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控制方法、装置、充电方法、充电站及站控平台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4-12-01  24


本技术涉及车辆充换电,特别涉及一种充换电控制方法、装置、充电方法、充电站及站控平台。


背景技术:

1、充电难、充电慢一直都是电动汽车车主最大的痛点之一,充电基础设施对于行业的制约效应愈发凸显,“充电焦虑”现象也愈发明显,补电时间过长带来的扎堆充电排队时间长、找站难度大等问题带来负面使用体验。

2、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新建充电设备、新建充电站和新建换电站的方式,以缓解电动汽车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

3、然而,由于配电容量不足、电力增容、配电容量利用率等问题导致现有充电设备利用率低,同时新建充电设备、新建充电站和新建换电站涉及选址、“用地”及“用电”,进而导致新建充电设备、新建充电站和新建换电站周期长,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换电控制方法、装置、充电方法、充电站及站控平台,以解决用户找桩难、充电慢及现有充电设备利用率低、新建充电设备周期长等问题。

2、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充换电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能源站控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3、获取换电站的最小分配功率、充电站的当前需求功率;

4、若所述最小分配功率和所述当前需求功率之和小于或等于总可用功率,则计算所述总可用功率与所述当前需求功率的第一差值;以及

5、根据所述第一差值为所述换电站分配功率的同时,基于所述当前需求功率为所述充电站分配功率。

6、结合第一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最小分配功率和所述当前需求功率之和小于或等于总可用功率时,还包括:

7、获取所述充电站的当前预留功率;

8、若所述最小分配功率、所述当前需求功率和所述当前预留功率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总可用功率,则计算所述当前需求功率和所述当前预留功率的和值,并计算所述总可用功率与所述和值的第二差值;

9、根据所述第二差值为所述换电站分配功率的同时,基于所述当前需求功率和所述当前预留功率之和为所述充电站分配功率。

10、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充电站的预留功率,包括:

11、获取充电桩运行数据和多个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数据;

12、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数据确定充电功率概率模型,并根据所述充电功率概率模型和所述充电桩运行数据拟合得到充电时长的概率密度函数、充电开始时刻和充电时长的联合密度函数、充电开始时刻密度函数和充电时长密度函数;

13、根据所述充电时长的概率密度函数、所述充电开始时刻和充电时长的联合密度函数、所述充电开始时刻密度函数和所述充电时长密度函数计算一天内各时刻单台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需求的概率分布;

14、根据所述概率分布和所述充电功率概率模型计算所述充电站的预留功率。

15、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获取所述换电站的最小分配功率和所述充电站的当前需求功率之后,还包括:

16、若所述最小分配功率和所述当前需求功率之和大于所述总可用功率,则计算所述总可用功率与所述最小分配功率的第三差值;

17、根据所述最小分配功率为所述换电站分配功率的同时,基于所述第三差值所述充电站分配功率。

18、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充电站,包括以下步骤:

19、获取多个充电桩对应的车辆需求功率;

20、根据所述多个充电桩对应的车辆需求功率得到充电桩需求总功率,并发送所述充电桩需求总功率至能源站控平台,且接收所述能源站控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需求总功率发送的充电桩分配总功率;

21、根据所述充电桩分配总功率和所述多个充电桩对应的车辆需求功率计算所述多个充电桩的实际充电功率。

22、结合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桩分配总功率和所述多个充电桩对应的车辆需求功率计算所述多个充电桩的实际充电功率,包括:

23、若所述充电桩分配总功率小于所述充电桩需求总功率,则基于所述多个充电桩对应的车辆的充电顺序和所述充电桩分配总功率,根据所述多个充电桩对应的车辆需求功率计算所述多个充电桩的实际充电功率;

24、若所述充电桩分配总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充电桩需求总功率,则将所述多个充电桩对应的车辆需求功率作为对应充电桩的实际充电功率。

25、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充电方法,还包括:

26、检测所述能源站控平台和所述充电站之间的通信是否处于断开状态;

27、若所述能源站控平台和所述充电站之间的通信处于所述断开状态,则根据通信中断前的充电桩分配总功率来调整各个充电桩的功率,并发送故障提醒信息至预设移动终端。

28、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充换电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能源站控平台,包括:

29、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换电站的最小分配功率、充电站的当前需求功率;

30、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最小分配功率和所述当前需求功率之和小于或等于总可用功率,则计算所述总可用功率与所述当前需求功率的第一差值;以及

31、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为所述换电站分配功率的同时,基于所述当前需求功率为所述充电站分配功率。

32、结合第三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最小分配功率和所述当前需求功率之和小于或等于总可用功率时,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用于:

33、获取所述充电站的当前预留功率;

34、若所述最小分配功率、所述当前需求功率和所述当前预留功率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总可用功率,则计算所述当前需求功率和所述当前预留功率的和值,并计算所述总可用功率与所述和值的第二差值;

35、根据所述第二差值为所述换电站分配功率的同时,基于所述当前需求功率和所述当前预留功率之和为所述充电站分配功率。

36、结合第三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用于:

37、获取充电桩运行数据和多个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数据;

38、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数据确定充电功率概率模型,并根据所述充电功率概率模型和所述充电桩运行数据拟合得到充电时长的概率密度函数、充电开始时刻和充电时长的联合密度函数、充电开始时刻密度函数和充电时长密度函数;

39、根据所述充电时长的概率密度函数、所述充电开始时刻和充电时长的联合密度函数、所述充电开始时刻密度函数和所述充电时长密度函数计算一天内各时刻单台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需求的概率分布;

40、根据所述概率分布和所述充电功率概率模型计算所述充电站的预留功率。

41、结合第三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获取所述换电站的最小分配功率和所述充电站的当前需求功率之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42、若所述最小分配功率和所述当前需求功率之和大于所述总可用功率,则计算所述总可用功率与所述最小分配功率的第三差值;

43、根据所述最小分配功率为所述换电站分配功率的同时,基于所述第三差值所述充电站分配功率。

44、本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站,包括:

45、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充电桩对应的车辆需求功率;

46、发送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充电桩对应的车辆需求功率得到充电桩需求总功率,并发送所述充电桩需求总功率至能源站控平台,且接收所述能源站控平台基于所述充电桩需求总功率发送的充电桩分配总功率;

47、第二计算模块,根据所述充电桩分配总功率和所述多个充电桩对应的车辆需求功率计算所述多个充电桩的实际充电功率。

48、结合第四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

49、若所述充电桩分配总功率小于所述充电桩需求总功率,则基于所述多个充电桩对应的车辆的充电顺序和所述充电桩分配总功率,根据所述多个充电桩对应的车辆需求功率计算所述多个充电桩的实际充电功率;

50、若所述充电桩分配总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充电桩需求总功率,则将所述多个充电桩对应的车辆需求功率作为对应充电桩的实际充电功率。

51、结合第四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充电站,还用于:

52、检测所述能源站控平台和所述充电站之间的通信是否处于断开状态;

53、若所述能源站控平台和所述充电站之间的通信处于所述断开状态,则根据通信中断前的充电桩分配总功率来调整各个充电桩的功率,并发送故障提醒信息至预设移动终端。

54、本技术第五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能源站控平台,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充换电控制方法。

55、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充换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能源站控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最小分配功率和所述当前需求功率之和小于或等于总可用功率时,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充电站的预留功率,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换电站的最小分配功率和所述充电站的当前需求功率之后,还包括:

5.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充电站,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桩分配总功率和所述多个充电桩对应的车辆需求功率计算所述多个充电桩的实际充电功率,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一种充换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能源站控平台,包括:

9.一种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能源站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换电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车辆充换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换电控制方法、装置、充电方法、充电站及站控平台,其中,方法应用于能源站控平台,包括:获取换电站的最小分配功率、充电站的当前需求功率;若最小分配功率和当前需求功率之和小于或等于总可用功率,则计算总可用功率与当前需求功率的第一差值;根据第一差值为换电站分配功率的同时,基于当前需求功率为充电站分配功率。由此,解决了用户找桩难、充电慢及现有充电设备利用率低、新建充电设备周期长等问题,通过在换电站内增设高压大功率充电桩缩短了选址时间及建站周期,降低了充电站建站的投入,同时,充、换电站通过共同运营,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珍,梁晓芳,王雷,张全超,张大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67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