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辊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1-13  31


本技术属于辊筒制造,涉及一种摩擦辊筒。


背景技术:

1、目前,常规输送辊筒采用传动头与筒体刚性连接,在动力足够的情况下,筒体与传动头一起转动,当输送物遇到阻挡停止不前时,筒体仍旧转动,这就容易造成以下情况出现:

2、1)输送物堆积导致电机驱动过热的情况出现;

3、2)筒体与输送物之间为滑动摩擦,极易产生热量,导致筒体表面发烫,严重时损害输送物的情况出现。

4、另一方面,常规的输送辊筒按箱位需求数量设置相应动力段,并根据输送物的最大尺寸设置相应的动力段长度,如在输送物长度为600㎜情况下,实现设备具有3个存储位的功能情况下,常规输送辊筒需要配备3个驱动电机,并至少需要长度方向占用2100㎜的空间。

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一种新型的摩擦辊筒。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至少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送物遇到阻挡停止不前时,筒体仍旧转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擦辊筒,所述摩擦辊筒包括:固定轴以及沿所述固定轴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传动头、摩擦片、筒体和预紧力调节机构;

2、所述传动头包括:链轮部和连接部,所述链轮部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链轮部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筒体的一端滑动连接;

3、所述预紧力调节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相抵接,所述预紧力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筒体与传动头之间的轴向压力;

4、所述摩擦片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筒体之间,用于将所述轴向压力变成所述筒体与传动头之间的摩擦力。

5、可选地,在上述的摩擦辊筒中,所述筒体的两端的内壁上均沿所述筒体的径向设置有第一定位台阶;

6、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定位台阶用于所述摩擦片的安装定位;

7、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摩擦片的一端相抵接;

8、所述摩擦片和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部均位于所述筒体内。

9、可选地,在上述的摩擦辊筒中,所述链轮部为双轮链轮结构。

10、可选地,在上述的摩擦辊筒中,所述预紧力调节机构包括:依次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的加强弹簧、弹簧底座和螺母;

11、所述加强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相抵接,所述加强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底座固连;

12、所述螺母用于调节所述加强弹簧的形变量。

13、可选地,在上述的摩擦辊筒中,所述筒体的两端的所述第一定位台阶上均沿所述筒体的径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台阶;

14、所述第二定位台阶上设置有第一轴承;

15、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定位台阶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台阶相接触。

16、可选地,在上述的摩擦辊筒中,所述连接部内的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第二轴承;

17、所述链轮部内的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第三轴承;

18、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径。

19、可选地,在上述的摩擦辊筒中,所述第三轴承与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所述链轮的位置相对;

20、所述第三轴承外侧的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轴套。

21、可选地,在上述的摩擦辊筒中,所述摩擦辊筒还包括:位于所述筒体的两端的所述第一定位台阶上的挡片;

22、所述挡片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

23、所述摩擦片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筒体的一端的所述挡片相抵接。

24、可选地,在上述的摩擦辊筒中,所述预紧力调节机构的一端穿过所述筒体的另一端的所述挡片的中心孔后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相抵接,所述预紧力调节机构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挡片的一侧。

25、可选地,在上述的摩擦辊筒中,所述连接部内的所述固定轴上还设置有密封圈;

26、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摩擦片之间。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28、通过设置预紧力调节机构和摩擦片,在输送物遇到阻挡停止不前时,使筒体停止转动,但不影响传动头转动,避免了筒体表面发烫损坏输送物情况的发生,同时还避免了因输送物堆积导致电机驱动过热的情况出现;

29、本申请的所有部件均集成在固定轴上,节省了长度方向占用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擦辊筒,所述摩擦辊筒包括:固定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固定轴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传动头、摩擦片、筒体和预紧力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两端的内壁上均沿所述筒体的径向设置有第一定位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部为双轮链轮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力调节机构包括:依次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的加强弹簧、弹簧底座和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两端的所述第一定位台阶上均沿所述筒体的径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内的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第二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擦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承与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所述链轮的位置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辊筒还包括:位于所述筒体的两端的所述第一定位台阶上的挡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擦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力调节机构的一端穿过所述筒体的另一端的所述挡片的中心孔后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相抵接,所述预紧力调节机构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挡片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擦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内的所述固定轴上还设置有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擦辊筒,属于辊筒制造技术领域,摩擦辊筒包括:固定轴以及沿固定轴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传动头、摩擦片、筒体和预紧力调节机构;传动头包括:链轮部和连接部,链轮部与电机传动连接,链轮部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连接部与筒体的一端滑动连接;预紧力调节机构的一端与筒体的另一端相抵接,预紧力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筒体与传动头之间的轴向压力;摩擦片位于连接部与筒体之间,用于将轴向压力变成筒体与传动头之间的摩擦力。在输送物遇到阻挡停止不前时,本申请可使筒体停止转动,但不影响传动头转动,避免了筒体表面发烫损坏输送物情况的发生,同时还避免了因输送物堆积导致电机驱动过热的情况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浪,印佳,张伟,杜建,田东旭,宋俊峰,邓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2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85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