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梯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轿内安全门过桥结构。
背景技术:
1、国标《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中要求,下面两种情况下可使用安全门:1.在有相邻轿厢的情况下,如果轿厢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0.35m,可使用安全门;2.当相邻两层轿厢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此轿厢安全门应用于两电梯间的紧急救援。
2、但是,在实施紧急救援时,打开轿厢安全门后若无任何保护措施,由于轿厢与井道之间具有间隙,经过安全门的人员会容易发生坠落井道等安全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了其设备的安全性,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轿内安全门过桥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轿内安全门过桥结构,它可以通过支撑座将踏板组件以及过桥侧护栏进行安装,组合形成过桥结构并设置于轿厢安全门位置,方便作业人员利用踏板组件登至另一轿厢进行救援,防止发生坠落井道等安全事故,大大降低了其设备的安全性,使得对工作人员的救援工作的安全风险得到降低。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轿内安全门过桥结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踏板组件,所述踏板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过桥侧护栏,所述踏板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护栏插座,所述过桥侧护栏的底端通过紧固螺栓与对应的护栏插座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内壁固定焊接有多个加强板一。
7、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组件包括两个横挡一,所述横挡一一端底部与l型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横挡一之间固定焊接有多个平行分布的竖挡一,两个所述横挡一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底板。
8、进一步的,所述过桥侧护栏包括两个竖挡二,两个所述竖挡二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挡二。
9、进一步的,所述护栏插座包括插座板,所述插座板的顶部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与对应的竖挡二的底端外周卡合连接,所述插座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板二。
10、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二通过紧固螺栓与对应的竖挡二的底端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防滑钢板材质,所述横挡一、竖挡一、竖挡二和横挡二均为方形管。
12、3.有益效果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1)本方案,通过支撑座以及护栏插座将踏板组件以及过桥侧护栏进行安装并固定至电梯轿厢顶部处,使其组合形成过桥结构,并设置于相邻两个轿厢安全门位置,方便作业人员利用踏板组件登至另一轿厢进行救援,防止发生坠落井道等安全事故,大大降低了其设备的安全性,使得对工作人员的救援工作的安全风险得到降低。
1.一种轿内安全门过桥结构,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设置有踏板组件(2),所述踏板组件(2)的两侧均设置有过桥侧护栏(3),所述踏板组件(2)的两侧均设置有护栏插座(4),所述过桥侧护栏(3)的底端通过紧固螺栓(5)与对应的护栏插座(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内安全门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包括l型支撑板(11),所述l型支撑板(11)内壁固定焊接有多个加强板一(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内安全门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2)包括两个横挡一(21),所述横挡一(21)一端底部与l型支撑板(11)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横挡一(21)之间固定焊接有多个平行分布的竖挡一(22),两个所述横挡一(21)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底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内安全门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侧护栏(3)包括两个竖挡二(31),两个所述竖挡二(3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挡二(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内安全门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插座(4)包括插座板(41),所述插座板(41)的顶部开设有插孔(42),所述插孔(42)内与对应的竖挡二(31)的底端外周卡合连接,所述插座板(4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板二(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轿内安全门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二(43)通过紧固螺栓(5)与对应的竖挡二(31)的底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轿内安全门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3)为防滑钢板材质,所述横挡一(21)、竖挡一(22)、竖挡二(31)和横挡二(32)均为方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