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乳酸微针滚针。
背景技术:
1、人类皮肤大致可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其中表皮层最外一层为角质层,负责阻挡外来病原以及大分子进入皮肤。运用微针可穿刺角质层,从而使大分子有效药物成分通过角质层上产生的通道进入真皮层以及人体循环系统。另外,通过对真皮层的物理刺激,可促进胶原蛋白生成,从而紧致皮肤。综上所述,微针在打开角质层通道,提高透皮给药效率、以及物理刺激皮肤再生方面有着很大潜力。滚针目前的应用主要为肌肤护理与秃发治疗过程中的辅助器械。滚针是市场上较为成熟的一种微针产品,由滚筒、手柄两部分组成。滚筒部分上排列了若干微针阵列,这些微针的长度大约在0.25-1mm之间,材料为医用级聚乳酸。使用者手握手柄,推动滚轮在面部或者头部皮肤滚动,以微创的形式在角质层产生通路,后续可使有效药物成分通过通路渗透进真皮层。
2、目前市面上微针滚针的针体部分的材料为金属,包括钛合金、医用不锈钢等。金属材质的微针高硬度的特点保证针体可以穿破角质层。然而,金属微针刺入和拔出皮肤的这一过程中,存在断裂的可能性。断裂的金属材料留在皮肤中会对身体健康产生隐患。另一方面,使用完后的废弃金属微针需要经过谨慎收集、处理、焚烧,过程复杂。一系列的复杂操作可能导致相关人员对于回收流程无法落实到位,从而导致生化污染的潜在风险。
3、因此,亟需一种聚乳酸微针滚针,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乳酸微针滚针,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乳酸微针滚针,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前端通过轴芯棒可转动地安装有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的外侧周向安装有微针插片,所述微针插片上分布有聚乳酸微针。
4、优选地,所述手柄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前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安装缺口,所述轴芯棒固定于所述安装缺口处。
5、优选地,所述滚轮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挡片和右挡片。
6、优选地,所述滚轮支架的外侧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所述微针插片限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7、优选地,所述微针插片的数量为16个。
8、优选地,所述微针插片包括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配合,所述安装凸起的侧部连接有片体,所述聚乳酸微针分布于所述片体的表面。
9、优选地,所述聚乳酸微针与所述微针插片采用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
10、优选地,所述聚乳酸微针的顶部直径为0.05mm,底部直径为0.15mm,高度为0.25mm。
11、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乳酸微针滚针,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前端通过轴芯棒可转动地安装有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的外侧周向安装有微针插片,所述微针插片上分布有聚乳酸微针;采用聚乳酸作为微针材料,聚乳酸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主要通过淀粉发酵合成,可被缓慢降解为乳酸被人体代谢掉,聚乳酸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质,已被广泛用作手术缝合线、骨钉、骨板等医疗器械,因此,即使聚乳酸微针在皮肤中断裂,相对于金属尖锐物也足够安全,另外,废弃的聚乳酸产品有多种废弃物处理方式,如自然分解、堆肥、焚化处理,由于聚乳酸的分解温度较低(240℃左右),聚乳酸焚化成本也比金属材料更低。
1.一种聚乳酸微针滚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前端通过轴芯棒可转动地安装有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的外侧周向安装有微针插片,所述微针插片上分布有聚乳酸微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微针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前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安装缺口,所述轴芯棒固定于所述安装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微针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挡片和右挡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微针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支架的外侧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所述微针插片限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乳酸微针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插片的数量为16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乳酸微针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插片包括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配合,所述安装凸起的侧部连接有片体,所述聚乳酸微针分布于所述片体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微针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微针与所述微针插片采用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微针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微针的顶部直径为0.05mm,底部直径为0.15mm,高度为0.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