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菌唑关键中间体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4-12-12  31


本技术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叶菌唑关键中间体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叶菌唑,英文通用名为metconazole,商品名为caramba,是一种新型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兼具优良的保护及治疗作用,叶菌唑田间施用对谷类作物上的壳针孢、链孢霉和柄锈菌植病有卓越效果。叶菌唑杀菌的作用机理为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虽然作用机理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一样,但活性谱差别较大,同传统杀菌剂相比,剂量极低而防治谷类植病却很广。现已登记用于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的防治。

2、相关技术中,合成叶菌唑大多数要经历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这个合成叶菌唑非常重要的中间体。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的合成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3、第一,以异丁腈为原料,过程中需要用到二(三甲基硅)胺锂或二甲基胺锂,此类化合物并不常见,价格昂贵;其次还要用到氰化钠,毒性较大,放到工业上生产上容易出现事故,危险系数较大,此外其中间体的纯化对设备要求太高,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4、第二,以2,2-二甲基环戊酮为原料,虽然该路线较短,但其原料比较昂贵、合成过程较长,并且涉及到氰化钠、甲基溴化镁的使用,还-50℃的温度要求,同样生产危险系数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因而也不适合应用于工业化的生产。

5、第三,以2-乙氧羰基环戊酮为原料,叶菌唑制备中的甲基化反应、缩合反应、水解脱羧反应、还原反应、环氧化反应等单元操作的顺序对最终产品的收率及纯化有较大影响,特别是过程中有两步甲基化反应,有较大毒性且不易操作,因而叶菌唑制备方法仍旧存在难点。

6、公开号为cn114773279a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叶菌唑的新合成方法,具体如下:丁二酸和丙酰氯反应得到2甲基-1,3环戊二酮;再甲基化生成2,2二甲基-1,3环戊二酮;然后在催化剂和恶唑硼烷的体系下生成2,2二甲基-3羟基环戊二酮,经消去反应得到2,2二甲基-3烯环戊酮;再加氢生成2,2二甲基环戊酮,将其和对氯氯苄生成2,2二甲基-5-(4氯苄基)环戊烷-1酮;再反应生成7-(4氯苄基)-4,4二甲基-1氧代螺[2,4]庚烷;最后和三氮唑钠反应生成叶菌唑。

7、该合成方法通过2,2-二甲基-1,3-环戊二酮在不对称二乙胺作催化剂和恶唑硼烷的体系下反应生成2,2-二甲基-3-羟基环戊酮,该反应在催化加氢时难以控制反应终点,容易产生较多的副产物,另外,该合成方法通过2,2-二甲基-3-羟基环戊二酮在浓硫酸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2-二甲基-3-烯环戊酮的步骤中需要使用浓度较高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65-85%,高浓度的浓硫酸不仅对设备的要求较高,通过容易发生意外,对操作人员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副产物较少,安全性较高的的制备叶菌唑关键中间体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的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叶菌唑关键中间体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己二酸二甲酯与溶剂混合,搅拌并升温至80-90℃,分批次投入催化剂,继续多次补加溶剂并持续升温至100-110℃,回流反应1-2h,反应完全后,将溶液降温至75-80℃,得到2-甲氧羰基环戊酮溶液;

4、s2、向步骤s1中得到的2-甲氧羰基环戊酮溶液中加入溶剂以及甲基化试剂,甲基化试剂的加入时间为40-60min,加入完成后,在75-80℃条件下反应1-2h,反应完全后降温至室温,使用溴化氢溶液调ph至1~2,静置分层,有机层用水洗涤多次后,使用常压蒸馏回收甲苯,降温至60-70℃再进行减压蒸馏,得到2-甲基-2-甲氧羰基环戊酮粗品;

5、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2-甲基-2-甲氧羰基环戊酮粗品滴入酸溶液中,控温60-85℃,滴加时间约1.5~2h,滴毕后,保温75-85℃回流反应2-3h后,升温至100-110℃蒸馏,蒸馏结束后,馏分静置24h分层,得2-甲基环戊酮粗品;

6、s4、向碱溶液中加入步骤s3中得到的2-甲基环戊酮粗品后,分多次加入对氯苯甲醛,投毕后,升温至65℃~75℃反应3-5小时,再升温至80-90℃反应1.5-2.5小时,再升温至96℃~100℃反应0.5-1h,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2-甲基-5-(4-氯苯基亚甲基)环戊酮;

7、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2-甲基-5-(4-氯苯基亚甲基)环戊酮溶入溶剂中,水洗多次,有机层搅拌升温回流脱水,脱水完成后,降温至10-20℃,分多次加入碱,控温10-20℃,加毕,搅拌20-40min,升温至35-40℃,缓慢加入甲基化试剂,加入时长约1~1.5h,保温反应1h,反应完全后,水洗多次,蒸馏除去溶剂,得2,2-二甲基-5-(4-氯苯基亚甲基)环戊酮粗品;s6、将步骤s5中得到的2,2-二甲基-5-(4-氯苯基亚甲基)环戊酮加入甲醇后升温至50-55℃,加入催化剂引发反应,再降温至45-50℃,分多次加入催化剂,加毕,保温搅拌0.5~1h,反应完全后,常压蒸馏甲醇,至无液体流出后,减压蒸馏甲醇,至无溶剂蒸出,再加入甲苯,滴加盐酸调节ph至3-4,用水洗涤多次,有机层进行蒸馏,至无液体后,减压蒸干,得2,2-二甲基-5-(4-氯苯甲基)环戊酮粗品;

8、s7、通过对步骤s6中得到的2,2-二甲基-5-(4-氯苯甲基)环戊酮进行精制,得到纯度较高的2,2-二甲基-5-(4-氯苯甲基)环戊酮精品。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和传统工艺相比,本技术方案不再使用毒性较大的氰化钠或者甲基溴化镁,选用毒性较低的催化剂,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损害,同时,本技术方案改进了生产路线,和对比文件相比,在合成中间体的过程中,副产物的种类更少,反应过程中的选择性更高,使得本技术方案在分离产物时更加简单,反应的收率以及产物的纯度更高。

10、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1中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硝基苯、硝基甲烷以及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步骤s1中的催化剂为甲醇钠、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n,n-二甲基甲酰胺、硝基苯、硝基甲烷以及甲苯均对反应物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在反应中能够降低物料的溶解时间,起到增加生产效率的效果,其中甲苯的安全性较佳,选用甲苯作为溶剂的效果最为理想,甲醇钠、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钾均为强碱,使得溶液体系中的碱性较强,使得反应速率较高,其中甲醇钠的催化效果较好,收率较高。

12、本发明中,所述s2步骤中的甲基化试剂为碘甲烷、溴甲烷、硫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甲基化试剂与2-甲氧羰基环戊酮的摩尔比为(1-1.5):1,所述溶剂为甲苯、苯、二氯甲烷以及dmf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基化试剂用于在2-甲氧羰基环戊酮连接一个甲基,其中溴甲烷由于是气体,和液体物料的混合更加均匀,反应速率较高,因此选用溴甲烷作为甲基化试剂效果较佳。

14、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3中的酸为20-40%的硫酸溶液。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中,使用浓度为20-40%的硫酸溶液,相比于对比文件中浓度为65-85%的浓硫酸,硫酸的浓度大幅下降,不仅减少了硫酸的用量,使得生产成本下降,同时安全性更强。

16、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4中的碱为甲醇钠、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醇钠、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钾均为强碱,使得反应环境中的碱性较强,其中甲醇钠不仅可以提供较强的碱性,还有一定的催化效果,因此选用甲醇钠的效果最为理想。

18、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5中甲基化试剂为碘甲烷、溴甲烷、硫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甲基化试剂与2-甲基-5-(4-氯苯基亚甲基)环戊酮的摩尔比为(1-1.5):1,所述溶剂为甲苯、苯、二氯甲烷以及dmf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基化试剂用于在2-甲基-5-(4-氯苯基亚甲基)环戊酮上连接一个甲基,其中溴甲烷由于是气体,和液体物料的混合更加均匀,反应速率较高,因此选用溴甲烷作为甲基化试剂效果较佳。

20、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6中的催化剂为镁屑、铝屑以及铁屑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催化剂选用镁屑、铝屑以及铁屑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金属催化剂起到加速碳碳双键的催化加氢效果,其中镁屑的催化效果较高,因此本技术方案中催化剂选择镁屑效果较佳。

22、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7中的精馏方式为减压精馏,所述减压精馏的馏分收集温度为190-200℃。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目标产物与溶剂以及杂质沸点的不同,采用减压精馏的方法,便于分离目标产物,使得最终产物的纯度较高。

24、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其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25、1、本技术方案改进了生产路线,和对比文件相比,在合成中间体的过程中,副产物的种类更少,反应过程中的选择性更高,使得本技术方案在分离产物时更加简单,反应的收率以及产物的纯度更高;

26、2、使用浓度为20-40%的硫酸溶液,相比于对比文件中浓度为65-85%的浓硫酸,硫酸的浓度大幅下降,不仅减少了硫酸的用量,使得生产成本下降,同时安全性更强;

27、3、通过目标产物与溶剂以及杂质沸点的不同,采用减压精馏的方法,便于分离目标产物,使得最终产物的纯度较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叶菌唑关键中间体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菌唑关键中间体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硝基苯、硝基甲烷以及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步骤s1中的催化剂为甲醇钠、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己二酸二甲酯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菌唑关键中间体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的甲基化试剂为碘甲烷、溴甲烷、硫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甲基化试剂与2-甲氧羰基环戊酮的摩尔比为(1-1.5):1,所述溶剂为甲苯、苯、二氯甲烷以及dmf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溴化氢溶液的浓度为1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菌唑关键中间体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酸为20-40%的硫酸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菌唑关键中间体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碱为甲醇钠、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菌唑关键中间体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甲基化试剂为碘甲烷、溴甲烷、硫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甲基化试剂与2-甲基-5-(4-氯苯基亚甲基)环戊酮的摩尔比为(1-1.5):1,所述溶剂为甲苯、苯、二氯甲烷以及dmf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菌唑关键中间体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的催化剂为镁屑、铝屑以及铁屑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菌唑关键中间体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的精馏方式为减压精馏,所述减压精馏的馏分收集温度为190-20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叶菌唑关键中间体5‑(4‑氯苯基)甲基‑2,2‑二甲基环戊酮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2‑甲氧羰基环戊酮的合成,S2:2‑甲基‑2‑甲氧羰基环戊酮的合成,S3:2‑甲基环戊酮的合成,S4:2‑甲基‑5‑(4‑氯苯基亚甲基)环戊酮的合成,S5:2,2‑二甲基‑5‑(4‑氯苯基亚甲基)环戊酮的合成,S6:2,2‑二甲基‑5‑(4‑氯苯甲基)环戊酮的合成,S7:2,2‑二甲基‑5‑(4‑氯苯基甲基)环戊酮精制。本申请具有中间产物选择性较强,原料以及中间产物的危害性较低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陶贵妃,刘斌,李奇,闫博芊,朱军华,柯钰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海市建新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72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