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中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2-22  22


本技术涉及水质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样品中转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对水质进行检测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水样样品进行供液或者传输,通常,水样样品暂时存储在中转池内。目前,水样样品与分析装置之间通常需布设管路来进行传输供样。而且,在配置多个分析装置或多个水样样品时,需要设置多条传输管路,来分别将多个水样样品分别传输给多个分析装置。

2、但是,在水样样品与分析装置之间设置多条传输管路,易导致整体传输管路系统臃肿,而且管路杂多,也不便于后期的维护检修。同时,多个分析装置中,有的分析装置所需的水样样品体积较大,还有的分析装置需要对水样样品二次进样,但是目前的中转池单次存储的样品量难以供给多个分析装置进行分析,也难以满足分析装置进行二次进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样品中转装置,其旨在解决目前的水样样品与分析装置之间布设的管路系统繁杂,以及目前的中转池单次存储的样品量难以满足分析装置的样品体积需求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

3、一种样品中转装置,设于样品与分析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中转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存储腔、阀门、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存储腔设于所述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设有开口和至少一个取样接口,所述开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取样接口均连通于所述存储腔,所述取样接口至少用于连接分析装置;

4、所述阀门的一端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阀门的另一端用于连通进样输送管,以向所述开口输送样品进入所述存储腔;

5、在所述存储腔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间隔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

6、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用于感应到存储腔内样品的液面高度上升至设定高度值时,触发进样输送管停止输送样品;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用于当存储腔内样品的液面高度下降至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无法感应到样品时,触发进样输送管继续输送样品。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设有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均为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至少一个取样接口设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均设于所述第二侧面。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还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存储腔连通,所述进水口用于供纯水进入所述存储腔内。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取样接口分别位于所述装置主体相对的两侧面;和/或,

12、至少两个取样接口的其中一个所述取样接口用于在纯水进入所述存储腔内时连通外部气泵。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存储腔、所述开口、所述取样接口、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均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阀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部形成所述存储腔,所述外壳体围设于所述内壳体的外周,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

15、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内壳体的底部,所述至少一个取样接口、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均设于所述外壳体的侧壁。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门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设有样品进出通道、进样通道和排样通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排放管路,所述样品进出通道连通于所述开口,所述进样通道远离所述三通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样输送管;

17、所述排样通道远离所述三通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排放管路;

18、所述开口为样品进出口,所述样品进出通道用于在进样时与所述进样通道连通,还用于在排样时与所述排样通道连通。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并遮盖所述存储腔;

20、所述盖体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用于将所述存储腔与外界连通。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品中转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本申请实施例的样品中转装置通过在装置主体上设置存储腔,并设置连通于存储腔的开口,和连通于存储腔的至少一个取样接口,还设置阀门的一端与开口连通,另一端与进样输送管,进样输送管可看作是具有输送远端水样功能的管路。这样,开口和取样接口分别连通进样输送管和分析装置的取样管,从而将进样输送管与分析装置的取样管集成在装置主体上,让进样输送管和取样管排布有序、整齐,降低管路系统的繁杂度,便于后期检修维护。

23、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样品中转装置还在装置主体上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以控制存储腔内样品的液面高度,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分别检测存储腔内样品液面的上限位和下限位,并触发进样输送管进行自动补充水样进存储腔,不断给分析装置供样,直至满足分析装置中进行检测分析所需的样品体积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样品中转装置,设于样品与分析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中转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存储腔、阀门、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存储腔设于所述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设有开口和至少一个取样接口,所述开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取样接口均连通于所述存储腔,所述取样接口至少用于连接分析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设有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均为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至少一个取样接口设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均设于所述第二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还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存储腔连通,所述进水口用于供纯水进入所述存储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样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取样接口分别位于所述装置主体相对的两侧面;和/或,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样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存储腔、所述开口、所述取样接口、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均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阀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样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部形成所述存储腔,所述外壳体围设于所述内壳体的外周,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样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设有样品进出通道、进样通道和排样通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排放管路,所述样品进出通道连通于所述开口,所述进样通道远离所述三通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样输送管;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样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并遮盖所述存储腔;


技术总结
本技术适用于水质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样品中转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存储腔、阀门、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存储腔设于装置主体,装置主体设有开口和至少一个取样接口,开口和至少一个取样接口均连通于存储腔,取样接口至少用于连接分析装置;阀门的一端与开口连通,阀门的另一端用于连通进样输送管,以向开口输送样品进入存储腔;在存储腔的高度方向上,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间隔设置于装置主体。本申请实施例的样品中转装置能降低管路系统的繁杂度;还通过设置由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分别检测存储腔内样品液面的上限位和下限位,并进行自动补充水样进存储腔,以满足分析装置进行检测分析所需的样品体积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赵会艳,杨建洪,陈鹏凯,李树科,庞志,宋兆华,杨俊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77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