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霜器、客车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及客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2-25  33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霜器、客车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及客车,属于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除霜器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箱式除霜器,除霜器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通过风管与仪表板出风口对接。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54149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汽车用除霜装置及其管接头及使用该除霜装置的客车,其中汽车用除霜装置包括除霜器、仪表台和连接管道,连接管道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在除霜器出风口上,另一端连接在仪表台出风口上。再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480276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车用除霜装置,包括风机护罩(即壳体),风机护罩内设有风机和散热水箱(即热芯体),风机护罩顶壁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上设有风管接头,风管接头通过除霜风管与仪表台出风口连通。

2、除霜器除了能够除去玻璃上的霜或者雾之外,还可以为客车驾驶区提供制热功能,也即除霜器壳体内有出风风道,壳体上一般会设置两个与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分别是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但是,驾驶区的制冷功能则通过乘客区风道来实现,这样就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驾驶区制冷受限于乘客区制冷效果,不具备独立的制冷功能;二是除霜器内的热芯体通常以发动机余热为热源,驾驶区制热温度无法调节,司机取暖舒适性差;三是除霜器内无风门控制结构,热风同时从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吹出,无法实现独立除霜,除霜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霜器,以解决现有除霜器只有制热功能且驾驶区制热温度无法调节、司机取暖舒适性差以及驾驶区制冷受限于乘客区制冷效果、不具备独立制冷功能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客车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及客车,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除霜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除霜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出风风道,壳体上设有与出风风道连通的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出风风道内设有热芯体,出风风道内还设有冷芯体,冷芯体和热芯体在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间隔布置,热芯体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通过空间,热芯体的迎风面一侧设置有混合风门,混合风门可活动的安装在壳体内,混合风门的活动行程中具有将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遮挡的制冷工位、使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露出的纯制热工位以及使热芯体的迎风面部分露出的混风工位。

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型的除霜器,改进在于出风风道内还设有冷芯体,使得除霜器具有制冷功能,并且冷芯体和热芯体在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间隔布置,这样气流会先经过冷芯体然后再经过热芯体,或者是先经过热芯体然后再经过冷芯体,冷芯体工作时可以产生冷风,热芯体以发动机余热为热源,在车辆启动过程中可以一直产生热量。热芯体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通过空间,并且热芯体的迎风面一侧设置有混合风门,混合风门可活动的安装在壳体内,混合风门的活动行程中具有将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遮挡的制冷工位、使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露出的纯制热工位以及使热芯体的迎风面部分露出的混风工位,这样当需要单独制冷或快速除雾时,控制混合风门处于制冷工位,混合风门将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遮挡,使得气流无法吹过热芯体而产生热风,同时通过控制冷芯体工作,产生的冷气流通过热芯体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通过空间吹出,或者是气流先经过热芯体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通过空间,然后再经过冷芯体形成冷气流,实现驾驶区独立制冷或快速除雾功能。当需要除雾以及驾驶区需要制热时,控制混合风门处于纯制热工位,混合风门通过活动使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露出,此时控制冷芯体停止工作,气流即可全部吹过热芯体而产生高温热风,然后通过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吹出。当然,如果制热温度过高而影响到司机取暖舒适性时,可以控制冷芯体工作,同时控制混合风门处于混风工位,混合风门通过活动使热芯体的迎风面部分露出,这样既能产生冷风,也能产生热风,冷风和热风混合,温度就没有那么高了,实现制热温度的调节,保证司机的取暖舒适性。

5、进一步地,混合风门的上端转动安装在壳体内,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混合风门旋转角度的混合电机,热芯体的顶部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的通过空间,混合风门处于纯制热工位时封堵所述的通过空间。

6、进一步地,热芯体的迎风面由上至下逐渐远离出风方向倾斜布置,混合风门处于制冷工位时呈与热芯体的迎风面平行的倾斜状态。

7、进一步地,热芯体位于冷芯体的下游。

8、进一步地,除霜风口处转动安装有除霜风门,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除霜风门的旋转角度以打开和关闭除霜风口的除霜电机;吹面风口处转动安装有吹面风门,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吹面风门的旋转角度以打开和关闭吹面风口的吹面电机。

9、进一步地,壳体上还设有与出风风道连通的吹脚风口,吹脚风口处转动安装有吹脚风门,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吹脚风门的旋转角度以打开和关闭吹脚风口的吹脚电机。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客车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1、一种客车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包括仪表台和与仪表台连接的除霜器,除霜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出风风道,壳体上设有与出风风道连通的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出风风道内设有热芯体,出风风道内还设有冷芯体,冷芯体和热芯体在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间隔布置,热芯体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通过空间,热芯体的迎风面一侧设置有混合风门,混合风门可活动的安装在壳体内,混合风门的活动行程中具有将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遮挡的制冷工位、使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露出的纯制热工位以及使热芯体的迎风面部分露出的混风工位。

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客车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改进在于除霜器的出风风道内还设有冷芯体,使得除霜器具有制冷功能,并且冷芯体和热芯体在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间隔布置,这样气流会先经过冷芯体然后再经过热芯体,或者是先经过热芯体然后再经过冷芯体,冷芯体工作时可以产生冷风,热芯体以发动机余热为热源,在车辆启动过程中可以一直产生热量。热芯体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通过空间,并且热芯体的迎风面一侧设置有混合风门,混合风门可活动的安装在壳体内,混合风门的活动行程中具有将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遮挡的制冷工位、使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露出的纯制热工位以及使热芯体的迎风面部分露出的混风工位,这样当需要单独制冷或快速除雾时,控制混合风门处于制冷工位,混合风门将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遮挡,使得气流无法吹过热芯体而产生热风,同时通过控制冷芯体工作,产生的冷气流通过热芯体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通过空间吹出,或者是气流先经过热芯体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通过空间,然后再经过冷芯体形成冷气流,即可实现驾驶区独立制冷或快速除雾功能。当需要除雾以及驾驶区需要制热时,控制混合风门处于纯制热工位,混合风门通过活动使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露出,此时控制冷芯体停止工作,气流即可全部吹过热芯体而产生高温热风,然后通过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吹出。当然,如果制热温度过高而影响到司机取暖舒适性时,可以控制冷芯体工作,同时控制混合风门处于混风工位,混合风门通过活动使热芯体的迎风面部分露出,这样既能产生冷风,也能产生热风,冷风和热风混合,温度就没有那么高了,实现制热温度的调节,保证司机的取暖舒适性。

13、进一步地,混合风门的上端转动安装在壳体内,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混合风门旋转角度的混合电机,热芯体的顶部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的通过空间,混合风门处于纯制热工位时封堵所述的通过空间。

14、进一步地,热芯体的迎风面由上至下逐渐远离出风方向倾斜布置,混合风门处于制冷工位时呈与热芯体的迎风面平行的倾斜状态。

15、进一步地,热芯体位于冷芯体的下游。

16、进一步地,除霜风口处转动安装有除霜风门,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除霜风门的旋转角度以打开和关闭除霜风口的除霜电机;吹面风口处转动安装有吹面风门,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吹面风门的旋转角度以打开和关闭吹面风口的吹面电机。

17、进一步地,壳体上还设有与出风风道连通的吹脚风口,吹脚风口处转动安装有吹脚风门,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吹脚风门的旋转角度以打开和关闭吹脚风口的吹脚电机。

18、进一步地,仪表台包括独立设置的除霜风道和吹面风道,除霜风道与除霜器的除霜风口直接连接,吹面风道与除霜器的吹面风口直接连接。

19、进一步地,客车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冷凝器和压缩机,冷凝器和压缩机通过系统管路与除霜器中的冷芯体连接并构成独立的制冷单元。

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客车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1、一种客车,包括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包括仪表台和与仪表台连接的除霜器,除霜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出风风道,壳体上设有与出风风道连通的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出风风道内设有热芯体,出风风道内还设有冷芯体,冷芯体和热芯体在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间隔布置,热芯体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通过空间,热芯体的迎风面一侧设置有混合风门,混合风门可活动的安装在壳体内,混合风门的活动行程中具有将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遮挡的制冷工位、使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露出的纯制热工位以及使热芯体的迎风面部分露出的混风工位。

2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客车,改进在于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的除霜器出风风道内还设有冷芯体,使得除霜器具有制冷功能,并且冷芯体和热芯体在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间隔布置,这样气流会先经过冷芯体然后再经过热芯体,或者是先经过热芯体然后再经过冷芯体,冷芯体工作时可以产生冷风,热芯体以发动机余热为热源,在车辆启动过程中可以一直产生热量。热芯体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通过空间,并且热芯体的迎风面一侧设置有混合风门,混合风门可活动的安装在壳体内,混合风门的活动行程中具有将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遮挡的制冷工位、使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露出的纯制热工位以及使热芯体的迎风面部分露出的混风工位,这样当需要单独制冷或快速除雾时,控制混合风门处于制冷工位,混合风门将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遮挡,使得气流无法吹过热芯体而产生热风,同时通过控制冷芯体工作,产生的冷气流通过热芯体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通过空间吹出,或者是气流先经过热芯体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通过空间,然后再经过冷芯体形成冷气流,即可实现驾驶区独立制冷或快速除雾功能。当需要除雾以及驾驶区需要制热时,控制混合风门处于纯制热工位,混合风门通过活动使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露出,此时控制冷芯体停止工作,气流即可全部吹过热芯体而产生高温热风,然后通过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吹出。当然,如果制热温度过高而影响到司机取暖舒适性时,可以控制冷芯体工作,同时控制混合风门处于混风工位,混合风门通过活动使热芯体的迎风面部分露出,这样既能产生冷风,也能产生热风,冷风和热风混合,温度就没有那么高了,实现制热温度的调节,保证司机的取暖舒适性。

23、进一步地,混合风门的上端转动安装在壳体内,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混合风门旋转角度的混合电机,热芯体的顶部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的通过空间,混合风门处于纯制热工位时封堵所述的通过空间。

24、进一步地,热芯体的迎风面由上至下逐渐远离出风方向倾斜布置,混合风门处于制冷工位时呈与热芯体的迎风面平行的倾斜状态。

25、进一步地,热芯体位于冷芯体的下游。

26、进一步地,除霜风口处转动安装有除霜风门,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除霜风门的旋转角度以打开和关闭除霜风口的除霜电机;吹面风口处转动安装有吹面风门,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吹面风门的旋转角度以打开和关闭吹面风口的吹面电机。

27、进一步地,壳体上还设有与出风风道连通的吹脚风口,吹脚风口处转动安装有吹脚风门,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吹脚风门的旋转角度以打开和关闭吹脚风口的吹脚电机。

28、进一步地,仪表台包括独立设置的除霜风道和吹面风道,除霜风道与除霜器的除霜风口直接连接,吹面风道与除霜器的吹面风口直接连接。

29、进一步地,客车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冷凝器和压缩机,冷凝器和压缩机通过系统管路与除霜器中的冷芯体连接并构成独立的制冷单元。


技术特征:

1.一种除霜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出风风道,壳体上设有与出风风道连通的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出风风道内设有热芯体,其特征在于,出风风道内还设有冷芯体,冷芯体和热芯体在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间隔布置,热芯体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通过空间,热芯体的迎风面一侧设置有混合风门,混合风门可活动的安装在壳体内,混合风门的活动行程中具有将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遮挡的制冷工位、使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露出的纯制热工位以及使热芯体的迎风面部分露出的混风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器,其特征在于,混合风门的上端转动安装在壳体内,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混合风门旋转角度的混合电机,热芯体的顶部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的通过空间,混合风门处于纯制热工位时封堵所述的通过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霜器,其特征在于,热芯体的迎风面由上至下逐渐远离出风方向倾斜布置,混合风门处于制冷工位时呈与热芯体的迎风面平行的倾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除霜器,其特征在于,热芯体位于冷芯体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除霜器,其特征在于,除霜风口处转动安装有除霜风门,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除霜风门的旋转角度以打开和关闭除霜风口的除霜电机;吹面风口处转动安装有吹面风门,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吹面风门的旋转角度以打开和关闭吹面风口的吹面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除霜器,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还设有与出风风道连通的吹脚风口,吹脚风口处转动安装有吹脚风门,除霜器还包括用于控制吹脚风门的旋转角度以打开和关闭吹脚风口的吹脚电机。

7.一种客车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包括仪表台和与仪表台连接的除霜器,其特征在于,除霜器为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除霜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客车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仪表台包括独立设置的除霜风道和吹面风道,除霜风道与除霜器的除霜风口直接连接,吹面风道与除霜器的吹面风口直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客车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客车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冷凝器和压缩机,冷凝器和压缩机通过系统管路与除霜器中的冷芯体连接并构成独立的制冷单元。

10.一种客车,包括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为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客车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霜器、客车驾驶区空气调节系统及客车,属于车辆技术领域。除霜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出风风道,壳体上设有与出风风道连通的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出风风道内设有热芯体,出风风道内还设有冷芯体,冷芯体和热芯体在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间隔布置,热芯体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通过空间,热芯体的迎风面一侧设有混合风门,混合风门可活动,混合风门活动行程中具有将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遮挡的制冷工位、使热芯体的迎风面完全露出的纯制热工位以及使热芯体的迎风面部分露出的混风工位。本发明可以实现驾驶区单独制冷和快速除雾功能,同时还可以实现驾驶区制热功能,并能够调节制热温度,保证司机取暖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希宁,龚新磊,桓晓锋,李佳鹏,李奎,邓荣斌,段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78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