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2-25  33


本技术涉及马桶,尤其涉及一种座便器。


背景技术:

1、马桶也称之为座便器,座便器主体设有座便槽、排污管道、冲洗管道及主进水口等。入墙式或挂墙式的水箱与座便器配合组成一种座便器冲洗系统。

2、现有技术中,座便器的主进水口设在座便器主体的后部,并处于座便器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排污管道也处于座便器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主进水口处于排污管道的后半部的正上方,排污管道的前端与座便槽的下部槽口相接,用于将污物、污水排出至建筑物排污管。一般在排污管道的两侧分别布置一条冲洗管道。由于主进水口处于中间,就需要采用一道甚至几道弯路才能与每条冲洗管道的后端连接。当水箱排水时,水从主进水口进入,然后向两侧流动,水要经过多道弯路后才能冲洗马桶,由于水流经过的弯路多,导致水的势能变弱,冲洗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座便器,座便器的主进水口偏置在排污通道的一侧,主进水口通过一段直管与冲洗通道连接,减少了水流的弯路,降低了弯路对水势能的阻力和影响,提高了水的冲洗能力,提升了对座便器的冲洗效果。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所述座便器主体设有座便槽、排污通道、冲洗通道和主进水口;

3、所述排污通道的前端与所述座便槽的下端槽口连通;

4、所述主进水口设在所述座便器主体的后部,在沿着所述座便器主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主进水口偏置在所述排污通道的一侧;

5、所述主进水口与所述冲洗通道之间通过一段前后延伸的直管连接;

6、所述冲洗通道包括用于冲洗所述下端槽口所在区域的槽口冲洗通道和/或用于冲洗所述座便槽的壁面的盆缘冲洗通道。

7、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座便器主体中设有一条所述槽口冲洗通道,所述槽口冲洗通道、所述直管及所述主进水口处于所述排污通道的同一侧。

8、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槽口冲洗通道从所述直管的前端向前向下延伸,并与所述下端槽口相通。

9、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直管与所述主进水口同轴布置,所述直管的中心线与所述槽口冲洗通道的中心线处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

10、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盆缘冲洗通道包括有盆缘主冲洗通道;

11、所述盆缘主冲洗通道、所述直管及所述主进水口处于所述排污通道的同一侧。

12、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座便槽的顶部边缘设有与所述盆缘主冲洗通道相通的主导水槽;

13、所述主导水槽的一端处于所述座便槽的顶部边缘的一侧,并与所述盆缘主冲洗通道的出水端相接,所述主导水槽经过所述座便槽的前端,所述主导水槽的另一端处于所述座便槽的顶部边缘的另一侧。

14、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盆缘冲洗通道包括有盆缘副冲洗通道;

15、所述盆缘副冲洗通道与所述盆缘主冲洗通道处于所述排污通道的相对两侧。

16、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盆缘副冲洗通道与所述直管通过一段直通道连接。

17、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座便槽的顶部边缘设有与所述盆缘副冲洗通道相通的副导水槽;

18、所述主导水槽处于所述副导水槽的前侧,所述主导水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副导水槽的长度。

19、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导水槽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盆缘主冲洗通道的出水端,所述主导水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盆缘副冲洗通道;

20、所述副导水槽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盆缘副冲洗通道的出水端,所述副导水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盆缘主冲洗通道。

21、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槽口冲洗通道的前端设有冲洗水腔,所述冲洗水腔处于所述下端槽口的一侧,所述冲洗水腔的腔壁上设有与所述下端槽口连通的冲洗口。

22、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冲洗水腔处于所述下端槽口的后侧,所述冲洗口朝后布置。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便器,座便器主体设有座便槽、排污通道、冲洗通道和主进水口。冲洗通道包括槽口冲洗通道和/或盆缘冲洗通道。主进水口在座便器主体的后部并偏置在排污通道的一侧,例如左侧或右侧,主进水口通过一段直管与冲洗通道连接。在水箱排水时,水经主进水口、直管后进入冲洗通道中,最后流入座便槽中冲洗下端槽口所在的区域和/或冲洗座便槽的壁面,减少了水流的弯路,降低了弯路对水势能的阻力和影响,提高了水的冲洗能力,提升了对座便器的冲洗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便器主体(1),所述座便器主体(1)设有座便槽(2)、排污通道(3)、冲洗通道(4)和主进水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便器主体(1)中设有一条所述槽口冲洗通道(41),所述槽口冲洗通道(41)、所述直管(6)及所述主进水口(5)处于所述排污通道(3)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冲洗通道(41)从所述直管(6)的前端向前向下延伸,并与所述下端槽口(21)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6)与所述主进水口(5)同轴布置,所述直管(6)的中心线与所述槽口冲洗通道(41)的中心线处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盆缘冲洗通道(42)包括有盆缘主冲洗通道(4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便槽(2)的顶部边缘设有与所述盆缘主冲洗通道(421)相通的主导水槽(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盆缘冲洗通道(42)包括有盆缘副冲洗通道(4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盆缘副冲洗通道(422)与所述直管(6)通过一段直通道(42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便槽(2)的顶部边缘设有与所述盆缘副冲洗通道(422)相通的副导水槽(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水槽(7)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盆缘主冲洗通道(421)的出水端,所述主导水槽(7)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盆缘副冲洗通道(42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冲洗通道(41)的前端设有冲洗水腔(411),所述冲洗水腔(411)处于所述下端槽口(21)的一侧,所述冲洗水腔(411)的腔壁上设有与所述下端槽口(21)连通的冲洗口(41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水腔(411)处于所述下端槽口(21)的后侧,所述冲洗口(412)朝后布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座便器,座便器主体设有座便槽、排污通道、冲洗通道和主进水口。冲洗通道包括槽口冲洗通道和/或盆缘冲洗通道。主进水口在座便器主体的后部并偏置在排污通道的一侧,例如左侧或右侧,主进水口通过一段直管与冲洗通道连接。在水箱排水时,水经主进水口、直管后进入冲洗通道中,最后流入座便槽中冲洗下端槽口所在的区域和/或冲洗座便槽的壁面,减少了水流的弯路,降低了弯路对水势能的阻力和影响,提高了水的冲洗能力,提升了对座便器的冲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傅炜昶,赵松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78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