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电控单体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1-09  31


本技术涉及机械,具体涉及分体式电控单体泵。


背景技术:

1、电控单体泵可根据柴油机工况需求,调整喷油正时和脉宽;全面优化喷油策略,使柴油机各工况的燃烧达到最佳状况,大幅降低燃油消耗率,在降低燃油消耗的同时减少了排气污染物的产生。常规电控单体泵运转时柱塞偶件会有持续有燃油通过柱塞偶件间隙泄漏到导向活塞腔内,进入下部滑油腔,引起滑油稀释,必须间隔一段时间更换滑油,成本高;同时也可能会有少量滑油在运转过程中甩入柱塞偶件间隙内,被柱塞的往复运动引入燃油腔,导致烧滑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电控单体泵,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少量滑油甩入柱塞偶件间隙内导致的烧滑油的现象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分体式电控单体泵,包括相连接的喷油泵上体和喷油泵下体,所述喷油泵下体内安装有导向活塞组件,所述喷油泵上体与喷油泵下体形成的空腔内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下方设有滑油腔,所述导向活塞组件的活塞能够在导向孔中往复移动,所述导向活塞组件的活塞与导向孔之间的间隙与滑油腔相连通,所述导向孔内壁固定有柔性件,所述柔性件沿着导向活塞组件的活塞的径向周向布置,并且所述柔性件的内侧紧贴在导向活塞组件的活塞的外壁上。

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由于滑油腔与活塞和导向孔之间的间隙连通,因此活塞与导向孔之间滑油能够流入滑油腔中,同时由于设置了柔性件,柔性件固定于导向孔的内壁上,并且柔性件的内侧紧贴在活塞上,使得活塞上下移动时,将活塞上移所携带的滑油刮掉,并将这部分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滑油腔中,防止柱塞的往复运动导致滑油甩入燃油腔。

5、进一步,所述滑油腔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滑油回油口。

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将滑油及时通过滑油回油口导入外部,避免滑油腔内的滑油液位过高朝上窜入,导致与燃油的混合。

7、进一步,所述喷油泵上体内安装有柱塞偶件,所述导向孔的外壁与喷油泵下体之间形成泄漏油腔,所述泄漏油腔与柱塞偶件的柱塞腔连通,并位于柱塞腔的下方。

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使得部分燃油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泄漏油腔中。

9、进一步,所述柱塞偶件的柱塞套与喷油泵上体之间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低压进回油腔,所述柱塞偶件的柱塞套设有柱塞套油槽,所述柱塞偶件的柱塞腔通过柱塞套油槽与低压进回油腔连通。

1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将柱塞腔中的部分燃油在柱塞往复运动产生的压力作用下流入低压进回油腔,减少滑油和燃油的混合。

11、进一步,所述柱塞偶件的柱塞的外侧设有第一油槽。

1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柱塞腔中的部分燃油能够流入第一油槽,用于柱塞的润滑。

13、进一步,所述柱塞偶件的柱塞的外侧设有第二油槽,所述第一油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油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油槽之间。

1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柱塞腔中的部分燃油能够流入第二油槽,用于柱塞的润滑。

15、进一步,所述第二油槽构造为螺旋状。

16、进一步,所述泄漏油腔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泄漏油回油接口。

1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避免泄漏油腔内的燃油量过多。

18、进一步,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布置在所述导向活塞组件的活塞泵的上方,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导向活塞组件的活塞上。

19、进一步,所述柔性件为密封圈。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1、导向孔设有密封圈分隔滑油和燃油,柱塞偶件向下泄漏的燃油进入燃油泄漏油回油腔,通过燃油回油口引出。喷油泵下体设有滑油回油口,防止下体内腔滑油液位过高串入燃油泄漏油回油腔,避免了燃油和滑油的混合,从根本上解决了滑油稀释和喷油泵烧滑油的风险;

22、2、柱塞套上有燃油回油槽,将大部分的柱塞腔燃油泄漏引回低压燃油腔,柱塞上有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用来储存泄漏燃油,能够用少量的泄漏燃油自润滑柱塞偶件。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电控单体泵,包括相连接的喷油泵上体和喷油泵下体,所述喷油泵下体内安装有导向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泵上体与喷油泵下体形成的空腔内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下方设有滑油腔,所述导向活塞组件的活塞能够在导向孔中往复移动,所述导向活塞组件的活塞与导向孔之间的间隙与滑油腔相连通,所述导向孔内壁固定有柔性件,所述柔性件沿着导向活塞组件的活塞的径向周向布置,所述柔性件的内侧紧贴在导向活塞组件的活塞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油腔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滑油回油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泵上体内安装有柱塞偶件,所述导向孔的外壁与喷油泵下体之间形成泄漏油腔,所述泄漏油腔与柱塞偶件的柱塞腔连通,并位于柱塞腔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偶件的柱塞套与喷油泵上体之间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低压进回油腔,所述柱塞偶件的柱塞套设有柱塞套油槽,所述柱塞偶件的柱塞腔通过柱塞套油槽与低压进回油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偶件的柱塞的外侧设有第一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偶件的柱塞的外侧设有第二油槽,所述第一油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油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油槽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槽构造为螺旋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油腔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泄漏油回油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布置在所述导向活塞组件的活塞泵的上方,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导向活塞组件的活塞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为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电控单体泵,包括相连接的喷油泵上体和喷油泵下体,所述喷油泵下体内安装有导向活塞组件,所述喷油泵上体与喷油泵下体形成的空腔内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下方设有滑油腔,所述导向活塞组件的活塞能够在导向孔中往复移动,所述导向活塞组件的活塞与导向孔之间的间隙与滑油腔相连通,所述导向孔内壁设有密封圈。导向孔设有密封圈分隔滑油和燃油,柱塞偶件向下泄漏的燃油进入燃油泄漏油回油腔,通过燃油回油口引出。喷油泵下体设有滑油回油口,防止下体内腔滑油液位过高串入燃油泄漏油回油腔,避免了燃油和滑油的混合,从根本上解决了滑油稀释和喷油泵烧滑油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刘悦,王庆利,华祥安,易小龙,丰雷,徐逸峰,傅国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30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84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