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2-17  29


本技术涉及自然硅砂,具体为一种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1、硅砂,又名或石英砂,是以石英为主要矿物成分、粒径在0.020mm-3.350mm的耐火颗粒物,根据开采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人工硅砂及、、精选()砂等天然硅砂,硅砂是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稳定的硅酸盐矿物,硅砂的颜色为乳白色或无色半透明状,7,性脆无,,,相对密度为2.65,其化学、热学和机械性能具有明显的,不溶于酸,于koh溶液,熔点1750℃,颜色呈乳白色、淡黄、褐色及灰色,硅砂有较高的耐火性能。

2、中国专利cn211362824u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硅砂透水砖的一体成型装置,包括一体成型模具,一体成型模具为立方体结构,设有隔离板将一体成型模具隔离成面层成型区和基层成型区,隔离板能够绕着安装在一体成型模具铰链旋转,面层成型区和基层成型区侧壁上分别设有面层进料口和基层进料口,并且设有与面层进料口和基层进料口匹配的面层塞和基层塞,当进料时,打开面层塞和基层塞,隔离板闭合将一体成型模具分隔,当压制成型时,将面层塞和基层塞分别安装在面层进料口和基层进料口,隔离板绕铰链旋转90度,使一体成型模具贯通成一体,能够使硅砂透水砖面层和基层一体成型,操作方便。

3、上述专利能够使硅砂透水砖面层和基层一体成型,操作方便,但是在对硅砂的压制成型过程中,自然硅砂原材料会与模具的内壁粘连,强行取出会使成型后的自然硅砂发生形变,从而出现质量问题,不便于取出,为此提出一种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具备压制质量好的优点,解决了在对硅砂的压制成型过程中,自然硅砂原材料会与模具的内壁粘连,强行取出会使成型后的自然硅砂发生形变,从而出现质量问题,不便于取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上表面固定有成型仓,所述平台的上表面固定有下模座,所述成型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的外表面固定有压制模板,所述平台的下表面设有取出机构,所述成型仓的左侧设有辅助成型组件;

3、所述取出机构包括固定在平台下表面的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套,所述下模座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顶出板,所述螺母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提升板,所述提升板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顶出杆。

4、进一步,所述顶出杆远离提升板的一端与顶出板的下表面固定,所述下模座的下表面开设有供顶出杆贯穿的导向孔。

5、进一步,所述提升板远离螺母套的一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安装箱内腔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有供限位块滑动的滑轨。

6、进一步,所述安装箱的形状为内部中空且上表面缺失的长方体,所述平台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7、进一步,所述下模座的形状为内部中空且上表面缺失的长方体,所述压制模板的长度小于下模座的长度。

8、进一步,所述辅助成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成型仓左侧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的外表面固定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第二气缸的一端固定有侧压制板,所述下模座内腔的左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

9、进一步,所述辅助成型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辅助成型组件对称分布于平台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在该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中设置了取出机构,经取出机构中各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设置安装箱、驱动电机、螺杆、螺母套、第一凹槽、顶出板、提升板和顶出杆,实现了对下模座内压制成型后的自然硅砂的顶出,便于从下模座内取出自然硅砂,解决了在对硅砂的压制成型过程中,自然硅砂原材料会与模具的内壁粘连,强行取出会使成型后的自然硅砂发生形变,从而出现质量问题,不便于取出的问题。

12、2、该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在该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中设置了辅助成型组件,经辅助成型组件中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设置第二气缸、传动杆、侧压制板和第二凹槽,使该压制成型装置能够将自然硅砂压制成不同尺寸的产品,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特征:

1.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包括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的上表面固定有成型仓(2),所述平台(1)的上表面固定有下模座(3),所述成型仓(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4),所述第一气缸(4)活塞杆的外表面固定有压制模板(5),所述平台(1)的下表面设有取出机构(6),所述成型仓(2)的左侧设有辅助成型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杆(608)远离提升板(607)的一端与顶出板(606)的下表面固定,所述下模座(3)的下表面开设有供顶出杆(608)贯穿的导向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板(607)远离螺母套(604)的一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安装箱(601)内腔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有供限位块滑动的滑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601)的形状为内部中空且上表面缺失的长方体,所述平台(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驱动电机(602)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3)的形状为内部中空且上表面缺失的长方体,所述压制模板(5)的长度小于下模座(3)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成型组件(7)包括固定安装在成型仓(2)左侧的第二气缸(701),所述第二气缸(701)活塞杆的外表面固定有传动杆(702),所述传动杆(702)远离第二气缸(701)的一端固定有侧压制板(703),所述下模座(3)内腔的左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7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成型组件(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辅助成型组件(7)对称分布于平台(1)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上表面固定有成型仓,所述平台的上表面固定有下模座,所述成型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平台的下表面设有取出机构,所述成型仓的左侧设有辅助成型组件。该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在该自然硅砂压制成型装置中设置了取出机构,通过设置安装箱、驱动电机、螺杆、螺母套、第一凹槽、顶出板、提升板和顶出杆,实现了对下模座内压制成型后的自然硅砂的顶出,便于从下模座内取出自然硅砂,解决了在对硅砂的压制成型过程中,自然硅砂原材料会与模具的内壁粘连,强行取出会使成型后的自然硅砂发生形变,从而出现质量问题,不便于取出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王竹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莹
技术研发日:20230913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74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