的左右两端的背面分别点焊有银纤焊片,所述软铜编织线的左端通过电阻焊接有固定端子,固定端子为tu2铜排,所述软铜编织线外套设有硅橡胶玻璃纤维软管,且软铜编织线的左端位于所述软管内,软铜编织线的右端位于所述软管外。
3、所述tu2铜排包括有接线段、过渡段与焊接段,所述焊接段与软铜编织线的左端匹配焊接,所述接线段上设有接线孔,接线段与焊接段形成落差,并由过渡段相连。
4、所述接线段和过渡段上设有镀镍层。
5、所述软铜编织线的截面积为35平方毫米。
6、所述固定端子的锐利边角经倒角处理。
7、所述软铜编织线的左右两端的冲切塌角无锐边。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防击穿新能源电机引出线,主体采用软铜编织线,通过高分子扩散焊接技术一体化成型端部,并套设硅橡胶玻璃纤维软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机械强度和柔韧性,同时能满足绝缘耐压的要求。
1.防击穿新能源电机引出线,包括有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软铜编织线,软铜编织线的左右两端采用高分子扩散焊接技术一体化成型,且软铜编织线的左右两端的背面分别点焊有银纤焊片,所述软铜编织线的左端通过电阻焊接有固定端子,固定端子为tu2铜排,所述软铜编织线外套设有硅橡胶玻璃纤维软管,且软铜编织线的左端位于所述软管内,软铜编织线的右端位于所述软管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击穿新能源电机引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tu2铜排包括有接线段、过渡段与焊接段,所述焊接段与软铜编织线的左端匹配焊接,所述接线段上设有接线孔,接线段与焊接段形成落差,并由过渡段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击穿新能源电机引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段和过渡段上设有镀镍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击穿新能源电机引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铜编织线的截面积为35平方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击穿新能源电机引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子的锐利边角经倒角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击穿新能源电机引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铜编织线的左右两端的冲切塌角无锐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