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2-21  28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移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


背景技术:

1、物流搬运是物流运输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物流搬运已经从传统的人力搬运过渡到现在的通过机器人移载装置进行搬运,这些机器人通过预设路线和视觉识别系统来进行自主搬运而无需人力辅助,在机器人搬运中,最常用的就是托举型机器人,这类机器人通过可以上升的承载盘将货物顶起进行运输,但是这类机器人为了考虑到稳定性所以一般设计的都比较矮,一般机器人移载装置会承载较多的周转箱,这些周转箱摆放在一起较高,在搬运的过程中可能有倾倒的风向,影响后期产品移载效率,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装置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包括移载车体和防倾倒机构;

4、所述移载车体包括载物平台、移动车轮和驱动设备,载物平台的底部与驱动设备连接,驱动设备与移动车轮连接;

5、所述防倾倒机构包括固定立筒、升降立筒、小齿轮、大齿轮和电机,固定立筒布置在载物平台上,升降立筒与固定立筒上下滑动连接,升降立筒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螺纹传动腔,升降丝杆设置在螺纹传动腔的内部,并与螺纹传动腔机械传动连接;所述升降丝杆的底部与固定立筒转动连接,且其底端连接有小齿轮,小齿轮均与大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大齿轮连接有电机。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载物平台上放置有周转箱,固定立筒设置有四组,四组固定立筒分别布置在周转箱的四周,四组固定立筒内部的升降丝杆均与小齿轮连接,大齿轮布置在四组小齿轮的内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立筒上开设有供升降立筒上下滑动的伸缩滑腔,伸缩滑腔的内腔壁上连接有限位凸条,升降立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凸条配合使用的限位凹槽,限位凸条嵌入在限位凹槽内,并与其上下滑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立筒和升降立筒均为筒状结构,升降丝杆与升降立筒同轴设置,伸缩滑腔开设在固定立筒靠近周转箱的一侧,载物平台上放置的周转箱的四周侧壁均与固定立筒、升降立筒的内侧壁贴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立筒的内侧连接有滚珠,滚珠从上至下间隔布置在升降立筒上,滚珠嵌入在升降立筒上,并与升降立筒转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立筒的顶端连接有纠偏适应部,纠偏适应部靠近周转箱的一面为斜坡面结构,该斜坡面与周转箱接触时与其滑动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本方案针对现有装置中堆高的货物容易倾倒的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设有防倾倒机构,该防倾倒机构主要通过布置在周转箱四周的固定立筒和升降立筒实现对周转箱的纠偏和定位功能,同时,升降立筒具备升降功能,使其能够适用于堆叠至多种高度的货物,满足多种使用需求,提高装置的安全性,提高装置对货物的移载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载车体(100)和防倾倒机构(2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101)上放置有周转箱(300),固定立筒(201)设置有四组,四组固定立筒(201)分别布置在周转箱(300)的四周,四组固定立筒(201)内部的升降丝杆(207)均与小齿轮(203)连接,大齿轮(204)布置在四组小齿轮(203)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筒(201)上开设有供升降立筒(202)上下滑动的伸缩滑腔(206),伸缩滑腔(206)的内腔壁上连接有限位凸条(208),升降立筒(20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凸条(208)配合使用的限位凹槽(209),限位凸条(208)嵌入在限位凹槽(209)内,并与其上下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筒(201)和升降立筒(202)均为筒状结构,升降丝杆(207)与升降立筒(202)同轴设置,伸缩滑腔(206)开设在固定立筒(201)靠近周转箱(300)的一侧,载物平台(101)上放置的周转箱(300)的四周侧壁均与固定立筒(201)、升降立筒(202)的内侧壁贴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筒(202)的内侧连接有滚珠(210),滚珠(210)从上至下间隔布置在升降立筒(202)上,滚珠(210)嵌入在升降立筒(202)上,并与升降立筒(202)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筒(201)的顶端连接有纠偏适应部(211),纠偏适应部(211)靠近周转箱(300)的一面为斜坡面结构,该斜坡面与周转箱(300)接触时与其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机器人移载装置,包括移载车体和防倾倒机构;所述移载车体包括载物平台、移动车轮和驱动设备,载物平台的底部与驱动设备连接,驱动设备与移动车轮连接;所述防倾倒机构包括固定立筒、升降立筒、小齿轮、大齿轮和电机,固定立筒布置在载物平台上,升降立筒与固定立筒上下滑动连接,升降立筒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螺纹传动腔,升降丝杆设置在螺纹传动腔的内部,并与螺纹传动腔机械传动连接。该装置主要通过布置在周转箱四周的固定立筒和升降立筒实现对周转箱的纠偏和定位功能,同时,升降立筒具备升降功能,使其能够适用于堆叠至多种高度的货物,满足多种使用需求,提高装置的安全性,提高装置对货物的移载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强,薛钢,李小军,金鹏飞,朱秋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金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5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77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