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的供电电路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2-16  30


本申请属于电子,具体涉及一种负载的供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硅材料低压电池的普及,部分负载在低压重载场景存在输入电压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芯片、smart pa(smart poweramplifier,智能功率放大器)、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局域网)模组、lcm(liquidcrystal module,液晶显示模组)以及ccm(camera compact module,摄像头模组)等相关负载失效。例如,对于nfc芯片,在低压重载场景下,尤其在系统大电流场景下,nfc芯片需要更多的电压供应才能保持稳定工作,此时,nfc芯片所需的电力供应会变得不稳定,这会导致nfc芯片无法正常工作,使得nfc芯片因输入电压不足而导致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载的供电电路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重载场景下负载工作异常问题,以及能够满足大电流场景下负载的更高电压需求,保证负载的稳定工作。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的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电路,第一电源电路包括开关电源和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负载连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包括电源管理电路和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其中,在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电压小于第二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的情况下,开关电源通过第一二极管为负载提供电压,在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小于第一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的情况下,电源管理电路通过第二二极管为负载提供电压。

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负载;以及第一方面的负载的供电电路。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负载的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其中,第一电源电路包括开关电源和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负载连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电源电路包括电源管理电路和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电压小于第二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的情况下,开关电源通过第一二极管为负载提供电压,在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小于第一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的情况下,电源管理电路通过第二二极管为负载提供电压。通过上述负载的供电电路,设置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共两路电源电路为负载供电,在负载工作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择优选择相应的电源电路为负载供电。这样,能够在重载场景下给负载稳定的电力供应,满足负载的供电需求,从而解决重载场景下负载工作异常问题,还能够满足大电流场景下负载的更高电压需求,保证负载稳定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负载的供电电路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电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的供电电路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仲裁器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源检测电路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电路包括多个充电通路,多个所述充电通路和多个所述电源检测电路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充电通路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近场通信芯片、智能功率放大器、无线局域网模组、液晶显示模组以及摄像头模组。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载的供电电路和电子设备,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负载的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电路,包括开关电源和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负载连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电源电路,包括电源管理电路和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若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电压小于第二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开关电源通过第一二极管为负载提供电压,若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小于第一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电源管理电路通过第二二极管为负载提供电压。上述供电电路能够解决重载场景下负载工作异常问题,以及能够满足大电流场景下负载的更高电压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胡雨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74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