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单车胎压监测,尤其涉及自行车胎压监测结构。
背景技术:
1、单车胎压监测的气嘴是一个可以安装在自行车车轮上的装置,用于监测自行车胎压情况。它通常由一个带有传感器的气嘴组成,传感器可以监测胎压并将数据传输给显示器或手机app。
2、单车胎压监测的气嘴的作用是帮助骑行者及时了解自行车胎压情况,以确保安全骑行。通过监测胎压,骑行者可以避免因胎压不足或过高而导致的骑行不适和安全隐患,同时也有助于延长自行车胎的使用寿命。这种装置对于骑行爱好者和专业车手来说都是一个有益的辅助工具,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单车胎压监测的气嘴通常通过内部安装的传感器来进行监测,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气压低于或超过预设值,传感器就会发送信号给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从而触发警报或在手机app上显示轮胎气压异常的提示,其存在着监测气嘴与车胎气嘴的连接端容易受外力影响产生晃动造成监测数据不精准的问题,因此不便于使用者准确地通过监测气嘴对车胎内的气压进行准确监测,从而降低了监测气嘴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自行车胎压监测结构。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自行车胎压监测结构,包括监测气嘴、气门嘴芯、固定螺圈、衔接端,所述气门嘴芯位于监测气嘴的左侧,所述固定螺圈套设于监测气嘴的表面,所述衔接端位于监测气嘴的右侧。
3、为了提高监测气嘴的组合便捷性,优选地,所述气门嘴芯的右侧通过螺纹开口与监测气嘴的内腔固定安装,所述固定螺圈的内腔通过螺纹开口与监测气嘴的表面锁紧连接,所述衔接端的左侧与监测气嘴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监测气嘴、气门嘴芯、固定螺圈和衔接端,以此通过螺纹开口将气门嘴芯、固定螺圈和衔接端与监测气嘴进行扭紧固定,可达到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组合使用的效果,且气门嘴芯可便于使用进行充气和排气,而固定螺圈可达到便于使用者对五金件进行快速固定的效果,衔接端可达到便于使用者快速的将监测气嘴与原车胎自身的气嘴进行快速衔接的作用。
4、为了提高监测气嘴的监测准确性,优选地,所述监测气嘴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套设有胶圈,所述胶圈的内腔与监测气嘴的表面密封连接,所述两个胶圈相对端处使监测气嘴的内腔形成密封空间,通过设置胶圈,两侧胶圈与监测气嘴密封连接,可达到使监测气嘴的内部形成密封气压仓的效果,以此提高监测气嘴的密封性,从而提升监测气嘴的监测效果。
5、为了提高监测气嘴的监测便捷性,优选地,所述监测气嘴的前侧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贯通至密封空间的内部,通过设置排气孔,排气孔可达到快速将密封空间内的气压传输至与监测气嘴配合使用的传感器内,以此提高监测气嘴对车胎内部气压的监测效果。
6、为了提高衔接端的连接密封性,优选地,所述衔接端的表面套设有胶套,所述胶套的内圈与衔接端的表面密封连接,通过设置胶套,胶套可以达到使衔接端与原车胎气嘴进行稳定连接的效果,以此避免连接端处出现漏气的情况。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监测气嘴、气门嘴芯、固定螺圈、衔接端、胶圈、排气孔和胶套,在需要对监测气嘴进行组装时,将气门嘴芯插接至监测气嘴左侧的内腔,并通过气门嘴芯自身的螺纹开口和监测气嘴内腔的螺纹开口进行扭紧固定,然后通过固定螺圈内圈的螺纹开口与监测气嘴表面的螺纹开口处进行锁紧固定,并依次将胶圈套接于监测气嘴表面的凹槽处,然后把衔接端安装于监测气嘴的右侧,在将衔接端与监测气嘴组合完成后,即可通过衔接端与原车胎的气嘴进行插接连接,在插接完成后,原车胎内部的气压会通过衔接端进入至由两个胶圈组成的密封空间处,在气压进入至密封空间的内部时,即可通过排气孔将气压排入至传感器的内部,从而达到对单车车胎的实时监测及精准传感的效果,区别于其它胎压监测,采用此气嘴方案,可无需将胎压传感器拆下充气或放气。
1.自行车胎压监测结构,包括监测气嘴(1)、气门嘴芯(2)、固定螺圈(3)、衔接端(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嘴芯(2)位于监测气嘴(1)的左侧,所述固定螺圈(3)套设于监测气嘴(1)的表面,所述衔接端(4)位于监测气嘴(1)的右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胎压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嘴芯(2)的右侧通过螺纹开口与监测气嘴(1)的内腔固定安装,所述固定螺圈(3)的内腔通过螺纹开口与监测气嘴(1)的表面锁紧连接,所述衔接端(4)的左侧与监测气嘴(1)的右侧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胎压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气嘴(1)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套设有胶圈(5),所述胶圈(5)的内腔与监测气嘴(1)的表面密封连接,所述两个胶圈(5)相对端处使监测气嘴(1)的内腔形成密封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胎压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气嘴(1)的前侧开设有排气孔(6),所述排气孔(6)贯通至密封空间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胎压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端(4)的表面套设有胶套(7),所述胶套(7)的内圈与衔接端(4)的表面密封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