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选矿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水脱泥系统。
背景技术:
1、在选矿工艺流程中,无论是重力选矿、浮游选矿,亦或是磁力选矿,脱泥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细粒级选矿过程中,若事先不能将细泥清除干净,在后来的选矿过程中,将很大程度上降低选矿回收率以及精矿品质。而目前很多企业仍然采用单一的分泥斗或旋流器来实现脱泥,这两种脱泥方式的缺点如下:旋流器对动力消耗较大,脱泥效率较低,对设备的磨损较高;分泥斗脱泥处理量小,水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水脱泥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使用分泥斗或旋流器脱泥所带来的效率低、处理量小、水耗高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水脱泥系统,包括配套设置的进料装置、脱泥槽、开关门结构、给水装置、储矿池、高压水管路和高压水管;
3、进料装置由进料斗和与进料斗连通的输料管组成,在输料管上设有阀门;
4、脱泥槽为“弓”字型结构,其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与排浆口连通;输料管位于进料端正上方;在脱泥槽底部设有斜坡,且靠近斜坡低位一端的脱泥槽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脱泥槽的外壁围出了三个通道,第一和第三个通道为卸料通道;在两个卸料通道上设有开关门结构;
5、开关门结构包括挡板、转动杆和撑杆;挡板与出料口配合设置,且挡板上部与脱泥槽外壁转动连接;在卸料通道两侧的脱泥槽外壁之间水平固定有两个用以安装开关门结构的支撑座,支撑座上开设有过孔,转动杆通过过孔安装在两个支撑座上;撑杆固定在转动杆上,并与转动杆垂直,且撑杆的位置与挡板相对应;撑杆与挡板之间通过拉绳连接;
6、每个卸料通道上对称设有两组开关门结构;在卸料通道远离进料装置的一端设有高压水管;
7、给水装置包括蓄水池、虹吸管、注水管和出水管;蓄水池靠近排浆口处的脱泥槽外壁设置,并在该处外壁上设有豁口,豁口处设有调节板;在脱泥槽与排浆口连通处也设有调节板;虹吸管一端插入蓄水池,另一端与出水管连通,出水管另一端安装在进料端正上方;注水管与出水管连通;在注水管上以及出水管靠近出水端位置安装有阀门;
8、在脱泥槽靠近进料装置的一端设有滑料坡,滑料坡的坡底连接到储矿池;
9、高压水管路设置在脱泥槽上方,其包括主管路和多条与主管路连接的支管路,支管路的另一端封闭;每条支管路的底部均连接有多个分管路,分管路末端安装有喷头,分管路位于脱泥槽中,主管路上安装有阀门。
10、较佳地,虹吸管和出水管均倾斜设置,且虹吸管的倾斜角度大于出水管的倾斜角度。
11、较佳地,在卸料通道两侧的脱泥槽外壁上开设的出料口至少为两个,与出料口相对应的挡板数量也至少为两个。
12、较佳地,挡板与脱泥槽外壁通过销轴和固定座实现连接。
13、较佳地,转动杆的端部设有把手。
14、较佳地,撑杆的末端设有弹簧或橡胶球或胶皮管。
15、较佳地,蓄水池由两个沉淀池和一个清水池组成。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高效节水脱泥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脱泥槽、与脱泥槽配套设置的进料装置、开关门结构、给水装置、储矿池、高压水管路和高压水管,以及滑料坡;两个脱泥槽对称设置在滑料坡两侧。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当矿浆进入槽内后,重粒级矿物在清水的作用下首先下落沉积,粒级较细的重矿物则会渐渐下落并沉积;同时,在水流作用下,将矿物中的泥沙沿着脱泥槽推向其末端,并排出槽外;由于水流在槽内长距离流动,矿砂会逐渐沉淀,并在脱泥槽尾端的上部出现清水层,通过在豁口处安装相应的调节板,使清水层流入蓄水池中,并由给水装置将清水返回脱泥槽中再次利用,一方面节约了水资源,另一方面降低了供水动力消耗;
19、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带有两个脱泥槽及其对应结构的脱泥系统,当其中一个脱泥槽脱泥完成,需要卸掉矿物时,关闭与其对应输料管上的阀门,打开另一个脱泥槽对应输料管上的阀门,开启脱泥工作,可以很大程度提高脱泥效率。
1.一种高效节水脱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套设置的进料装置(1)、脱泥槽(2)、开关门结构(3)、给水装置(4)、储矿池(5)、高压水管路(6)和高压水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水脱泥系统,其特征在于,虹吸管(42)和出水管(44)均倾斜设置,且虹吸管(42)的倾斜角度大于出水管(44)的倾斜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水脱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卸料通道(25)两侧的脱泥槽(2)外壁上开设的出料口(24)至少为两个,与出料口(24)相对应的挡板(31)数量也至少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水脱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挡板(31)与脱泥槽(2)外壁通过销轴(36)和固定座(37)实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水脱泥系统,其特征在于,转动杆(32)的端部设有把手(3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水脱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撑杆(33)的末端设有弹簧或橡胶球或胶皮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水脱泥系统,其特征在于,蓄水池(41)由两个沉淀池和一个清水池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水脱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两个脱泥槽(2)、与脱泥槽(2)配套设置的进料装置(1)、开关门结构(3)、给水装置(4)、储矿池(5)、高压水管路(6)和高压水管(7),以及滑料坡(9);两个脱泥槽(2)对称设置在滑料坡(9)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