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主轴组件及数控机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1-28  21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主轴组件及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1、目前,电主轴是在智能装备的数控机床领域出现的一种将主轴电机和机床主轴结合为一体的结构,电主轴还将润滑、冷却、编码器、换刀等功能集成于一体,与机械主轴相比,电主轴具有结构紧凑、振动噪音小、加工性能稳定且加工精度高等优点,高精度数控机床对电主轴内部的编码器的安装有较高的要求,既要保证编码器的轴向检测距离,又要保证编码器的齿轮不会与轴芯之间发生倾斜。

2、现有技术中的车床的电主轴通常是将编码器的齿轮安装在轴芯上,并在后端通过油缸连接盘和锁紧螺母将其压紧,而车床的电主轴在加工工件时需要更换工件,一般是用油缸作为驱动机构用以执行更换工件的动作的,在油缸驱动的过程中会对油缸连接盘造成冲击,长时间的冲击会使得油缸连接盘松动,进而造成编码器齿轮倾斜,相位角丢失,最终使得编码器的信号检测失效。因此为了保证编码器的检测精度,需要对编码器齿轮的安装进行轴向和径向限位。

3、对此,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种固定电主轴编码器码盘的装置,该装置中的码盘设置在轴芯上且位于轴芯的轴肩和挡板之间,挡板的圆周方向上安装有数个紧定螺钉以顶在码盘上,挡板的远离码盘的一端与轴芯接触,该接触位置设置有轴用钢丝挡圈,安装拆卸较为方便,但是,轴用钢丝挡圈在受力时容易失效,一旦失效,编码器码盘就容易发生倾斜,这就会影响编码器的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主轴组件及数控机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在电主轴上的编码器的码盘容易因位置倾斜而影响编码器的信号的准确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主轴组件,包括:轴芯,轴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第一轴段的外径小于第二轴段的外径;轴承、编码器隔环和油缸连接盘,轴承、编码器隔环和油缸连接盘沿远离第二轴段的方向依次安装在第一轴段上,第二轴段与轴承的内圈接触;油缸连接盘包括沿远离编码器隔环的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安装孔的孔径,第一安装孔用于与第一轴段插接配合;编码器齿轮,编码器齿轮套设在油缸连接盘上且位于油缸连接盘的靠近编码器隔环的一端,编码器齿轮与油缸连接盘固定连接以同步随轴芯转动;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且套设在第一轴段的远离第二轴段的一端,锁紧螺母与轴芯螺纹连接。

3、进一步地,电主轴组件包括后端挡盖,后端挡盖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后端挡盖安装在第一轴段的远离第二轴段的一侧且与锁紧螺母的远离油缸连接盘的一侧抵接。

4、进一步地,后端挡盖和轴芯之间通过多个第一紧固件连接,后端挡盖上设置有用于供多个第一紧固件一一对应地安装的多个第一沉头孔,轴芯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紧固件一一对应地螺纹连接的多个第一螺纹孔。

5、进一步地,电主轴组件还包括多个顶丝,后端挡盖上设置有用于供多个顶丝一一对应地安装的多个第三螺纹孔,锁紧螺母上设置有与多个顶丝一一对应地抵接的多个抵接孔。

6、进一步地,后端挡盖包括挡盖主体和设置在挡盖主体的靠近锁紧螺母的一侧以用于与锁紧螺母抵接的限位凸起,挡盖主体和限位凸起共同围成用于避让轴芯的避让凹槽。

7、进一步地,限位凸起为环形凸起;或者限位凸起包括环绕轴芯的轴线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部。

8、进一步地,轴芯和油缸连接盘之间通过平键连接,第一轴段上设置有第一键槽,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二键槽,平键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键槽内,平键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键槽内。

9、进一步地,油缸连接盘包括沿远离编码器隔环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三轴段和第四轴段,第三轴段的外径小于第四轴段的外径,编码器齿轮安装在第三轴段上,第四轴段与编码器齿轮的端面接触。

10、进一步地,第四轴段和编码器齿轮之间通过多个第二紧固件连接,第四轴段上设置有用于供多个第二紧固件一一对应地安装的多个第二沉头孔,编码器齿轮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二紧固件一一对应地螺纹连接的多个第二螺纹孔。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包括上述的电主轴组件。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主轴组件包括:轴芯,轴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第一轴段的外径小于第二轴段的外径;轴承、编码器隔环和油缸连接盘,轴承、编码器隔环和油缸连接盘沿远离第二轴段的方向依次安装在第一轴段上,第二轴段与轴承的内圈接触;油缸连接盘包括沿远离编码器隔环的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安装孔的孔径,第一安装孔用于与第一轴段插接配合;编码器齿轮,编码器齿轮套设在油缸连接盘上且位于油缸连接盘的靠近编码器隔环的一端,编码器齿轮与油缸连接盘固定连接以同步随轴芯转动;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且套设在第一轴段的远离第二轴段的一端,锁紧螺母与轴芯螺纹连接。这样,本实用新型的电主轴组件通过锁紧螺母和第二轴段对位于第一轴段上的轴承、编码器隔环和油缸连接盘的相对于第一轴段的轴向运动进行限位,避免了油缸连接盘和位于油缸连接盘上的编码器齿轮的相对于第一轴段的轴向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在电主轴上的编码器的码盘容易因位置倾斜而影响编码器的信号的准确性的问题,确保了编码器齿轮的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主轴组件包括后端挡盖(8),所述后端挡盖(8)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62)内,所述后端挡盖(8)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段(11)的远离所述第二轴段(12)的一侧且与所述锁紧螺母(7)的远离所述油缸连接盘(6)的一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挡盖(8)和所述轴芯(1)之间通过多个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后端挡盖(8)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多个第一紧固件一一对应地安装的多个第一沉头孔(801),所述轴芯(1)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紧固件一一对应地螺纹连接的多个第一螺纹孔(1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主轴组件还包括多个顶丝,所述后端挡盖(8)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多个顶丝一一对应地安装的多个第三螺纹孔(802),所述锁紧螺母(7)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顶丝一一对应地抵接的多个抵接孔(7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挡盖(8)包括挡盖主体(81)和设置在所述挡盖主体(81)的靠近所述锁紧螺母(7)的一侧以用于与所述锁紧螺母(7)抵接的限位凸起(82),所述挡盖主体(81)和所述限位凸起(82)共同围成用于避让所述轴芯(1)的避让凹槽(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1)和所述油缸连接盘(6)之间通过平键(5)连接,所述第一轴段(11)上设置有第一键槽(102),所述第一安装孔(61)内设置有第二键槽(602),所述平键(5)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键槽(102)内,所述平键(5)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键槽(60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连接盘(6)包括沿远离所述编码器隔环(3)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三轴段(63)和第四轴段(64),所述第三轴段(63)的外径小于所述第四轴段(64)的外径,所述编码器齿轮(4)安装在所述第三轴段(63)上,所述第四轴段(64)与所述编码器齿轮(4)的端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轴段(64)和所述编码器齿轮(4)之间通过多个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第四轴段(64)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多个第二紧固件一一对应地安装的多个第二沉头孔(601),所述编码器齿轮(4)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二紧固件一一对应地螺纹连接的多个第二螺纹孔(401)。

10.一种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主轴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主轴组件及数控机床,电主轴组件包括:轴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第一轴段的外径小于第二轴段的外径;轴承、编码器隔环和油缸连接盘,沿远离第二轴段的方向依次安装在第一轴段上,第二轴段与轴承的内圈接触;油缸连接盘包括沿远离编码器隔环的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安装孔的孔径,第一安装孔与第一轴段插接配合;编码器齿轮,套设在油缸连接盘上且与油缸连接盘固定连接以同步随轴芯转动;锁紧螺母,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且套设在第一轴段上,以与轴芯螺纹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在电主轴上的编码器的码盘容易因位置倾斜而影响编码器的信号的准确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蕾,陈永龙,耿继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8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65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