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吸能汽车防撞安全装置

专利检索2024-12-04  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吸能汽车防撞安全装置,属于汽车防撞梁。


背景技术:

1、汽车上典型的被动安全装置防撞梁,是可以用来在碰撞发生时减轻车辆车头受到的碰撞并且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防撞横梁、吸能盒还有与汽车焊接或螺接的连接板组成,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了乘用车被动安全性能。

2、交通事故中,正面碰撞占据了最高的比例,所以乘用车最主要的防碰撞区域为车身前端或后端,那么设计出有效的车防撞安全装置,对已存在的防撞安全装置进行优点吸纳、缺点改进,综合设计出具有更强的防碰撞安全性能的防撞安全装置,使其防撞效果所能防护的情况增多以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防撞效果的每次提高都将可能减少伤亡和损失。

3、现有防撞梁通常都是由刚度、强度较高的固定部件组成,在面对碰撞时硬碰硬依靠防撞横梁和吸能盒的压溃来吸能,缺少缓冲装置,一旦发生速度高些的碰撞都会有各处出现破坏,不便修理,维修经济性差。

4、同时现有防撞梁所防护的区域只在汽车正面的一部分,对于偏置角度碰撞所形成的防护力有限,这也是大部分汽车在偏置角度碰撞中表现较差的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防撞梁缺少缓冲装置,一旦发生碰撞会破坏不便修理,维修经济性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缓冲吸能汽车防撞安全装置,包括外防撞横梁、后横梁、吸能盒、弹性件和滑动板,所述外防撞横梁和后横梁间隔设置,吸能盒设置在外防撞横梁和后横梁之间,且两端分别与外防撞横梁和后横梁对置侧连接;所述滑动板倾斜设置,且一端与外防撞横梁侧壁铰接,另一端与后横梁滑动连接,使得挤压外防撞横梁可使得滑动板远离铰接端沿后横梁长度方向滑动,弹性件沿后横梁长度方向布置,且一端与后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板远离铰接端连接。

3、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滑动板为两块,且呈八字形设置。

4、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后横梁上端面设置有凹槽,弹性件铺设于凹槽内,且一端与凹槽端部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块连接。

5、进一步,上述装置中还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在凹槽内,滑动块可沿后横梁长度方向滑动,弹性件远离凹槽端侧壁的端部与滑动块连接,滑动板远离外防撞横梁端与滑动块铰接。

6、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吸能盒为多个,且间隔设置。

7、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吸能盒为方形结构,且每个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三道半圆柱形压溃吸能孔a。

8、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吸能盒折弯边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四分之一圆孔状的压溃吸能孔b,且压溃吸能孔b位于吸能盒相邻侧壁上的相邻两压溃吸能孔a的中线相交处。

9、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外防撞横梁的两端向后横梁侧折弯,且折弯端部与后横梁连接。

10、进一步,上述装置中还包括斜边圆柱支撑,所述斜边圆柱支撑为管状结构,且置于外防撞横梁和后横梁之间,斜边圆柱支撑一端为倾斜面结构,且与后横梁端面连接,另一端与外防撞横梁折弯内壁连接。

11、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斜边圆柱支撑侧壁上间隔设置有v形内凹压溃槽,且内凹压溃槽处与斜边圆柱支撑侧壁厚度相同。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具备对柱形碰撞、角度偏置碰撞防撞性能高,吸能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汽车防撞安全装置的结构对于正面柱形碰撞和角度偏置碰撞防撞能力弱的问题。本装置通过斜边圆柱支撑、滑动板、滑动块、弹性件和后横梁分散减少碰撞发生时的作用力,避免碰撞力过大造成乘用车外部件变形侵入后方与发生二次碰撞,减少乘员受伤风险,吸能盒采用冲孔制造出能有利于纵向褶皱压溃的形状而不是冲出压溃槽,节省材料。



技术特征:

1.一种缓冲吸能汽车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防撞横梁(5)、后横梁(6)、吸能盒(2)、弹性件(7)和滑动板(3),所述外防撞横梁(5)和后横梁(6)间隔设置,吸能盒(2)设置在外防撞横梁(5)和后横梁(6)之间,且两端分别与外防撞横梁(5)和后横梁(6)对置侧连接;所述滑动板(3)倾斜设置,且一端与外防撞横梁(5)侧壁铰接,另一端与后横梁(6)滑动连接,使得挤压外防撞横梁(5)可使得滑动板(3)远离铰接端沿后横梁(6)长度方向滑动,弹性件(7)沿后横梁(6)长度方向布置,且一端与后横梁(6)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板(3)远离铰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吸能汽车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板(3)为两块,且呈八字形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冲吸能汽车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后横梁(6)上端面设置有凹槽,弹性件(7)铺设于凹槽内,且一端与凹槽端部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块(4)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冲吸能汽车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滑动块(4),所述滑动块(4)滑动设置在凹槽内,滑动块(4)可沿后横梁(6)长度方向滑动,弹性件(7)远离凹槽端侧壁的端部与滑动块(4)连接,滑动板(3)远离外防撞横梁(5)端与滑动块(4)铰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吸能汽车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能盒(2)为多个,且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缓冲吸能汽车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能盒(2)为方形结构,且每个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三道半圆柱形压溃吸能孔a(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缓冲吸能汽车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能盒(2)折弯边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四分之一圆孔状的压溃吸能孔b(22),且压溃吸能孔b(22)位于吸能盒(2)相邻侧壁上的相邻两压溃吸能孔a(21)的中线相交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吸能汽车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防撞横梁(5)的两端向后横梁(6)侧折弯,且折弯端部与后横梁(6)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缓冲吸能汽车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斜边圆柱支撑(1),所述斜边圆柱支撑(1)为管状结构,且置于外防撞横梁(5)和后横梁(6)之间,斜边圆柱支撑(1)一端为倾斜面结构,且与后横梁(6)端面连接,另一端与外防撞横梁(5)折弯内壁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缓冲吸能汽车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斜边圆柱支撑(1)侧壁上间隔设置有v形内凹压溃槽(11),且内凹压溃槽(11)处与斜边圆柱支撑(1)侧壁厚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吸能汽车防撞安全装置,属于汽车防撞梁技术领域。包括外防撞横梁(5)、后横梁(6)、吸能盒(2)、弹性件(7)和滑动板(3),外防撞横梁(5)和后横梁(6)间隔设置,吸能盒(2)两端分别与外防撞横梁(5)和后横梁(6)连接;滑动板(3)倾斜设置,一端与外防撞横梁(5)铰接,另一端与后横梁(6)滑动连接;弹性件(7)沿后横梁(6)长度方向布置,一端与后横梁(6)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板(3)连接。在发生碰撞时,本装置通过滑动板(3)与弹性件(7)吸收外防撞横梁(5)冲击能量,吸能盒(2)吸收多余撞击。解决现有防撞梁缺少缓冲装置,一旦发生碰撞会破坏不便修理,维修经济性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大萍,李松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攀枝花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68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