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节水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1-15  32


本技术涉及柑橘灌溉,具体为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1、柑橘,是橘、柑、橙、金柑,柚、枳等的总称,柑橘属芸香科下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柑橘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对柑橘进行灌溉,一般是通过水泵和输水管,对水流进行引导,这样将水直接灌溉至柑橘的位置,但是现有技术中,输水管在灌溉的过程中,水管常常被扎破,导致水流四溅,如果输水管道的破损处距离柑橘较远,这样就会导致水流的流失,较为浪费,并且在灌溉过程中,输水管道较长,出现一截破损就更换,使用成本也较高,并且更换的工作量也相对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通过设置的柑橘灌溉结构和节水灌溉结构的相互配合,达到在使用时,对灌溉输水管破损处进行引流,利用四溅的水流进行二次灌溉,节约水资源,并且适用于任何破损处,适用性较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包括:

4、柑橘灌溉组件,所述柑橘灌溉组件包括设置的水泵主体、设置在所述水泵主体顶面的电机、连接在所述水泵主体一端的进水管、连接在所述水泵主体另一端的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连通的排水管;

5、节水灌溉组件,所述节水灌溉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一侧的集水袋、连接在所述集水袋两端的束缚带、开设在所述集水袋内侧的弧形进水口、连通在所述集水袋外侧表面的螺纹出水管、设置在所述螺纹出水管侧面的螺纹进水管和连通在所述螺纹进水管侧端的导水管。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纹出水管与所述螺纹进水管螺纹连接;

7、其中,所述导水管通过螺纹进水管与所述集水袋相互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集水袋包裹在所述排水管外侧,并且两端的束缚带相互系连。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输水管、与所述输水管连通的螺旋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旋管螺旋包裹在所述电机的外侧壁,并且所述螺旋管的末端朝向位于进水管位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旋管为不锈钢,并且所述集水袋为橡胶袋。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柑橘灌溉结构和节水灌溉结构的相互配合,达到在使用时,对灌溉输水管破损处进行引流,利用四溅的水流进行二次灌溉,节约水资源,并且适用于任何破损处,适用性较强。

14、二、基于有益效果一,通过设置的输水管和螺旋管的相互配合,达到在正常灌溉时,利用灌溉水流进行电机降温,并且反向冲洗,降低进水口被水草堵塞的可能性。

15、在使用时,当排水管出现破损时,此时使用者将集水袋覆盖在破损处,并且破损处与弧形进水口正相对应,并且使用者通过束缚带将集水袋锁紧,这样破损处泄漏的水流会通过弧形进水口流入至集水袋内,当集水袋内的水流较多时,水流直接通过导水管引流,直接将泄漏的水流引导至柑橘位置进行灌溉,这样的结构设计,集水袋适用于排水管任意破损泄漏处,适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出水管(24)与所述螺纹进水管(25)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袋(21)包裹在所述排水管(15)外侧,并且两端的束缚带(22)相互系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与所述进水管(13)连通的输水管(31)、与所述输水管(31)连通的螺旋管(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32)螺旋包裹在所述电机(12)的外侧壁,并且所述螺旋管(32)的末端朝向位于进水管(13)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32)为不锈钢,并且所述集水袋(21)为橡胶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柑橘节水灌溉装置,包括柑橘灌溉组件,柑橘灌溉组件包括设置的水泵主体、设置在水泵主体顶面的电机、连接在水泵主体一端的进水管、连接在水泵主体另一端的出水管、与出水管连通的排水管;节水灌溉组件,节水灌溉组件包括设置在排水管一侧的集水袋、连接在集水袋两端的束缚带、开设在集水袋内侧的弧形进水口、连通在集水袋外侧表面的螺纹出水管、设置在螺纹出水管侧面的螺纹进水管和连通在螺纹进水管侧端的导水管。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柑橘灌溉结构和节水灌溉结构的相互配合,达到在使用时,对灌溉输水管破损处进行引流,利用四溅的水流进行二次灌溉,节约水资源,并且适用于任何破损处,适用性较强。

技术研发人员:徐严,骆夏辉,蔡建国,谭李梅,简路军,邓勤华,唐志敏,周锐,文婷,刘威,龚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1116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86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