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模块组件、变频器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1-08  37


本技术涉及硬件产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功率模块组件、变频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驱动器或变频器的功率半导体模块需通过散热板进行散热,现有技术中,由于功率半导体模块功率增大时其体积也相应增加,为满足功率半导体模块的散热需求,散热板需加大面积以实现对功率半导体模块充分散热,这样的设计容易造成功率半导体模块中间部位凸起,散热效果差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功率模块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功率模块组件通过设置连接件以将散热板与防护板固定,使功率模块与散热板充分接触,提高功率模块组件的散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包括上述功率模块组件的变频器。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包括上述变频器的空调器。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模块组件包括:防护板和散热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散热板在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散热板上形成有朝向所述防护板的散热面;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设置于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散热板之间,且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散热面贴合;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散热板与所述防护板固定连接并将所述功率模块压紧于所述散热面。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模块组件通过设置连接件以将散热板与防护板固定,使得功率模块与散热板充分接触,增大功率模块与散热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功率模块组件的散热效率,进而提升功率模块组件的散热效果,功率模块组件使用时的安全性更好。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护板上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散热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包括:杆部,所述杆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杆部的一端且适于与所述防护板背离所述散热板的一侧表面或散热板背离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表面止抵,所述限位部适于将所述散热板与所述防护板压紧。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护板背离所述散热板的一侧形成有适于收容所述限位部的容纳槽。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护板上形成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围绕于所述容纳槽的至少部分外周。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分别构造为一一对应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布置于所述防护板的外周沿。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功率模块组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功率模块背离所述散热板的一侧,所述功率模块与电路板朝向彼此的一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朝向彼此延伸的第一阵脚;其中所述防护板内形成有第一阵脚过孔,所述第一阵脚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阵脚过孔内。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护板上形成有导向凸柱,所述功率模块或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导向凸柱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凸柱内形成有所述第一阵脚过孔。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路板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部,所述防护板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配合以限制所述防护板相对所述电路板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阵脚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移动,所述导向凸柱与所述第一阵脚构造为一一对应的多排,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相邻的两排所述导向凸柱之间。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排所述导向凸柱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防护板上形成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设置于相邻的两排所述导向凸柱之间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功率模块之间设置有导热层。

15、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变频器。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功率模块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功率模块组件,因此该变频器散热效果好,使用安全。

17、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变频器,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变频器,因此该空调器工作可靠,用户使用体验更好。

19、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模块组件通过设置连接件以将散热板与防护板固定,防护板对功率模块的压力与散热板对功率模块的压力,使得散热板与功率模块之间的缝隙尽可能的小,从而使得功率模块与散热板充分接触,提高功率模块组件的散热效率,功率模块组件使用时的安全性更好。

2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背离所述散热板的一侧形成有适于收容所述限位部的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上形成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围绕于所述容纳槽的至少部分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分别构造为一一对应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布置于所述防护板的外周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功率模块背离所述散热板的一侧,所述功率模块与电路板朝向彼此的一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朝向彼此延伸的第一阵脚;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上形成有导向凸柱,所述功率模块或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导向凸柱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凸柱内形成有所述第一阵脚过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部,所述防护板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配合以限制所述防护板相对所述电路板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阵脚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移动,所述导向凸柱与所述第一阵脚构造为一一对应的多排,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相邻的两排所述导向凸柱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导向凸柱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防护板上形成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设置于相邻的两排所述导向凸柱之间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功率模块之间设置有导热层。

10.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模块组件。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频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组件、变频器及空调器,功率模块组件包括:防护板和散热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散热板在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散热板上形成有朝向所述防护板的散热面;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设置于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散热板之间,且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散热面贴合;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散热板与所述防护板固定连接并将所述功率模块压紧于所述散热面。根据本技术设计的功率模块组件通过设置连接件以将散热板与防护板固定,使功率模块与散热板充分接触,提高功率模块组件的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83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