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2-17  28


本技术涉及注塑,特别涉及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由于注塑产品由于熔融塑料注塑后冷却成型而成,由于产品冷却不彻底、模具磨损产品存在毛刺坑洼等因素,会导致注塑产品与模具模腔部分粘连,不仅影响产品质量,塑料残留在模具上影响后续产品加工。

2、因此,发明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包括:

3、第一模具,竖直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凹模;

4、第二模具,竖直方向的一侧设有与凹模对应适配的凸模;

5、导向杆,设置为多个,水平固定连接在第一模具靠近第二模具的一侧边角处,且用于第二模具的滑动连接;

6、推料架,水平插接在第二模具内且端部贯穿第二模具设有凸模的一侧,用于推动注塑产品下料;

7、喷雾光洁机构,包括第三自动伸缩杆和雾化喷头,所述第三自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安装有两个雾化喷头,分别用于向凹模和凸模输出。

8、可选的,还包括第一自动伸缩杆,所述第一自动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导向杆远离第一模具的一端,且水平设置,输出端与第二模具固定连接。

9、可选的,所述第二模具远离第一模具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边角水平开设有通孔,用于与导向杆贴合插接。

10、可选的,所述安装板远离第二模具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轴线水平的第二自动伸缩杆,所述第二自动伸缩杆的输出端朝向第二模具且贯穿安装板,用于推动推料架移动。

11、可选的,所述推料架包括主板、限位杆和推料杆,所述限位杆和推料杆均设置为多个,固定连接在主板的一侧且水平设置,分别用于推料架移动限位和推动注塑产品下料。

12、可选的,所述第二模具靠近安装板的一侧留有槽体,用于推料架活动,所述第二模具上水平开设有多个通孔,分别用于限位杆和推料杆的贴合插接。

13、可选的,所述第一模具上开设有进料孔,并贯穿至凹模。

14、可选的,所述第一模具的内部设有冷却管,且靠近凹模排布。

15、可选的,所述第三自动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导向杆的外侧,输出端贯穿导向杆,且雾化喷头位于导向杆的内侧,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边角均开设有置物槽,用于雾化喷头的存储。

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左右对向设置,且第二模具内适配可移动的推料架,在产品注塑成型后,推料架移动实现产品的自动下料掉落;

18、2、本实用新型喷雾光洁机构的设置,在产品下料后,对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凹模和凸模喷涂光洁剂,避免产品注塑与凹模或凸模粘连,保证产品正常下料且保证产品质量,避免粘连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自动伸缩杆(6),所述第一自动伸缩杆(6)固定安装在导向杆(3)远离第一模具(1)的一端,且水平设置,输出端与第二模具(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2)远离第一模具(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边角水平开设有通孔,用于与导向杆(3)贴合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远离第二模具(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轴线水平的第二自动伸缩杆(8),所述第二自动伸缩杆(8)的输出端朝向第二模具(2)且贯穿安装板(7),用于推动推料架(4)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架(4)包括主板(401)、限位杆(402)和推料杆(403),所述限位杆(402)和推料杆(403)均设置为多个,固定连接在主板(401)的一侧且水平设置,分别用于推料架(4)移动限位和推动注塑产品下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2)靠近安装板(7)的一侧留有槽体,用于推料架(4)活动,所述第二模具(2)上水平开设有多个通孔(9),分别用于限位杆(402)和推料杆(403)的贴合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1)上开设有进料孔(12),并贯穿至凹模(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1)的内部设有冷却管(13),且靠近凹模(10)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自动伸缩杆(501)固定安装在导向杆(3)的外侧,输出端贯穿导向杆(3),且雾化喷头(502)位于导向杆(3)的内侧,所述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的边角均开设有置物槽(14),用于雾化喷头(502)的存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下料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导向杆、推料架和喷雾光洁机构,第一模具竖直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凹模,第二模具竖直方向的一侧设有与凹模对应适配的凸模,导向杆水平固定连接在第一模具靠近第二模具的一侧边角处,且用于第二模具的滑动连接,推料架水平插接在第二模具内且端部贯穿第二模具设有凸模的一侧,用于推动注塑产品下料,喷雾光洁机构包括第三自动伸缩杆和雾化喷头,所述第三自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安装有两个雾化喷头。本技术通过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左右对向设置,且第二模具内适配可移动的推料架,在产品注塑成型后,推料架移动实现产品的自动下料掉落。

技术研发人员:齐长青,常文超,王艳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奥斯科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2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75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