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湿法浸出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2-30  41


本技术涉及选矿设备,具体为一种镍湿法浸出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1、镍精矿或高镍锍等镍原料经磨矿工序球磨和一段浆化后,矿浆进入一段常压浸出槽,通入压缩空气、蒸汽,在机械搅拌作用下进行一段常压浸出反应,反应后浸出液经常压浓密机进行沉降分离后,浓密机上清液即为合格的硫酸镍溶液,沉降浓缩后的底流矿浆在二段浆化槽内与浓硫酸浆化,浆化后矿浆进入二段常压浸出槽进行浸出反应,浸出矿浆需要通过加压隔膜泵输送进入一段加压釜,在富氧条件下进行一段加压浸出反应。由于二段浸出后的矿浆中存在大量未溶解的金属颗粒物,经常堵塞加压隔膜泵进出口阀阀芯、管道及流量计,导致生产中断,需要对输送矿浆进行预过滤处理,二段浸出后的矿浆中存在的金属颗粒物数量多、重量大且大小不一,在过滤时容易堵塞筛网,而且矿浆下落时对筛网形成很大冲击,筛网非常容易损坏,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的过滤装置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镍湿法浸出预过滤装置。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镍湿法浸出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本体,其内设置有筛网,过滤本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料口,所述筛网有两层,上层筛网为粗过滤,下层筛网为精过滤,过滤本体内设置有筛网防砸部件。

4、所述上层筛网通过过滤本体侧壁上的安装孔水平插入过滤本体内,下层筛网安装在过滤本体内的筛网支架上。

5、所述安装孔内壁两侧上设置有轨道,上层筛网与轨道滑动连接。

6、筛网防砸部件包括圆形挡板,水平设置在过滤本体内进料口下方,与进料口的距离为50cm。

7、进料口上设置防喷溅部件,防喷溅部件包括防喷罩,防喷罩为上下开口的中空圆锥状筒体,筒体下端连接在进料口上。

8、过滤本体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口,溢流口的位置设置在下层筛网的下方。

9、过滤本体为中空圆筒状,圆筒上端连接平盖板,平盖板上设置进料口,圆筒下端设置为圆形漏斗状,漏斗出口为排料口。

10、平盖板上设置观察窗,观察窗通过销轴与平盖板连接,观察窗上设置有提手。

11、过滤本体至少设置3个支撑柱,用于稳定放置在地面上。

12、支撑柱通过支撑座与过滤本体侧壁连接,支撑座和支撑柱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设置两层过滤网,通过粗过滤,过滤矿浆中的大颗粒物,再通过精过滤,对矿浆中的细颗粒物进行进一步的过滤,精细化清除出矿浆中的颗粒物或杂质,防止筛网堵塞,设置筛网防砸部件,减小矿浆下落时对筛网的冲力,保护筛网。

15、2、上层筛网为粗过滤,过滤大颗粒物和杂质,通过轨道向外拉出清理筛网上的筛出物。

16、3、矿浆淋在圆形挡板上,矿浆从圆形挡板的边缘溢流下落,会均匀分散流入筛网,不会成股流下堆积在筛网上。

17、4、进料口上设置防喷溅部件,阻挡矿浆进料时向外喷溅,使得矿浆能够顺利通过进料口到达筛网进行过滤。

18、5、过滤本体下端设置为圆形漏斗状,矿浆会沿着漏斗内壁顺利从漏斗口流出,不易残留。

19、6、在过滤本体侧壁上设置溢流口,过滤本体内液位不会超过溢流口高度,防止液位过高,发生冒槽现象。

20、7、设置观察窗,查看过滤本体内的矿浆流动和筛出杂质的状况。

21、8、使用时,装置通过支撑柱可直接安装在加压隔膜泵上。



技术特征:

1.一种镍湿法浸出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本体(1),其内设置有筛网,过滤本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2)和排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有两层,上层筛网(4)为粗过滤,下层筛网(5)为精过滤,过滤本体(1)内还设置有筛网防砸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湿法浸出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防砸部件包括圆形挡板(7),水平设置在过滤本体(1)内进料口(2)下方,与进料口(2)的距离为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湿法浸出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湿法浸出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本体(1)侧壁上开设溢流口(9),溢流口(9)位置设置在下层筛网(5)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湿法浸出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本体(1)为中空圆筒状,圆筒上端连接平盖板(8),平盖板(8)上设置进料口(2),圆筒下端设置为圆形漏斗状,漏斗出口为排料口(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镍湿法浸出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盖板(8)上设置观察窗(10),观察窗(10)通过销轴与平盖板(8)连接,观察窗(10)上设置有提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镍湿法浸出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本体(1)至少设置3个支撑柱(12),用于稳定放置在地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镍湿法浸出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镍湿法浸出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本体,其内设置有筛网,过滤本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料口,筛网有两层,上层筛网为粗过滤,下层筛网为精过滤,过滤本体内还设置有筛网防砸部件。

技术研发人员:辛怀达,李瑞基,丁建华,魏秀兰,朱晓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81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