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金属铁屑收集装置,具体为一种金属铸件抛光用铁屑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1、金属铸件抛光是指对金属铸件表面进行加工,以获得光滑、光亮和平整的表面质量的过程,在抛光的过程中,常常使用磨料和磨具进行研磨削减。磨料与金属铸件表面摩擦时,会削减金属表面的一层薄片,形成铁屑。
2、目前抛光设备在将金属铸件进行抛光后会产生大量的铁屑,而对铁屑进行处理方式中,一种是将铁屑直接丢弃,而这种方式浪费了大量金属铸件材料,另一种方式是采用收集箱对铁屑进行收集,而铁屑在倒入收集箱内部时会扬起大量的灰尘,并且一些铁屑的表面会附着一些灰尘,在铁屑与收集箱碰撞时便会扬起,铁屑中的微小颗粒物在扬起的灰尘中会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铸件抛光用铁屑收集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收集箱对铁屑收集过程中会出现灰尘扬起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铸件抛光用铁屑收集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端的入料管,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分隔板,用于将所述箱体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左右两个腔室中分别设置有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将左右两个腔室各分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与储水腔;
3、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设置有接料斗,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安装有收集箱,所述第三腔室的内部设置有吸尘管道,所述吸尘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吸尘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所述第三腔室的内部装配有送风机,所述送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有第一连接盒,所述送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有矩形管,所述第一连接盒与所述吸尘管道相连通,所述吸尘管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下端延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组的雾化喷头。
4、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管相连通。
5、优选的,所述接料斗的外侧环绕开设有多组的圆孔,所述第一腔室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接料斗的下端口相匹配的下料槽。
6、优选的,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上端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开设有多组,所述矩形管通过多组所述的通孔与第一腔室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盒与所述吸尘管道的连接端设置有防尘网。
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安装有阀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属铸件抛光用铁屑收集装置,通过送风机向第一腔室内部送风,便可将铁屑下落至接料斗时扬起的灰尘经过吸尘管道送至储水腔内部,同时在吸尘管道中通过雾化喷头增加灰尘的下落速度,防止铁屑中的微小颗粒物在扬起的灰尘中会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同时通过第一连接盒的作用下,送风机将部分水雾送至接料斗中,使得接料斗中的铁屑变得潮湿,从而防止接料斗中的铁屑在下落至收集箱内部时扬起灰尘。
1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属铸件抛光用铁屑收集装置,通过收集箱对铁屑进行收集,并在收集过后可将收集箱从箱体的内部取出,以便对铁屑后续的使用,有效的减少了金属铸件材料的浪费。
1.一种金属铸件抛光用铁屑收集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上端的入料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分隔板(2),用于将所述箱体(1)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左右两个腔室中分别设置有第二分隔板(3)和第三分隔板(4),所述第二分隔板(3)和第三分隔板(4)将左右两个腔室各分为第一腔室(31)与第二腔室(32)和第三腔室(41)与储水腔(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抛光用铁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侧安装有水泵(422),所述水泵(422)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水腔(42)相连通,所述水泵(422)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管(421),所述连接管(42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管(421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抛光用铁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斗(311)的外侧环绕开设有多组的圆孔(312),所述第一腔室(31)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接料斗(311)的下端口相匹配的下料槽(3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抛光用铁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2)的上端开设有通孔(21),且通孔(21)开设有多组,所述矩形管(414)通过多组所述的通孔(21)与第一腔室(3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抛光用铁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盒(413)与所述吸尘管道(412)的连接端设置有防尘网(41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抛光用铁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侧设置有排水管(423),所述排水管(423)与所述储水腔(42)相连通,所述排水管(423)的上端安装有阀门(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