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装备,具体是涉及一种高支模施工支撑架。
背景技术:
1、高支模施工为现行方式中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处理,具体适用于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建筑施工工程,现有技术中,由于高支模施工搭建的周期长,而在实际运用中,一体建筑相邻的边缘及转角处需要连接两个高支模模块,因此搭建高支模模块会构造出非标准立方体的几何体,例如横截面呈梯形或者三角形,因此在两个高支模模块相邻搭建时需要搭建出可变角度的高支模结构。
2、中国专利cn212802491u公开了一种高支模施工支撑架,此支撑架通过纵横交错搭建钢管,和数个连接结构,各个连接结构之间预设角度,以此实现纵横交错连接的钢管之间的造型,通过扣合组件实现锁定,在构造高支模支撑架时,可以调整,从而减少搭建时间。
3、但是该高支模施工支撑架只能实现水平向纵横交错的钢管之间的角度调整,在进行安装斜向钢管时很难进行角度调整,而且钢管松动时会直接掉下来,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支模施工支撑架,通过一种旋转轴连接的扣合组件和防脱块解决了该高支模施工支撑架在进行安装斜向钢管时很难进行角度调整和钢管松动时会直接掉下来造成事故的问题。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高支模施工支撑架,包括有固定底座、固定锥、钢管、扣合组件和旋转轴;固定底座中心具有与固定锥配合的套孔;固定锥上具有防脱块;套孔轴线与地面垂直;固定锥的锥底通过套孔贯穿固定底座;每两个扣合组件通过旋转轴铰接;钢管通过扣合组件固定连接在固定锥上。
3、优选的,旋转轴包括有凸块和卡位槽;扣合组件还具有压合底座;旋转轴两端设有凸块;卡位槽设在压合底座内,卡位槽与凸块卡接。
4、优选的,扣合组件包括有压合件和第一螺帽;压合件一端具有卡位架;压合底座具有与卡位架配合的第一螺纹杆;压合件远离压合件一端与压合底座铰接,压合件与压合底座配合能与钢管卡接;第一螺帽与第一螺纹杆配合。
5、优选的,压合底座包括有u形口;u形口两侧壁与第一螺纹杆铰接。
6、优选的,扣合组件包括有第二螺帽;压合底座具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设在压合件和压合底座铰接处,第二螺纹杆长度方向与压合件宽度方向一致;第二螺帽有两个,第二螺帽设在第二螺纹杆两侧,第二螺帽与第二螺纹杆配合。
7、优选的,扣合组件还具有防滑纹;防滑纹有两个,防滑纹分别设在压合件和压合底座的内壁。
8、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扣合组件之间设置旋转轴,从而增加了扣合组件的灵活性,进而在搭建支撑架时只需要一种类型的扣合组件就可以完成钢管之间的各种配合。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防脱块,可以在钢管松动脱落时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防止脱落的钢管造成事故。
11、3、本实用新型在压合件和压合底座与钢管卡接处设置防滑纹,从而使钢管更好的固定在扣合组件上。
1.一种高支模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底座(1)、固定锥(2)、钢管(3)、扣合组件(4)和旋转轴(5);固定底座(1)中心具有与固定锥(2)配合的套孔(11);固定锥(2)上具有防脱块(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支模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旋转轴(5)包括有凸块(51)和卡位槽(52);扣合组件(4)还具有压合底座(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支模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扣合组件(4)包括有压合件(41)和第一螺帽(43);压合件(41)一端具有卡位架(411);压合底座(42)具有与卡位架(411)配合的第一螺纹杆(4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支模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压合底座(42)包括有u形口(4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支模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扣合组件(4)包括有第二螺帽(44);压合底座(42)具有第二螺纹杆(4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支模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扣合组件(4)还具有防滑纹(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