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组件防冲击前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2-21  24


本发明主要涉及光伏组件前板的,具体为一种轻质组件防冲击前板结构。


背景技术:

1、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组件或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成严密的封装组件才能使用,主要由前板玻璃、太阳能电池片、胶片、背面玻璃、特殊金属导线等组成。

2、目前现有的光伏组件前板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低铁钢化压花玻璃,通过玻璃来抵抗外界产生的冲击力,钢化后的玻璃本身具有良好的强度,能增加自己的抗冲击能力,保护组件内部的太阳能发电芯片能正常的工作,但是会使得组件整体厚度高、重量大,对安装位置的承重有一定的要求,应用场景受限,例如部分承重不高的工商业轻钢屋顶等均不适合安装,另一类是用单层pet类材料+单层eva类胶膜构成的前板材料,具有重量轻,柔性好等优点,但是防冲击能力差,在北方冰雹天气时,受密集的外力冲击后,易产生共振现象,造成内部电池芯片受损,影响发电量、寿命,严重会导致起火等重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地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轻质组件防冲击前板结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在使用多层高分子材料前板时,虽然具备了重量轻,柔性好的特点,但是在受到密集打击后,易产生共振现象,造成内部电池芯片受损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轻质组件防冲击前板结构,包括光伏组件本体,所述光伏组件本体包括外框体,且所述外框体内设置有太阳能电池芯片,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弹性胶膜层,所述第一弹性胶膜层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弹性软管排列成型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上侧设置有高分子膜层,所述高分子膜层的上侧设置有抗冲击层,且所述抗冲击层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弹性胶膜层。

4、优选地,所述抗冲击层包括多个成点阵排列的波峰凸起部和卸压底部,且波峰凸起部内部中空,上窄下宽。

5、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胶膜层内等间距线性设置有多个通孔。

6、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胶膜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弹性胶膜层的厚度。

7、优选地,所述外框体上缘的凹槽内设置有高分子顶板,且所述高分子顶板和外框体之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8、优选地,所述外框体下缘的凹槽内设置有底板,且所述底板和外框体之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9、优选地,所述外框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接线口。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外框体、底板和高分子顶板,实现了在确保组件整体轻量和高透的前提下,对光伏组件中的太阳能电池芯片保护,在高分子顶板的作用下,强度大的高分子类材料,具有自身强度大的特点,当有外界冲击时,不易变形,可将小面积的局部作用力平均分摊到整个板材面上,使得大力量的点受力变成小力量的面受力,减小向内部传递的压强,且高分子顶板四周的边缘是与外框体上缘的凹槽配合,使得作用力更多的直接施加在外框体上,减少了对内部的影响,同时在第一弹性胶膜层和高分子膜层的配合下,使得相邻的两层粘接更加紧密,也可以利用自身材料的形变,将传导进来的力进行一次缓冲,吸收一些子弹的动能,削弱冲击力,进一步保护了内部的电池芯片。

12、本发明由于抗冲击层中的波峰凸起部呈点阵分布,且具有内部中空,上窄下宽的特点,实现了可以将承接来的作用力,快速分散到卸压底部上,进行相互抵消,故能有效的应对北方冰雹天气,在受到密集的外力冲击后,来防止共振现象的产生,且在多个弹性软管排列成型的缓冲层作用下,进一步改变了向下作用力的传递方向,进行水平方向的分散和削弱,从而达到削弱作用在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强度,来防止对内部电池芯片造成损坏,影响发电量和寿命,同时降低起火等重大问题发生的几率,并且由于材料的轻量化,还降低了安装位置的承重要求,扩大了应用场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13、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14、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光伏组件截面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的图3a区放大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轻质组件防冲击前板结构,包括光伏组件本体(1),所述光伏组件本体(1)包括外框体(11),且所述外框体(11)内设置有太阳能电池芯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2)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弹性胶膜层(12),所述第一弹性胶膜层(12)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弹性软管排列成型的缓冲层(13),所述缓冲层(13)的上侧设置有高分子膜层(14),所述高分子膜层(14)的上侧设置有抗冲击层(15),且所述抗冲击层(15)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弹性胶膜层(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组件防冲击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层(15)包括多个成点阵排列的波峰凸起部(151)和卸压底部(152),且波峰凸起部(151)内部中空,上窄下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组件防冲击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胶膜层(16)内等间距线性设置有多个通孔(1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质组件防冲击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胶膜层16的厚度大于第一弹性胶膜层12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组件防冲击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体(11)上缘的凹槽内设置有高分子顶板(112),且所述高分子顶板(112)和外框体(11)之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组件防冲击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体(11)下缘的凹槽内设置有底板(111),且所述底板(111)和外框体(11)之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轻质组件防冲击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接线口(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组件防冲击前板结构,属于光伏组件前板的技术领域,包括光伏组件本体,光伏组件本体包括外框体,且外框体内设置有太阳能电池芯片,太阳能电池芯片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弹性胶膜层,第一弹性胶膜层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弹性软管排列成型的缓冲层,缓冲层的上侧设置有高分子膜层,高分子膜层的上侧设置有抗冲击层,且抗冲击层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弹性胶膜层,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光伏组件中太阳能电池芯片的保护,在确保组件整体的轻量和高透的前提下,提高了抗冲击能力,能有效的应对北方冰雹天气,避免在受到密集的外力冲击后,易产生共振现象,造成内部电池芯片受损,影响发电量和寿命,同时降低起火等重大问题发生的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刚,周红保,寿亦辰,吴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宣城海螺建筑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77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