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4-11-28  22


本技术涉及放射性废水处理,尤其是涉及一种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针对放射性医疗废水的处理过程,通过贮存在容器中,使放射性废水自然衰变,这样的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常处理需求,现有的通过设置吸附池与沉淀池,在吸附池内通过微生物吸附,在沉淀池内通过沉淀剂对放射性核素进行固化处理,但是现有的吸附池和沉淀池占地面积大,其中的微生物布置范围广,占用空间大,沉淀剂投放分散,沉淀物不容易收集,整体上废水处理效率较低。

2、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有效提升放射性废水效率的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放射性废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连通设置的吸附池与沉淀池,还包括:

4、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吸附池的内侧壁上;

5、吸附网组件,所述吸附网组件放置在所述吸附池的中心,所述导向板向所述吸附网组件倾斜设置;

6、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沉淀池内;

7、沉淀腔,所述滤网组件内形成所述沉淀腔。

8、优选的,还包括:

9、水泵,所述吸附池与沉淀池通过所述水泵连通。

10、优选的,还包括:

11、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所述水泵进口与所述吸附池之间的管路上。

12、优选的,还包括:

13、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开设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且连通在所述沉淀腔的下方。

14、优选的,还包括:

15、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所述沉淀腔与所述收集腔之间的管路上。

16、优选的,所述吸附网组件包括:

17、桶形网,所述桶形网周侧面与所述导向板的倾斜边部接触设置,所述桶形网上附着有微生物。

18、优选的,还包括:

19、第一螺旋管网,所述第一螺旋管网设置在所述桶形网内,且与所述桶形网内侧壁接触,所述第一螺旋管网上附着有所述微生物。

20、优选的,还包括:

21、第二螺旋管网,所述第二螺旋管网沿所述第一螺旋管网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网内;

22、连杆,若干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旋管网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螺旋管网与若干所述连杆上分别附着有所述微生物。

23、优选的,所述滤网组件包括:

24、上滤网,所述上滤网固定连接在所述沉淀池的内侧壁上;

25、下滤网,所述下滤网固定连接在所述沉淀池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上滤网的下方,所述沉淀腔位于所述上滤网与所述下滤网之间。

26、优选的,还包括:

27、沉淀剂进料管,所述沉淀剂进料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沉淀池的外侧壁上,且与所述沉淀腔连通。

28、通过贮存在容器中,使放射性废水自然衰变,这样的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常处理需求,现有的通过设置吸附池与沉淀池,在吸附池内通过微生物吸附,在沉淀池内通过沉淀剂对放射性核素进行固化处理,但是现有的吸附池和沉淀池占地面积大,其中的微生物布置范围广,占用空间大,沉淀剂投放分散,不容易收集,整体上废水处理效率较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导向板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废水进入吸附池的惯性,使废水始终向吸附池中心的吸附网组件引导,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提高吸附网组件的吸附效率,通过滤网组件内形成沉淀腔,将沉淀物限制在滤网组件内便于收集;整体上,本申请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吸附效率,便于收集,从而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连通设置的吸附池(2)与沉淀池(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网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涉及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连通设置的吸附池与沉淀池,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吸附池的内侧壁上;吸附网组件,所述吸附网组件放置在所述吸附池的中心,所述导向板向所述吸附网组件倾斜设置;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腔,所述滤网组件内形成所述沉淀腔。本申请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吸附效率,便于收集,从而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常雪丽,刘馨园,张海娇,赵铮,刘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碧圣达优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9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65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