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视觉传感,特别涉及一种视觉传感系统。
背景技术:
1、视觉传感系统在工作期间会产生热量,温度过高会影响视觉传感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对视觉传感器系统进行散热。现有技术中,通过散热风扇对视觉传感系统进行散热。但散热风扇的散热效果不稳定,散热效果差,无法将视觉传感系统的温度降到预设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效果不稳定,散热效果差,无法将视觉传感系统的温度降到预设温度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视觉传感系统,包括:
4、视觉传感器;
5、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视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6、液冷板,所述液冷板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液冷板的内部开设有液冷通道,所述液冷通道用于供液冷介质流动,所述液冷介质能够吸收所述视觉传感器产生的热量;及
7、风冷板,所述风冷板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风冷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用于供冷却气体流动,所述冷却气体能够吸收所述视觉传感器产生的热量。
8、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与所述风冷板相对设置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
9、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液冷板密封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风冷板密封所述第二开口。
10、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视觉传感器包括相机模块及电路板,所述相机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液冷板设置;和/或所述相机模块靠近所述风冷板设置。
11、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视觉传感系统还包括安装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相机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安装板将所述容置腔分为相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相机模块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12、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连通,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另一端连通的第一进出气口和/或所述风冷板设置有与第一气体通道连通的第二进出气口。
13、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风冷板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呈环形,多个所述出气口沿环形的所述第二气体通道间隔分布。
14、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风冷板设置有环形凹槽以及盖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垫片,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垫片形成所述第二气体通道,所述垫片上设置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用于供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冷却气体进入所述第二气体通道,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气口为开设于所述风冷板上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的槽口。
15、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通道包括多个第一通道和多个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液冷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液冷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液冷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平行分布,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液冷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平行分布。
16、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液冷通道连通,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交叉位置,且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呈对角位置分布。
17、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包括冷却区域和电气连接区域,所述液冷通道设置在所述冷却区域,所述电气连接区域上开设有若干电气连接口,各所述电气连接口安装有电气接头,所述电气接头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电气部件,所述电气接头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或外部电气部件。
1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9、本发明中,液冷板和风冷板均设置于壳体。视觉传感器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到壳体。液冷板能够对视觉传感器产生的热量进行液冷散热。风冷板能够对视觉传感器产生的热量进行风冷散热。相对仅仅通过散热风扇的散热方式,本发明通过风冷和液冷同时散热,能够提高散热的稳定性,有更好的散热效果,能够将视觉传感系统的温度降到预设温度,保证视觉传感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1.一种视觉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与所述风冷板相对设置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液冷板密封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风冷板密封所述第二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传感器包括相机模块及电路板,所述相机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液冷板设置;和/或所述相机模块靠近所述风冷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觉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传感系统还包括安装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相机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安装板将所述容置腔分为相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相机模块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连通,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另一端连通的第一进出气口和/或所述风冷板设置有与第一气体通道连通的第二进出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觉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风冷板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呈环形,多个所述出气口沿环形的所述第二气体通道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视觉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板设置有环形凹槽以及盖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垫片,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垫片形成所述第二气体通道,所述垫片上设置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用于供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冷却气体进入所述第二气体通道,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气口为开设于所述风冷板上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的槽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通道包括多个第一通道和多个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液冷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液冷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液冷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平行分布,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液冷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平行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觉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液冷通道连通,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交叉位置,且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呈对角位置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包括冷却区域和电气连接区域,所述液冷通道设置在所述冷却区域,所述电气连接区域上开设有若干电气连接口,各所述电气连接口安装有电气接头,所述电气接头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电气部件,所述电气接头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或外部电气部件。