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
背景技术:
1、高温燃料电池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装置,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基于质子交换膜的水电解过程和燃料电池反应。电池中的活性物质不断地从外部送入正、负电极,反应产物从电池中排出,可以连续使用。并且由于能量转换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并且附加产物只有水,水在高温环境下以水蒸气的方式从电池内排出,因此高温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并且环境友好的特点。
2、目前燃料电池一般是在多个堆叠的反应单元的两端安装端板,利用螺杆、螺母和垫片等连接装置对两侧的端板进行连接和固定,使端板对中间的反应单元和其他板状零件进行固定和保护,由于端板的厚度和尺寸较大,导致整个电池的重量增加,并且端板的另一作用是为了使反应单元内的密封垫圈紧贴在膜电极和双极板的表面,由于密封垫圈为镂空状,而现有的端板为实心的板体,导致大部分的夹持力无法有效传递至密封垫圈处,反而传递至密封垫圈两侧的双极板和膜电极的中间部位,严重时甚至造成双极板和膜电极的损坏。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通过设置镂空部和凹陷部,极大减小了端板的重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板,包括板体、多个固定孔和两个通气孔。固定孔靠近板体的边界设置,两个通气孔均设置在板体的顶部或底部。其中板体的中间部分设置有镂空部,板体的外边界处设置有多个凹陷部。
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多个固定孔整体呈环绕状设置,每个固定孔均靠近板体的外边界。
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固定孔沿着板体的内边界的中垂线呈对称设置。
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每个固定孔处设置有凹槽。
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两个通气孔设置在板体的顶部或底部的同一水平线上。
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板体由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耐高温绝缘材料为peek、pi、pbi、pai、ptfe材料或特异复合材料。
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板体的形状为n边形,其中n≥3。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板体的每个外边界至少有1个凹陷部,凹陷部沿着板体内边界的中垂线呈对称设置。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靠近板体的外边界处设置有两个定位孔,两个定位孔分别设于板体的顶部和底部。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凹陷部和凹槽在板体上通过注塑成型,或者,凹陷部和凹槽通过冲压和机械加工在板体上成型。
12、与现有技术相比,如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利用定位孔使端板与电池的其他零件对齐,保证电池的密封性。端板的中间镂空,大大减小了端板的重量,端板不用再与电池内的反应单元等零件接触,能够更均匀地对电池内的密封垫圈施加压力,使密封垫圈能够更好地与电池内的零件相贴合,提高了电池整体的密封性。端板边界处的凹陷部,能够进一步减小端板的重量。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孔(2)整体呈环绕状设置,每个所述固定孔(2)均靠近板体(1)的外边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2)沿着板体(1)的内边界的中垂线呈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孔(2)处设置有凹槽(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通气孔(3)设置在板体(1)的顶部或底部的同一水平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由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所述耐高温绝缘材料为peek、pi、pbi、pai、ptfe或特异复合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形状为n边形,其中n≥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7)呈波浪形,多个所述凹陷部(7)沿着板体(1)内边界的中垂线呈对称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板体(1)的外边界处设置有两个定位孔(4),两个所述定位孔(4)分别设于板体(1)的顶部和底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7)和凹槽(5)在所述板体(1)上通过注塑成型,或者,所述凹陷部(7)和凹槽(5)通过冲压和机械加工在所述板体(1)上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