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接收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1-10  32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传输/接收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数据流量快速增长,用户对通信服务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ax标准已经难以在大吞吐量、低抖动和低延迟等方面满足用户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下一代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技术,即ieee 802.11be标准。

2、与ieee 802.11ax不同,ieee 802.11be将采用超大带宽,例如240mhz和320mhz,以实现超高传输速率和支持超密用户的场景。那么,针对更大的信道带宽,如何设计长训练域(long training field,ltf)序列,是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能够针对更大的信道带宽,设计长训练域序列。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包括:生成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protocol data unit,ppdu),所述ppdu包括长训练域(long trainingfield,ltf),所述ltf的频域序列的长度大于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在带宽为160mhz的信道上传输的ppdu的ltf的频域序列的长度;在目标信道上发送所述ppdu,其中,所述目标信道的带宽大于160mhz。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tf的频域序列考虑了非导频位置相位翻转、240m/320m的多种打孔方式,及多ru合并,最终提供的ltf的频域序列在240m/320m的多种打孔方式下、及在合并的多ru上,具有较低的papr值。

4、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包括:接收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protocol data unit,ppdu),所述ppdu包括长训练域(long trainingfield,ltf),所述ltf的频域序列的长度大于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在带宽为160mhz的信道上传输的ppdu的ltf的频域序列的长度;解析所述ppdu。

5、本申请实施例接收的ltf的频域序列在240m/320m的多种打孔方式下、及在合并的多ru上,具有较低的papr值。



技术特征:

1.一种传输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道的带宽为320m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道的带宽为280mhz,对应所述目标信道带宽的打孔方式为以下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道的带宽为240mhz,对应所述目标信道带宽的打孔方式为以下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道的带宽为200mhz,对应所述目标信道带宽的打孔方式为以下之一:

6.一种传输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道的带宽为320mhz。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道的带宽为280mhz,对应所述目标信道带宽的打孔方式为以下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道的带宽为240mhz,对应所述目标信道带宽的打孔方式为以下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道的带宽为200mhz,对应所述目标信道带宽的打孔方式为以下之一: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12.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接收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包括:生成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Protocol data unit,PPDU),所述PPDU包括长训练域(Long training field,LTF),所述LTF的频域序列的长度大于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在带宽为160MHz的信道上传输的PPDU的LTF的频域序列的长度;在目标信道上发送所述PPDU,其中,所述目标信道的带宽大于160MHz。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TF的频域序列考虑了非导频位置相位翻转、240M/320M的多种打孔方式,及多RU合并,最终提供的LTF的频域序列在240M/320M的多种打孔方式下、及在合并的多RU上,具有较低的PAPR值。

技术研发人员:梁丹丹,淦明,杨洋,类先富,刘辰辰,周正春,林伟,唐小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84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