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管轨道输送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2-16  25


本申请涉及轨道输送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克拉管轨道输送车。


背景技术:

1、轨道输送车是为了实现流水线作业或车间之间长距离物料输送的运输工具。

2、产品的结构可参照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10445036.3中所公开的了一种管道输送装置及管道输送方法。管道输送装置包括轨道以及可在轨道上滑移的吊装小车;轨道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导轨;吊装小车包括车身框架、设置在车身框架上吊装管道的吊具以及车轮;车身框架为倒u型结构,包括位于顶部的顶框以及设置在顶框两侧的侧框;车轮设置在侧框的底部;吊装小车跨在轨道的两条导轨上,吊装小车每侧的车轮设置在对应侧的导轨上。本发明简单易行,既解决管道倒运吊装不到位的问题,又为在沟槽作业的施工人员提供了有效的防护措。

3、管道在运输之前,需要运输到轨道输送车上,而该专利中,随着最后搬运到车上管道高度的增加,搬运管道会比较费力。

4、现在提供一种具有搬运省力的克拉管轨道输送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2、为了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克拉管轨道输送车,底板,底部四角处均固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固接有车轮;挡板,设置为两组,且对称固接在底板上,每组挡板设置为多个;第一竖板,固接在底板的一端,且第一竖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升降板,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上;丝杆,转动安装第一滑槽的上下内壁之间,且丝杆与第一升降板螺纹连接;伺服电机,固接在第一竖板的顶部,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固接;顶升杆,固接在第一升降板上。

3、当需要将克拉管搬运到底板上时,由于刚开始的底板高度较低,从而方便将克拉管放置到底板上,而在底板两侧的多个挡板的作用下,从而起到了阻挡的作用,由于将上方的克拉管是叠放在下方的,当上方的克拉管的高度较高时,这时可将克拉管的一端放置到顶升杆上,接着启动伺服电机,从而使得伺服电机的输出会轴带动丝杆转动,从而使得升降板上升,从而带动克拉管的一端上升,当上升到对应的高度便停止上升,而工作人员拿着克拉管的另一端,便方便工作人员将克拉管架设到底板上的克拉管上,比较省力,当架设好之后,通过固定绳的活动端卷绕在对应的固定杆,从而对克拉管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后续运输的稳定。

4、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一端固接有第二竖板,且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同侧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竖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上滑动安装有第二升降板,所述顶升杆固接在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之间,所述第二滑槽的上下内壁之间固接有稳定杆,且稳定杆穿过第二升降板。

5、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两个内壁之间固接有固定杆,且一侧的固定杆上固接有固定绳。

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远离竖板的一端对称固接有两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固接有连接架,且连接架倾斜设置,且两个连接架之间均匀转动安装有多个输送辊。

7、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和连接架之间固接有加强杆。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和加强杆垂直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固接有把手。

10、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和底板之间固接有加强筋。

11、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设置为两个,且固接在挡板的两侧。

12、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杆为圆柱形。

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具体搬运省力的克拉管轨道输送车。



技术特征:

1.一种克拉管轨道输送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拉管轨道输送车,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拉管轨道输送车,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拉管轨道输送车,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克拉管轨道输送车,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克拉管轨道输送车,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拉管轨道输送车,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拉管轨道输送车,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克拉管轨道输送车,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拉管轨道输送车,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克拉管轨道输送车,其属于轨道输送车领域。底板,底部四角处均固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固接有车轮;挡板,设置为两组,且对称固接在底板上,每组挡板设置为多个;第一竖板,固接在底板的一端,且第一竖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升降板,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上;丝杆,转动安装第一滑槽的上下内壁之间,且丝杆与第一升降板螺纹连接;伺服电机,固接在第一竖板的顶部,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固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搬运省力的克拉管轨道输送车。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胡茉莉,杜陈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璟林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4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74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