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种植,具体为一种丘陵山坡机械化种植柑橘的建园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丘陵山区果园建设除主干道外均未考虑机械化通行,主要靠人力工作,管理效果差,成本高,根据目前赣南普遍的家庭式果园管理模式,壮年夫妻两人只能管理成年脐橙树1000株左右,即人均管理500株。
2、但是现有的种植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在丘陵地带机械化果园建设中,对道路、排水、条带、滴灌设施的设计以及机械的选用统一在建园是进行规划,使果园生产摆脱对大量劳动力的依赖,大大提高生产效力,节约生产成本。建成后,人均管理株数可以达到1500棵,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下降。
4、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种植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丘陵山坡机械化种植柑橘的建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调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丘陵山坡机械化种植柑橘的建园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一侧凿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一端延伸至滑动槽内,滑动块的另一端延伸至滑动槽外,滑动块延伸至滑动槽外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挂钩,挂钩上放置有水管,滑动块延伸至滑动槽内的一端凿有平槽,滑动槽的一侧内壁上等间距凿有探槽,探槽内滑动安装有舵杆,舵杆的一端延伸至平槽内,舵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探槽内,平槽的顶部内壁上凿有槽头,槽头内滑动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底部与舵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3、所述平槽的顶部内壁上凿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吊杆,吊杆的一端延伸至平槽内,吊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平槽外,平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焊接有固定架,吊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细绳的一端,细绳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架与舵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4、所述平槽的一侧内壁上凿有槽道,槽道内滑动安装有叉杆,叉杆的一端与吊杆的一侧固定连接,平槽的底部内壁上凿有滑动孔,滑动孔内滑动安装有标杆,标杆的一端延伸至平槽内,标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平槽外,吊杆的一侧凿有涧槽。
5、优选的,所述挂钩呈l型结构。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钩用于固定水管。
7、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槽头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用于带动移动后的移动块进行复位。
9、优选的,所述吊杆位于平槽的顶部远离舵杆的一侧内壁上。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杆用于带动舵杆移动。
11、优选的,所述标杆呈l型结构,涧槽位于吊杆靠近舵杆的一侧,且标杆与涧槽相适配。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杆用于固定移动后的吊杆。
13、优选的,所述标杆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孔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用于带动移动后的标杆进行复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将水管通过挂钩与滑动块与立柱滑动连接,可以根据树苗生长的高度,来调节水管的高度,避免了出现在树苗生长的过程中,无法浇水的情况。
1.一种丘陵山坡机械化种植柑橘的建园结构,包括立柱(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丘陵山坡机械化种植柑橘的建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4)呈l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丘陵山坡机械化种植柑橘的建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0)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槽头(9)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丘陵山坡机械化种植柑橘的建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2)位于平槽(6)的顶部远离舵杆(8)的一侧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丘陵山坡机械化种植柑橘的建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杆(17)呈l型结构,涧槽(18)位于吊杆(12)靠近舵杆(8)的一侧,且标杆(17)与涧槽(18)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丘陵山坡机械化种植柑橘的建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杆(17)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孔(1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