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设备以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1-10  29


本发明涉及高硫油页岩处理,特别是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设备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1、油页岩是一种含有机质于矿物骨架内的沉积岩,其有机质主要为干酪根,其分子结构与煤的有机大分子结构相似,此外还有极少量的可溶沥青。低温热解是加工油页岩的主要方式,通过热解可使干酪根分解转化为页岩油,页岩油可用作燃料或用于提取化学品。赋存在油页岩中的硫元素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以无机硫为主,其中硫化铁矿物是主要成分。油页岩中的有机组分与含硫矿物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构成了油页岩组成结构的连续相或基质,随着热解温度提高,有机分子结构中的侧链和弱键断裂,形成油气析出得到页岩油,大分子中芳碳含量升高且芳环缩合程度增大,导致被包裹在结构内部的含硫矿物无法参与反应,大部分富集在页岩半焦中。对于高硫油页岩而言,页岩半焦的含硫量远高于3%,尽管含有一定的固定碳,热值也高于8.4mj/kg,但由于含硫量高,无法直接进入锅炉燃烧,深加工也面临巨大的脱硫成本,严重制约了半焦的加工利用,目前的油页岩热解专利技术主要在于提高页岩油的收率或者品质,较少关注页岩半焦的利用。页岩半焦的产率占油页岩热解总产率的65%甚至80%以上,有必要进行资源化利用。尽管有将页岩半焦用于活性炭制备、滤料、烧制水泥等的技术尝试,但并不具有普适性。油页岩经过热解后,大部分的固定碳、灰分(包括含硫矿物和其他无机质)均残留在半焦中,还具有一定的热值,去燃煤锅炉进行掺烧利用是最常规的方式。锅炉对入料的含硫量有限制,因此油页岩在热解过程中,应考虑将硫尽量以气态形式析出,减少半焦中硫的残留;油页岩热解过程以有机质裂解为主,对于高含硫的油页岩而言,大部分含硫物质仍然残留在热解后的页岩半焦中,导致脱硫成本巨大,严重制约页岩半焦后续的加工利用。油页岩中的硫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其中无机硫占绝大部分,且以黄铁矿(fes2)为主。黄铁矿的反应均发生在气固界面,由于无机硫被有机质包裹和覆盖,传统热解方式难以打破芳香族碳形成的网状分子结构,导致无机硫化物无法转化和迁移。在氧化氛围下,一部分碳与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被消耗,内部的含硫无机物参与热解反应并形成气态产物,从而达到脱硫的目标。目前针对油页岩热解的专利技术集中在提高页岩油收率、提升页岩油质量、反应器的设计等方面,脱硫的相关专利很少,油页岩热解气化脱硫的方法未见报道。

2、针对高硫油页岩中硫的赋存特点,采用独特的降硫方法,既能通过热解得到页岩油,又能尽可能降低半焦中残留的硫含量,为后续利用创造良好条件,是高硫油页岩开发利用的必要手段,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可能已经存在了解决的技术手段,但是本案想要提供一种替代或替换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设备,包括:油页岩反应炉、气体加热炉、回收脱硫反应炉、页岩半焦运输器以及反应支架,所述油页岩反应炉、所述气体加热炉以及所述回收脱硫反应炉通过管道与阀门相互连接,所述油页岩反应炉以及气体加热炉上分别安装有粉碎上料结构,所述油页岩反应炉上安装有分隔引流结构,所述回收脱硫反应炉上安装有脱硫结构,所述气体加热炉上安装有辅助加热结构,所述油页岩反应炉的内侧设置有冷却器;

2、所述分隔引流结构包含有:三个分隔块、若干个j型气体引流管、三个旋转圆环块、若干个引流圆环管、若干个伸缩套装圆环块、若干个伸缩套装连接块、若干个圆环充气气囊、三对圆环分流管、若干个密封引流管、若干个密封轴承块、三个旋转步进电机、三个旋转齿轮、三个套装旋转齿条以及卸料组件;

3、三个所述分隔块均匀的安装于所述油页岩反应炉的内侧,三个所述分隔块上分别开设有驱动旋转圆环槽以及若干个引流槽,若干个所述引流槽位于三个所述驱动旋转圆环槽的上下两端上,若干个所述j型气体引流管分别插装于若干个所述引流槽上,三个所述旋转圆环块通过密封轴承块安装于所述驱动旋转圆环槽的内侧,若干个所述引流圆环管均匀的安装于三个所述旋转圆环块上,三个所述分隔块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l型圆环槽,若干个所述伸缩套装圆环块分别活动插装于若干个所述l型圆环槽的内侧,若干个所述伸缩套装连接块分别连接于若干个所述伸缩套装圆环块上,若干个所述圆环充气气囊分别套装于若干个所述l型圆环槽的内侧,三对所述圆环分流管分别连接于三个所述分隔块上,若干个所述密封引流管分别连接于三对所述圆环分流管上,且若干个所述密封引流管分别连接于若干个所述圆环充气气囊上,三个所述旋转步进电机分别插装于三个所述分隔块上,三个所述旋转齿轮分别安装于三个所述旋转步进电机的驱动端上,三个所述套装旋转齿条分别安装于所述三个所述旋转圆环块上,且三个所述套装旋转齿条分别与三个所述旋转齿轮上,所述卸料组件安装于三个所述分隔块上;

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通过三个分隔块将油页岩内侧分隔成干燥、热解、气化和冷却空间,通过三个分隔块内侧的旋转步进电机运行,分别带动三个旋转步进电机驱动端上旋转齿轮旋转,通过旋转齿轮带动套装旋转齿条旋转,通过套装旋转齿条带动其上的旋转圆环块,通过三个旋转圆环块通过若干个密封轴承块进行水平旋转,通过三个旋转圆环块分别带动其上的若干个引流圆环管进行水平旋转位移调节,将若干个引流圆环管分别旋转到若干个j型气体引流管的下方或若干个j型气体引流管之间,通过对若干个圆环充气气囊进行充气,通过若干个圆环充气气囊的膨胀,分别带动若干个圆环充气气囊上的伸缩套装连接块,通过若干个伸缩套装连接块分别带动其上的伸缩套装圆环块,将若干个伸缩套装圆环块与若干个伸缩套装连接块分别沿着若干个引流槽的内侧伸缩,将若干个伸缩套装圆环块套装于若干个引流圆环管的外侧,从而将j型气体引流管与引流圆环管进行相互连接,从而达到将分隔块底端的空气通过若干个引流圆环管、若干个伸缩套装圆环块以及若干个j型气体引流管引流到分隔块的顶端上,通过,同时将原料沿着油页岩反应炉的内侧升降,通过卸料组件将干燥、热解与气化后的油页岩进行逐一向下引流,含硫量高于8%的高硫油页岩原料通过粉碎上料结构将油页岩粉碎研磨稳定定量上料,先后经过干燥、热解、气化和冷却,成为页岩半焦产品,半焦的含硫量降低至3%以下。各阶段的热源都来自于气化阶段从气体加热炉引入的高温co2(通过辅助加热结构对c与氧气充分燃烧加热),后者进入气化段后与页岩半焦中的碳元素发生反应生成co和co2混合气,温度约800℃,混合气在虹吸原理与高温气体密度低的作用下向上流动,与油页岩进行换热,油页岩温度上升到600℃左右并完成热解反应析出大量油气,气化气与热解油气混合后温度为300℃左右,并继续向上流动,与原料油页岩换热,使油页岩温度上升至150℃并完成干燥,混合气温度降低至100℃左右,从反应设备中析出,经过除尘和冷凝后得到页岩油,尾气中有大量的含硫组分,经过煤气通过脱硫结构脱硫得到含硫副产品,脱硫后的气体作为煤气产品,热值在8~12mj/m3,其中未反应的co2约占总量的50~60%,可燃组分在40%以上,以co2为气化介质,对油页岩半焦的芳香烃碳结构进行气化,打破其大分子结构,使内部的含硫无机物发生高温裂解和迁移,以气体形式析出,避免硫元素残留在固体半焦产品中,实现热解气化脱硫的目标,通过引入高温co2,不仅进行气化反应,还可以作为油页岩气化、热解、干燥等工序的热源,实现热量梯级利用,与氧气、水蒸气等介质相比,co2的气化反应慢,气化进程和深度更加可控,半焦中的固定碳消耗量小,在完成脱硫的同时能保证半焦的热值降低在可控范围,co2可以来源于碳捕捉技术,整套方案没有碳排放,且消耗一部分co2,因此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负碳油页岩处理技术,以气化方法进行脱硫后,大部分硫转移到气体中,对煤气进行脱硫可以得到含硫副产品,如硫磺等,比燃烧后处理烟气中的so2更加经济,比实现了资源回收利用,本专利针对高硫油页岩干燥、热解、气化和脱硫同时进行的,工艺流程更简单可靠,本专利提出的co2热解气化方法,不仅可以省去活性炭吸附、解析等工序,还能减少废水的产生和蒸汽制备工序,co2的气化速率可控,降低了页岩油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未反应的co2不产生污染物,技术优势更加明显;与碳捕捉技术结合,可以将co2由终端产品转变为中间产品,产生的气化气含有大量ch4、co和h2,下游加工用途广泛。该方法既拓宽了co2利用渠道,还降低了页岩油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是以一种清洁高效的负碳油页岩利用技术。

5、优选的,所述粉碎上料结构包含有:一对z型引流管、一对钩型排放管、一对粉碎研磨塔、一对粉碎器、一对研磨器、两对上料引流轴杆、两对上料引流叶片、两对上料驱动机以及一对喇叭型聚集块;

6、一对所述粉碎研磨塔分别所述油页岩反应炉以及所述气体加热炉上,一对所述粉碎器以及一对所述研磨器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粉碎研磨塔的内侧,一对所述z型引流管分别插装于一对所述粉碎研磨塔、所述油页岩反应炉以及所述气体加热炉上,一对所述喇叭型聚集块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粉碎研磨塔的内侧,且一对所述喇叭型聚集块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z型引流管上,一对所述钩型排放管分别插装于一对所述z型引流管上,两对所述上料引流轴杆分别插装于一对所述z型引流管以及一对所述钩型排放管上,两对所述上料引流叶片分别安装于两对所述上料引流轴杆上,两对所述上料驱动机驱动端分别连接于两对所述上料引流轴杆上;

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通过将炭或油页岩分别倒入到一对粉碎研磨炭的内侧,通过一对粉碎器与一对研磨器的配合,将油页岩与炭粉碎研磨成粉,通过一对喇叭型聚集块进行引流到z型引流管的内侧,通过一对z型引流管上的一对上料驱动机运行,通过一对上料驱动机分别带动其上的上料引流轴杆旋转,通过一对上料引流轴杆分别带动其上的上料引流叶片,通过一对旋转的上料引流叶片分别将一对z型引流管内侧的炭粉与油页岩粉进行定量向上引流,通过z型引流管将原料粉末引流到钩型排放管,同理通过钩型排放管上的上料引流轴杆、上料引流叶片以及上料驱动机的配合,从而将z型引流管内侧的原料粉末引流到油页岩反应炉以及气体加热炉的内侧,通过钩型排放管的形状,将引流到钩型排放管内侧的气体排放出去。

8、优选的,所述脱硫结构包含有:若干个分流板、若干个j型排气管、若干个搅拌脱硫驱动机、若干个搅拌脱硫圆盘、若干个搅拌脱硫圆环块、若干个搅拌旋转叶片、若干个搅拌脱硫磁铁、脱硫原料箱、喷淋圆环管、若干个雾化喷头、喷淋脱硫泵以及若干个ph传感器;

9、若干个所述分流板均匀的安装于所述回收脱硫反应炉的内侧,若干个所述j型排气管分别均匀的插装于若干个所述分流板上,若干个所述搅拌脱硫驱动机分别插装于若干个所述分流板上,若干个所述搅拌脱硫圆盘分别通过密封轴承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分流板上,且若干个所述搅拌脱硫圆盘分别连接于若干个所述搅拌脱硫驱动机的驱动端上,若干个所述搅拌脱硫圆环块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j型排气管上,若干个所述搅拌旋转叶片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搅拌脱硫圆盘以及若干个所述搅拌脱硫圆弧块上,若干个所述搅拌脱硫磁铁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搅拌脱硫圆盘以及若干个所述搅拌脱硫圆环块上,所述脱硫原料箱安装于所述回收脱硫反应炉上,所述喷淋圆环管安装于所述回收脱硫反应炉的内侧,若干个所述雾化喷头均匀的安装于所述喷淋圆环管上,所述喷淋推拉泵连接于所述脱硫原料箱以及所述喷淋圆环管上,若干个所述ph传感器分别均匀的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分流板上;

1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通过若干个分流板将回收脱硫反应炉分隔成若干段,通过若干个j型排气管将气体通过虹吸原理逐一向上引流排放,通过搅拌脱硫驱动机运行,带动搅拌脱硫驱动机驱动端2上的搅拌脱硫圆盘旋转,通过搅拌脱硫圆盘带动其上的若干个搅拌脱硫磁铁,通过若干个搅拌脱硫磁铁之间相互磁性驱动旋转,通过若干个搅拌脱硫磁铁分别带动其上的若干个搅拌脱硫圆环块旋转,通过若干个搅拌脱硫圆环块以及若干个搅拌脱硫圆盘上的若干个搅拌旋转叶片的配合,从而达到将若干个j型排气管排放出来的气体进行混合旋转搅拌成若干个小型气泡,从而加大接触面积,同时通过虹吸原理将若干个分流板上方的液体进行逐一向下引流,通过若干个j型排气管的长度的配合,从而达到逐一向下引流,通过喷淋脱硫泵运行,将脱硫原料箱内侧的液体引流到喷淋圆环管的内侧,通过喷淋圆环管上的若干个雾化喷头的配合,从而达到将液体喷淋到回收脱硫反应炉内侧最高处分流板上方。

11、优选的,所述辅助加热结构:金属蛛网轴管、盘绕电热管、若干个金属加热杆、充气泵以及排炭器;

12、所述金属蛛网轴管安装于所述气体加热炉的内侧,所述盘绕电热管安装于所述气体加热炉上,若干个所述金属加热杆均匀的安装于所述金属蛛网轴管的内侧,所述充气泵安装于所述气体加热炉上,所述排炭器安装于所述气体加热炉的内侧;

1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通过盘绕电热管对金属蛛网轴管内侧的若干个金属加热杆进行加热,从而达到将co2气体进行辅助加热,通过充气泵进行补气,通过排炭器进行自动化排放碳粉。

14、优选的,所述卸料组件包含有:三个中转管、若干个圆弧密封块、若干个凸型密封伸缩块、三对密封圆环电磁铁、若干个密封圆弧磁铁、若干个旋转卸料刷、若干个旋转卸料圆盘、若干个旋转卸料磁铁、三个凹型圆弧块、三个凸型圆环块、若干个引流金属杆、凹型轴承块、旋转卸料驱动机、旋转卸料轴、三个旋转卸料套装齿条、三个旋转卸料驱动齿轮以及三对凹型套装胶垫;

15、三个所述中转管分别插装于三个所述分隔板上,三个所述中转管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凸型卸料密封槽,若干个所述凸型密封伸缩块分别活动插装于若干个所述凸型卸料密封槽的内侧,若干个所述圆弧密封块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凸型密封伸缩块上,三对所述密封圆环电磁铁分别安装于三个所述中转管上,若干个所述密封圆弧磁铁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凸型密封伸缩块上,若干个所述旋转卸料圆盘分别通过轴承套装于j型气体引流管,若干个所述引流金属杆均匀的插装于所述油页岩反应炉上,三个所述凹型圆弧块均匀的安装于所述油页岩反应炉的外侧,三个所述凸型圆环块分别活动插装于三个所述凹型圆弧块的内侧,若干个所旋转卸料磁铁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旋转卸料圆盘上,三个所述旋转卸料套装齿条分别安装于三个所述凸型圆环块上,所述凹型轴承块安装于所述油页岩反应炉的外侧,所述旋转卸料轴插装于所述凹型轴承块上,所述旋转卸料驱动机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旋转卸料轴上,三个所述旋转卸料套装齿条分别套装于三个所述凸型圆环块上,三个所述旋转卸料驱动齿轮均匀的安装于所述旋转卸料轴上,且三个所述旋转卸料驱动齿轮分别与三个所述旋转卸料套装齿条之间齿轮啮合,三个所述凹型套装胶垫分别套装于若干个所述圆弧密封块上,若干个所述旋转卸料刷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旋转卸料圆盘上;

1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通过三个中转管上的四对密封圆环电磁铁上的电流方向进行调节,从而产生不同的磁性,通过磁性的改变,从而达到吸附或排斥密封圆弧磁铁,通过若干个密封圆弧磁铁分别带动其上的凸型密封伸缩块,从而将若干个凸型密封伸缩块沿着三个中转管内侧的凸型卸料密封槽的内侧进行稳定水平伸缩,通过若干个凸型密封伸缩块将中转管进行上下两端挤压密封,通过凹型轴承块上的旋转卸料驱动机运行,带动旋转卸料驱动机驱动端上的旋转卸料轴旋转,通过旋转卸料轴带动其上的三个旋转卸料驱动齿轮,通过三个旋转卸料驱动齿轮分别带动与之齿轮啮合的旋转卸料套装齿条旋转,通过旋转卸料套装齿条分别带动其上的凸型圆环块,使得三个凸型圆环块沿着凹型圆弧块的内侧进行水平旋转移动,通过凸型圆环块带动其上的若干个旋转卸料磁铁,通过若干个旋转卸料磁铁分别将磁性传递给若干个引流金属杆,通过若干个引流金属杆分别带动若干个旋转卸料圆盘上的若干个旋转卸料磁铁旋转,通过若干个旋转卸料圆盘分别带动其上的旋转卸料刷,通过若干个旋转卸料刷将分隔板上的原料进行逐一向下旋转刮取。

17、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引流圆环管上分别设置有一对单向阀门。

18、优选的,若干个所述伸缩套装圆环块上分别设置有蛛网支架,若干个所述蛛网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凸型挤压杆。

19、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干燥,步骤s2、热解,步骤s3、气化,步骤s4、冷却,步骤s5、脱硫;

20、步骤s1:通过分隔引流加工将co2高温气体逐一引流到油页岩反应炉内侧的气化、热以及干燥空间,原料油页岩与高温co2气体换热,使油页岩温度上升至150℃并完成干燥,混合气温度降低至100℃左右,从反应设备中析出,经过除尘和冷凝后得到页岩油,尾气中有大量的含硫组分;

21、步骤s2:混合气在风机作用下向上流动,与油页岩进行换热,油页岩温度上升到600℃左右并完成热解反应析出大量油气,气化气与热解油气混合后温度为300℃左右,并继续向上流动,流动到干燥空间的内侧,以co2为气化介质,对油页岩半焦的芳香烃碳结构进行气化,打破其大分子结构,使内部的含硫无机物发生高温裂解和迁移,以气体形式析出,避免硫元素残留在固体半焦产品中,实现热解气化脱硫的目标;

22、步骤s3:从气体加热炉中辅助加热结构运行,将高温co2进入气化段后与页岩半焦中的碳元素发生反应生成co和co2混合气,温度约800℃;

23、步骤s4:将气化后的油页岩进行冷却,将冷却用气体引流到辅助加热结构中;

24、步骤s5:尾气中有大量的含硫组分,通过脱硫结构,经过煤气脱硫得到含硫副产品,脱硫后的气体作为煤气产品,热值在8~12mj/m3,其中未反应的co2约占总量的50~60%,可燃组分在40%以上。

25、所述步骤s1-s4,通过分隔引流结构将油页岩反应炉分隔成若干段,通过将高温气体通过虹吸原理进行排放,同时通过卸料组件将反应后的引流进行旋转向下引流倾倒。

26、所述步骤s5,通过脱硫结构将液体与脱硫液体进行混合搅拌中转收集。

27、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设备以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针对高硫油页岩干燥、热解、气化和脱硫同时进行的,工艺流程更简单可靠,本专利提出的co2热解气化方法,不仅可以省去活性炭吸附、解析等工序,还能减少废水的产生和蒸汽制备工序,co2的气化速率可控,降低了页岩油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未反应的co2不产生污染物,技术优势更加明显;与碳捕捉技术结合,可以将co2由终端产品转变为中间产品,产生的气化气含有大量ch4、co和h2,下游加工用途广泛。该方法既拓宽了co2利用渠道,还降低了页岩油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是以一种清洁高效的负碳油页岩利用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设备,包括:油页岩反应炉、气体加热炉、回收脱硫反应炉、页岩半焦运输器以及反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页岩反应炉、所述气体加热炉以及所述回收脱硫反应炉通过管道与阀门相互连接,所述油页岩反应炉以及气体加热炉上分别安装有粉碎上料结构,所述油页岩反应炉上安装有分隔引流结构,所述回收脱硫反应炉上安装有脱硫结构,所述气体加热炉上安装有辅助加热结构,所述油页岩反应炉的内侧设置有冷却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上料结构包含有:一对z型引流管、一对钩型排放管、一对粉碎研磨塔、一对粉碎器、一对研磨器、两对上料引流轴杆、两对上料引流叶片、两对上料驱动机以及一对喇叭型聚集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结构包含有:若干个分流板、若干个j型排气管、若干个搅拌脱硫驱动机、若干个搅拌脱硫圆盘、若干个搅拌脱硫圆环块、若干个搅拌旋转叶片、若干个搅拌脱硫磁铁、脱硫原料箱、喷淋圆环管、若干个雾化喷头、喷淋脱硫泵以及若干个ph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结构:金属蛛网轴管、盘绕电热管、若干个金属加热杆、充气泵以及排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组件包含有:三个中转管、若干个圆弧密封块、若干个凸型密封伸缩块、三对密封圆环电磁铁、若干个密封圆弧磁铁、若干个旋转卸料刷、若干个旋转卸料圆盘、若干个旋转卸料磁铁、三个凹型圆弧块、三个凸型圆环块、若干个引流金属杆、凹型轴承块、旋转卸料驱动机、旋转卸料轴、三个旋转卸料套装齿条、三个旋转卸料驱动齿轮以及三对凹型套装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引流圆环管上分别设置有一对单向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伸缩套装圆环块上分别设置有蛛网支架,若干个所述蛛网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凸型挤压杆。

8.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干燥,步骤s2、热解,步骤s3、气化,步骤s4、冷却,步骤s5、脱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s4,通过分隔引流结构将油页岩反应炉分隔成若干段,通过将高温气体通过虹吸原理进行排放,同时通过卸料组件将反应后的引流进行旋转向下引流倾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通过脱硫结构将液体与脱硫液体进行混合搅拌中转收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硫油页岩二氧化碳热解气化脱硫设备以及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高硫油页岩干燥、热解、气化和脱硫同时进行的,工艺流程更简单可靠,本专利提出的CO2热解气化方法,不仅可以省去活性炭吸附、解析等工序,还能减少废水的产生和蒸汽制备工序,CO2的气化速率可控,降低了页岩油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未反应的CO2不产生污染物,技术优势更加明显;与碳捕捉技术结合,可以将CO2由终端产品转变为中间产品,产生的气化气含有大量CH4、CO和H2,下游加工用途广泛。该方法既拓宽了CO2利用渠道,还降低了页岩油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是以一种清洁高效的负碳油页岩利用技术。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鹏,马刚,苗文华,吴鹏,王士兵,王建莹,宋凤霞,孔凡新,宋金建,霍艳飞,周忠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84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