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介入手术导管,具体是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装置及其塑形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对于血管介入治疗手术中,对于细小血管的超选造影、栓塞治疗,介入手术导管是常用选择,但由于外周血管、神经血管等形态不规则、血管走形迂曲、血管较为细小,普通导管由于直径较粗、材料较韧,无法做到超选到位,这时需要选择介入手术导管超选血管进行造影及治疗,尤其神经介入治疗中,对介入手术导管的使用更加频繁,尤其颅内动脉瘤介入弹簧圈栓塞治疗,对微导管超选能力更高,临床部分微导管产品部分头端已做45°、90°预塑形,但也仅能适合少部分病例,大多数病例使用微导管都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术中造影显示的血管走形情况进行后塑形。
2、中国发明专利cn115192855a公开的导管塑形装置及塑形组件包括加热套管、万向管,所述加热套管内设有加热丝,所述万向管由多个万向节依次套接形成,相邻两个万向节依次套接并可相对转动,所述万向管内形成有纵向贯通的加热管容腔,所述加热套管设置于所述加热管容腔内,所述加热套管内设有纵向贯通的导管容腔;该塑形装置塑形效率低,塑形效果差。
3、而现有技术中仅靠医护人员在水蒸气的作用下对介入手术导管端部进行塑形,该塑形精度低,塑形难度大,且医护人员在塑形过程中存在手部烫伤的风险。
4、由于煮沸腔内部的沸水需要长时间处于煮沸状态并形成水蒸气,而煮沸腔内部的沸水量以及加热温度不断发生变化,则形成的水蒸气量对应不断发生变化,水蒸气对介入手术导管端部的加热塑形效率不断发生变化,进而会降低对介入手术导管端部的加热塑形质量。
5、而长时间使用时排气孔内部容易附着大量的灰尘杂质,该灰尘杂质容易对介入手术导管端部造成污染,且煮沸腔内部沸水长时间处于煮沸状态时,沸水中的杂质会附着在壶体内壁形成水垢,则不仅会对壶体内壁的清洁性造成影响,同时形成的水蒸气等携带杂质等容易对介入手术导管端部造成污染。
6、并且当水蒸气向上移动时,大部分水蒸气会附着在壶盖底部并形成水滴,而过多的水滴无法重新落回壶体内部进行煮沸,则不仅会造成水蒸气无法沿排气孔排出并对介入手术导管进行加热塑形,同时还会导致壶体内部的沸水快速干涸并需要多次补水,并最终降低对介入手术导管的塑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装置及其塑形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装置,包括壶体,所述壶体内部设有煮沸腔,所述壶体的顶部设有壶盖,所述壶体和壶盖的一侧均设有控制器,所述壶盖的顶部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排气孔;
3、所述煮沸腔轴心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均匀设有多个搅动杆,同侧的所述搅动杆相背对的一端均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
4、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均匀设有多个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顶部设有电磁环,所述固定套筒内部开设有储气腔,所述储气腔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部设有磁性支撑块,所述磁性支撑块的顶部设有夹持组件;
5、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部开设有中转腔,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对称设有热膨胀管,所述热膨胀管的另一端设有磁性推块,所述壶盖的底部内壁对称设有两个弹性导气片,所述弹性导气片的另一端顶部设有弹性连接块,所述弹性连接块与磁性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连接块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
6、当水蒸气发生变化时对应借助热膨胀管的体积变化带动弹性连接块移动,进一步实现对排气孔打开数量的调节,并且还能对排气孔进行刮除清洁,提高整体的清洁性;而当需要对介入手术导管进行塑形时,借助电磁环通电电流的调节并配合热膨胀管的形变,进一步提高对介入手术导管的塑形效率和塑形效果。
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电性控制各电气元件,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竖杆底部受到的压力值,所述煮沸腔的内部设有沸水,所述壶体的底部设有加热座,所述壶盖的内壁设有密封胶垫,所述密封胶垫的外壁与煮沸腔的内壁相匹配。
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环,所述夹持环的底部与磁性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环的内壁均匀设有多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有弹性垫片,所述夹持环内部穿过介入手术导管,所述弹性垫片的端部与介入手术导管的外表面相匹配。
9、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与储气腔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电磁环的顶部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顶部与磁性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位于活塞杆的外表面,所述电磁环与磁性支撑块相面对端面的磁性相异,所述活塞杆的高度与储气腔的高度相匹配。
10、进一步的,所述壶体的底部轴心处开设有底槽,所述底槽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部与转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与煮沸腔的内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侧槽的内壁设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另一端与滑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同侧的所述滑动杆远离弹性块的一端均设有弹性清洁杆,所述弹性清洁杆的高度与煮沸腔的内壁高度相匹配,所述搅动杆和滑动杆的长度之和与煮沸腔的半径值相匹配,下方的所述滑动杆底部与煮沸腔的内底部相接触。
12、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弹性导气片的底部两侧端相接触并与壶盖的内底部相匹配,两个所述弹性导气片之间设有弹性挡片,所述弹性连接块具备弹性,上方的所述滑动杆顶部设有铁磁杆,所述铁磁杆的顶部与竖杆的底部相匹配,且所述铁磁杆的顶部和竖杆的底部均设有圆角,所述铁磁杆与磁性推块相匹配,所述铁磁杆具备被磁铁吸引的铁磁性。
13、进一步的,所述储气腔、流通孔、中转腔和热膨胀管内部均设有热膨胀材料,所述磁性推块的侧壁设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座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位于热膨胀管内部,所述热膨胀管具备导热性能。
14、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接块的一侧均匀设有多组弹性毛刷组,所述弹性毛刷组与排气孔相对应,所述固定套筒与排气孔错位分布,所述固定座与固定套筒相匹配,所述竖杆的位置与磁性推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中转腔的顶部通过流通孔与储气腔相连通,所述热膨胀管相面对的一端与中转腔相连通
15、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方法,所述塑形方法利用如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装置对介入手术导管进行塑形,包括以下步骤:
16、s1、将介入手术导管依次穿过所述夹持组件,在所述煮沸腔内部添加沸水,所述控制器控制转动轴转动并带动搅动杆转动搅拌;
17、s2、当水蒸气量增大时,所述热膨胀管端温度升高,所述热膨胀管内部热膨胀材料受热体积增大并带动端部的弹性连接块向相背对方向移动,两个所述弹性连接块之间距离增大,水蒸气沿所述排气孔排出量增大;
18、s3、当需要对介入手术导管进行塑形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对应位置的电磁环通电电流增大,所述电磁环磁性增大并与磁性支撑块的磁吸力增大,所述磁性支撑块通过夹持组件带动介入手术导管向下移动,所述活塞杆沿储气腔向下移动,所述储气腔内部热膨胀材料沿中转腔到达热膨胀管内部,所述热膨胀管体积增大并带动弹性连接块继续向相背对端移动,两个所述弹性连接块之间距离继续增大,水蒸气沿该位置的所述排气孔排出量增大。
19、通过对塑形方法的进一步限定,提高塑形效率,保证塑形质量。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1、1、本发明通过设置壶体和壶盖等部件的相互配合,该塑形装置塑形效率高,塑形效果好,满足实际塑形需求,保证介入手术导管端部符合患者血管介入要求,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稳定高效,且持续塑形效果好,稳定高效,适应性强。
22、2、本发明通过设置弹性连接块和弹性导气片等部件的相互配合,该装置操作简单,且加热塑形效率高,加热塑形效果好,满足对不同形状尺寸的介入手术导管的塑形需求,适应性更强,稳定性更高;同时还可以根据煮沸腔内部水蒸气量对应调节弹性连接块和弹性导气片的位置,进而保证沿排气孔排出的水蒸气量均为介入手术导管加热塑形所需要的热量,进一步提高加热塑形精度。
23、3、本发明通过设置电磁环和磁性支撑块等部件的相互配合,该装置当需要对介入手术导管进行塑形时,通过对电磁环通入电流大小的调节,使得夹持组件带动介入手术导管端部对应位置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并配合排气孔开口量的增多,进一步保证对介入手术导管的塑形效率和塑形效果,提高塑形精度,避免人工塑形时难度大,塑形精度低,提高对医护人员的安全保护性。
24、4、本发明通过设置磁性推块和铁磁杆等部件的相互配合,该装置当搅动杆带动滑动杆转动不仅提高对煮沸腔内部沸水的搅拌蒸发效果,同时配合磁性推块与铁磁杆的磁吸引动效果,保证滑动杆在侧槽内部不规则滑动,进一步提高对煮沸腔内部沸水的不规则搅动效果,同时实现对煮沸腔内壁的刮除清洁,避免沸水在经过长时间的煮沸后形成水垢造成煮沸腔内壁的污染,进而对后续介入手术导管的加热塑形造成影响,并借助竖杆和铁磁杆的相互碰撞实现弹性导气片的振动,进一步提高对弹性导气片底部附着水滴的振动去除,避免造成废水的过多浪费。
1.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装置,包括壶体(1),所述壶体(1)内部设有煮沸腔(11),所述壶体(1)的顶部设有壶盖(2),所述壶体(1)和壶盖(2)的一侧均设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2)的顶部设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排气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电性控制各电气元件,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竖杆(30)底部受到的压力值,所述煮沸腔(11)的内部设有沸水,所述壶体(1)的底部设有加热座,所述壶盖(2)的内壁设有密封胶垫(12),所述密封胶垫(12)的外壁与煮沸腔(11)的内壁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8)包括夹持环(801),所述夹持环(801)的底部与磁性支撑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环(801)的内壁均匀设有多个电动推杆(802),所述电动推杆(802)的输出端设有弹性垫片(803),所述夹持环(801)内部穿过介入手术导管,所述弹性垫片(803)的端部与介入手术导管的外表面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6)与储气腔(24)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电磁环(9)的顶部设有支撑弹簧(10),所述支撑弹簧(10)的顶部与磁性支撑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10)位于活塞杆(6)的外表面,所述电磁环(9)与磁性支撑块(7)相面对端面的磁性相异,所述活塞杆(6)的高度与储气腔(24)的高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底部轴心处开设有底槽(21),所述底槽(21)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设有传动轴(23),所述传动轴(23)的顶部与转动轴(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5)与煮沸腔(11)的内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槽(17)的内壁设有弹性块(18),所述弹性块(18)的另一端与滑动杆(19)的侧壁固定连接,同侧的所述滑动杆(19)远离弹性块(18)的一端均设有弹性清洁杆(20),所述弹性清洁杆(20)的高度与煮沸腔(11)的内壁高度相匹配,所述搅动杆(16)和滑动杆(19)的长度之和与煮沸腔(11)的半径值相匹配,下方的所述滑动杆(19)底部与煮沸腔(11)的内底部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导气片(13)的底部两侧端相接触并与壶盖(2)的内底部相匹配,两个所述弹性导气片(13)之间设有弹性挡片,所述弹性连接块(14)具备弹性,上方的所述滑动杆(19)顶部设有铁磁杆(31),所述铁磁杆(31)的顶部与竖杆(30)的底部相匹配,且所述铁磁杆(31)的顶部和竖杆(30)的底部均设有圆角,所述铁磁杆(31)与磁性推块(29)相匹配,所述铁磁杆(31)具备被磁铁吸引的铁磁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腔(24)、流通孔(25)、中转腔(27)和热膨胀管(28)内部均设有热膨胀材料,所述磁性推块(29)的侧壁设有连接弹簧(32),所述连接弹簧(32)的另一端与固定座(26)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32)位于热膨胀管(28)内部,所述热膨胀管(28)具备导热性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块(14)的一侧均匀设有多组弹性毛刷组,所述弹性毛刷组与排气孔(4)相对应,所述固定套筒(5)与排气孔(4)错位分布,所述固定座(26)与固定套筒(5)相匹配,所述竖杆(30)的位置与磁性推块(29)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中转腔(27)的顶部通过流通孔(25)与储气腔(24)相连通,所述热膨胀管(28)相面对的一端与中转腔(27)相连通。
10.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方法,所述塑形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导管塑形装置对介入手术导管进行塑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