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管道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管道由于埋于地下,海底,经过长时间运行,受到地质破坏、腐蚀、自身缺陷等原因,可能会对管道内壁造成破坏或者腐蚀,尤其管道泄漏不仅影响管道运行安全,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害,因此需要定期对管道进行内检测。
2、管道泄漏检测方法有多种,按照检测方式分为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测法。直接检测法主要包括地面人工在线观察或巡查法、声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光纤检漏法等。间接检测法是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等设备采集管道内部的压力、流量、泄漏点声波数据,通过数据处理、计算机仿真模拟等算法定位泄漏点。
3、管道泄漏检测方法按照工作形式又可分为管道外检测与管道内检测方法。管道内检测技术是通过加载了无损检测设备及数据采集、同步和存储系统的智能清管器(管道内检测器)在管道中运行,获取管道内壁的腐蚀情况、缺陷以及焊缝状况等,完成对管体的扫描,达到精确了解缺陷大小、位置的检测目的。管道内检测不受地理环境、气候等影响,检测更加随意可靠。
4、常规管道内检测基本以管道清管器为原型,利用聚氨酯皮碗密封管道产生压差作为驱动力。这种设备由于重量较大,且存在过盈,因此运行阻力较大。如果管道压力较低,会发生检测器无法连续前进或根本不动的情况,因此对管道压力有一定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为了克服常规检测器在管道中运行阻力较大,无法在低压力管道中运行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包括沿介质流动方向依次同轴连接的前悬浮舱、驱动翼组件和后悬浮舱;所述前悬浮舱和后悬浮舱均为中空的半球形结构,且两者的平面端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翼组件包括丝杠连杆结构和可折叠的伞状结构。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悬浮舱的具体结构为:前悬浮舱包括内部形成前密封舱的前悬浮舱壳,前悬浮舱壳的平面端边缘均布多组前支架板组,其平面端中间形成前凹槽,前凹槽的槽底中间形成前滑杆孔,所述前支架板组由两块前支架板组成,两块前支架板的靠近球心的一端的间距小于两块前支架板远离球心的一端的间距,且前支架板上形成轴孔。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悬浮舱的具体结构为:后悬浮舱包括内部形成后密封舱的后悬浮舱壳,后悬浮舱壳的平面端边缘均布多组后支架板组,其平面端中间形成后凹槽,后凹槽的槽底均布多个挂钩,且槽底中间形成后滑杆孔;所述后支架板组由两块后支架板组成,两块后支架板的靠近球心的一端的间距小于两块后支架板远离球心的一端的间距。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丝杠连杆结构包括滑杆、套设于滑杆外部的滑套组件以及连杆;所述滑套组件包括滑套以及沿滑套外圆周均布的连接翼,滑套与滑杆滑动连接;滑杆的两端分别与前滑杆孔和后滑杆孔固定连接;连杆一端与连接翼轴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翼片上的连杆连接件轴连接。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丝杠连杆结构还包括拉簧,拉簧一端与连接翼固定,另一端与后悬浮舱的挂钩固定。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伞状结构由多个翼片和多个橡胶膜相互连接组成,且翼片和橡胶膜交错设置;翼片上设置支架板连接件,支架板连接件与前悬浮舱的前支架板组轴连接。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伞状结构在自由状态时为张开状态。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翼片的长度为管道直径的0.3倍;所述前悬浮舱和后悬浮舱的球径为管道直径的0.9倍,所述前悬浮舱、驱动翼组件和后悬浮舱组装后的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为胶囊状,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的整体长度为管道直径的1.2倍。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还包括泄漏检测器,所述泄漏检测器固定于前悬浮舱的前密封舱内,且远离前滑杆孔设置。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泄漏检测器包括泄漏传感器、储存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前密封舱内设置的环氧树脂圆盘,泄漏检测器封装于环氧树脂圆盘内部。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中空的半球形前后悬浮舱实现检测装置可以悬浮在油或水等液体介质中,大幅度减少装置在管道中的运行阻力;可折叠的驱动翼组件可适应管道形状,增大介质对检测器的推力,使之可以适用于低压力液体管道的泄漏检测,同时,在管道变形时改变伞状结构的状态,通过管道变形处,增加检测球的适用性;本发明检测装置不对地下管道产生破坏,不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减少了对管道的干扰,为后期的工程维修等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1.一种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介质流动方向依次同轴连接的前悬浮舱(1)、驱动翼组件(2)和后悬浮舱(3);所述前悬浮舱(1)和后悬浮舱(3)均为中空的半球形结构,且两者的平面端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翼组件(2)包括丝杠连杆结构和可折叠的伞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浮舱(1)的具体结构为:前悬浮舱(1)包括内部形成前密封舱(12)的前悬浮舱壳(11),前悬浮舱壳(11)的平面端边缘均布多组前支架板组,其平面端中间形成前凹槽(15),前凹槽(15)的槽底中间形成前滑杆孔(13),所述前支架板组由两块前支架板(14)组成,两块前支架板(14)的靠近球心的一端的间距小于两块前支架板(14)远离球心的一端的间距,且前支架板(14)上形成轴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浮舱(3)的具体结构为:后悬浮舱(3)包括内部形成后密封舱(32)的后悬浮舱壳(31),后悬浮舱壳(31)的平面端边缘均布多组后支架板组,其平面端中间形成后凹槽(35),后凹槽(35)的槽底均布多个挂钩(34),且槽底中间形成后滑杆孔(33);所述后支架板组由两块后支架板(36)组成,两块后支架板(36)的靠近球心的一端的间距小于两块后支架板(36)远离球心的一端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连杆结构包括滑杆(21)、套设于滑杆(21)外部的滑套组件(22)以及连杆(23);所述滑套组件(22)包括滑套以及沿滑套外圆周均布的连接翼,滑套与滑杆(21)滑动连接;滑杆(21)的两端分别与前滑杆孔(13)和后滑杆孔(33)固定连接;连杆(23)一端与连接翼轴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翼片(24)上的连杆连接件(27)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连杆结构还包括拉簧(26),拉簧(26)一端与连接翼固定,另一端与后悬浮舱(3)的挂钩(34)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结构由多个翼片(24)和多个橡胶膜(25)相互连接组成,且翼片(24)和橡胶膜(25)交错设置;翼片(24)上设置支架板连接件(28),支架板连接件(28)与前悬浮舱(1)的前支架板组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结构在自由状态时为张开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24)的长度为管道(5)直径的0.3倍;所述前悬浮舱(1)和后悬浮舱(3)的球径为管道(5)直径的0.9倍,所述前悬浮舱(1)、驱动翼组件(2)和后悬浮舱(3)组装后的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为胶囊状,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的整体长度为管道(5)直径的1.2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还包括泄漏检测器(4),所述泄漏检测器(4)固定于前悬浮舱(1)的前密封舱(2)内,且远离前滑杆孔(13)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压力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检测器(4)包括泄漏传感器、储存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前密封舱(2)内设置的环氧树脂圆盘,泄漏检测器(4)封装于环氧树脂圆盘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